书摘:当味精的起源扯上了爱国情操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中新网8月5日电 台湾联合新闻网日前转载林留清怡新书《味人民服务》中的部分文字,讲述了味精在中国的故事。

文章摘编如下:

作者林留清怡出生于芝加哥,后来随父母迁居圣地亚哥,大学就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并获得新闻硕士。由于父亲是台湾人,母亲是广西的外省人,小时候常回台湾,感觉到母亲的故乡是个“禁忌”。后来长大了,大陆也开放了,就想去大陆看看。从2000年动身前往,她在大陆住了8年,她记得父亲常说的俗话“吃饭皇帝大”,以及母亲教的“民以食为天”,便决定从中华美食下手。她在书中写了拜师学艺的经历,包括厨艺学校到乡野小馆,再到大餐馆,所有的滋味都在书中一一呈现;书中不仅是食谱,也写出她所看到中国近年崛起的风貌,以及社会百态。

根据中国菜的标准,烤肉风味洋芋片中那股叫人一吃上瘾的香味,一如甜、咸二味,也是基本的味觉。在烹饪学校的**课堂上,高师傅曾在黑板上的食谱旁边,草草写下相关评注,听来俨如品酒课程的笔记。他有时会批注说,某道菜应“色浓且深,味道酸甜”或“色清且淡,味鲜”。“鲜”字面上指的是“新鲜”,但是在此处所指的意思却无法翻译,仅可大致译为“可口”或“芳香开胃”。近年来,西方厨师采用日文中“鲜味”的说法,来形容此味。中国人运用富含天然麸胺酸钠的食材来让菜肴更“鲜”,已有千**历史。这些食材包括酱油、鱼干和海带。

直到1907年,科学家方明了到底是什么成份,让酱油和海带能制造鲜味。那一年,有位名叫池田菊苗的日本化学家从浸了热水的海带中,萃取出麸胺基酸,他判定麸胺基酸正是海带中能增添风味的成份,其形式*纯粹的化合物便是“鲜”。为使消费者更觉得美味,麸胺基酸中添加了钠,第二年有家名为“味之素”的日本公司开始商业生产此物。这家公司宣称味精是使得晚餐美味可口的快捷方法,向家庭主妇推销味精。味之素公司后来在欧、美取得**权,将产品**至海外。在忒爱鲜味的中国,这项以味之素为名的商品大为轰动。

然而,日本产品居然销售得这么好,令不少中国人心里不是滋味。20世纪初,美、英、法、日等外国强权在中国各地设立港口,开立租界,中国人反外情绪高张。中国人也指控日本人在中国市场“倾销”味精,并号召**味之素,但未成功。

在外国势力*明显的上海,有位姓吴名蕴初的本土化学家,开始研究味之素,解析出其成份后加以仿制。他说动上海一家酱油商投下合5000美元的资金开设工厂,制造国产味精。他们将工厂取名为“天厨”,并将产品改名为“味精”,意节味之精华。腌渍酱菜贩开始兼售味精,推着车子走遍上海大街小巷,免费给顾客试吃味精,呼吁大家“爱用国货”。到了1929年,天厨一年生产逾14万磅的味精,不到10年后,年产量提升到逾50万磅。吴蕴初和中国其它味精制造商终究将味之素赶出中国大部分市场。

味之素公司将注意力转移到美国,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至1941年,该公司运到美国的味精量,居各国之冠。金宝公司的汤厨浓汤和美**方是味之素的两大主顾。日本在二次大战战败后,有家美国公司开始销售自家生产的味精,名为Accent。在中国,吴蕴初因为在经济战上打败日本,而成为民族**。天厨的影响力亦扩及至中国以外地区,输出到东南亚的味精量节节升高。吴氏的味精在美国也受到认可,他的产品在一项**展览会上得奖,他打算进入美国市场。

1949年,吴氏的计划泡汤。当时他人在美国,他返回大陆时,***总理对他表示热烈欢迎,赞扬他是“味精大王”。

天厨改为**的期间,味精产量缩减,改集中生产其它化学制品。1956年,中国的味精产量仅占**的4%。在中国引进市场改革,莲花等新工厂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后,一九八0、九0年代时,味精产量逐渐增加。到了这一世纪初,中国的味精产量占**七成以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晚期,味精在美国*见争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当时刊登一位华裔医生的投书。“我来到这个国家几年以来,只要到中国餐馆用餐,特别是供应中国北方菜的馆子,就会出现奇怪的症候群。”郭浩文医师在1968年四月号的杂志上写道。这封投书的标题为“中国餐馆症候群”,不久之后,全美各地纷纷有民众开始抱怨有郭医师所描述的症状,好比颈部后方灼热、麻痹、心悸。科学家把大量的味精喂给实验室老鼠吃,数年后,宣称食味精与脑损伤有关的报告公诸于世,美国联邦**官员根据这项报告,建议禁止婴儿食品添加味精。

虽然这项措施迄今有效,但是味精始终未受进一步的规范限制。***在1987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味精对一般大众无害,应被归入与盐、醋相同的类别。美国食品暨药物总署1995年进行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不过研究中指出,有哮喘患者等一小部分的人,吃了味精会出现短期的副作用。

有鉴于美国的加工食品含有不少添加物,我觉得味精会如此被人诟病,是件奇怪的事。可是话说回来,一般对味精的观感似乎与更大的社会风气有关。根据有些历史学家的假设,味精在六十年代中期至八十年代之所以激起强烈反对,和当时风起云涌、要求减少食物链中化学品用量的社会运动有关,这项运动有一部分是受到瑞秋.卡森创时代的环保书籍《寂静的春天》所激发。味精被视为“外国”东西,大概也并未带来多少帮助吧。在同一时期,中国刚从饥荒中喘过气来,*****方兴未艾,味精当时在中国并未被当成毒蛇猛兽,因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用得起这项昂贵的调味品。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