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为何?不要俗化经典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新版电视剧《西游记》、《三国》和《红楼梦》相继推出后,因与原著或与老版相去甚远而引来骂声一片。但据说收视率都不低,剧组、制作方、电视台、编导演等多方均获大赢,这也是中国近年来有趣的文化现象:越骂越红,越骂收视率越高,观众、网友扔的“板砖”,砸到剧组身上如同“金砖”。这一怪现象,让热爱传统**的人们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本来,作为一种艺术现象,改编也是创新,是对原作品的弘扬和发展,是无可非议的。但近年来改编者对**作品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而是受市场利益驱动,或在思想理念和人物形象的定位上**了原著,或把**作品时尚化、浅薄化、庸俗化,尤其是古典名著的新版改编,比起以往的改编缺少了严肃性,却增加了搞笑和戏说的成分。如新版《西游记》中白骨精和孙悟空曾经是一对恋人;《三国》中充满雷人对话,剧中人说出后来才发生的典故;新版的《红楼梦》则弄了一个喜剧的结尾。这样的改编,与原著的美学特色大相径庭,与十几年二十年前的改编相比,也是大异其趣。如果说有什么重大的不同的话,我感觉主要就是对于原著缺少一种敬畏之心,把而今时尚的戏说搞笑的浮夸粗俗之风带到了名著**的改编之中,以一种近乎娱乐搞笑的态度,对古典名著开膛破肚,这引起了人们对**名著乃至文化传统能否健康地传承的担忧。

毋庸讳言,那些数**前诞生的古典名著,很多都是作者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作品,其中凝结着作者“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悲情体验,寄托着作者以及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人生社会的深切感悟。这些**之作因为深刻地反应社会和人性的复杂,振聋发聩,拷问灵魂。**名著能够经历岁月的淘洗,流传数**而传承到今天,无疑,作品中深切沉郁的感怀和期待,是其*为重要的原因之一。改编者抽掉这些深刻的内容,一味戏说搞笑,就使作品失去了灵魂。这样的改编,当然无法得到原著的真传,它只能成为人们的笑料谈资,而不能撼人心灵。

新版《红楼梦》导演称*为尊重原著,但网友却认为其场景像《西游记》,配乐像《聊斋》,镜头运动像《哈利・波特》,旁白像《动物世界》,整个一个“四不像”。还有五大“雷”――演员、造型、旁白、配乐、快进,像广播剧、连环画、鬼片?有人认为这是她一贯的导演风格,但这适合用来表现《红楼梦》吗?二十年前的老版红楼虽然技术粗糙,但人物形象准确,演员集中培训,精益求精。而今,从选秀到拍摄,无一不是炒作造势,商业目的昭然若揭。因而人们有理由质疑,这样的重拍有意义吗?

其实,人们也明白,在浮躁的当下,没有人肯为了艺术而下功夫,重拍**只是为了收视率,为了商业目的而“啃老”,不求流芳万世,但求眼前****个盆满钵满即可,而且很多从业者也没有足够的功力重释**。为此,笔者呼吁,不要俗化**,请善待**!

宋 敏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