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 生产性保护开启非遗宝库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记者 孙晓娜 卞文超 报道 10月16 日,随着欢快幽默的闽南戏曲音乐,20岁的黄江毅手持30 多根线“操纵”着一个木偶小沙弥。“小沙弥”摇头晃脑、活灵活现,让围观的孩子们拍手称奇。这是泉州提线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小沙弥下山》。

□岳增群 胡乐宝 报道 10月16日,几位游客欣赏爱国将领张学良当年在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购买的股票影印件。据介绍,成立于1878 年的山东峄县中兴煤矿公司,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发行了****张煤炭工业股票。

□记者 房贤刚 报道 10月15 日,一些市民游客在济南舜耕**会展中心欣赏非遗项目苏州评弹。当日,正在举办的*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观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孙晓娜 卞文超

10月16日是*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第二天,肥城桃木雕刻第六代传承人王来新心情十分畅快,两天时间就接了四五**元订单,“*值得高兴的不是卖了多少产品,而是通过这次博览会,打开了国内市场。”王来新告诉记者,原来肥城桃木产品主要依靠旅游购物作为销售渠道,现在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的注意,“目前已经敲定了30多家专卖店,有胶东的,有东北的,也有南方的。”

保护传承、合理利用,适合生产性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博览交易是本届博览会的**。对这一主题,一名威海观众有些不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怎么能开发呢?一开发不就变样了吗?”

“我们开发的不是遗产本身,而是开发市场。”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解释说,“绝大多数非遗项目都是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比如剪纸、年画、石雕等,都曾经有旺盛的市场需求,其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来体现来发挥,而其保护与传承也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实现。”

在博览会上,凡是打上“手工制作”印记的作品价格都很高,一把纯手工制作的聚元弓卖价7800元。“ 手工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灵魂,所以传统手工技艺一定不能丢掉手工这个中心环节。”李宗伟告诉记者,在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过程中,有一些曾经丢失的技艺被**了,“比如在阿胶制作中,早已中断上**的‘冬至九朝贡胶’现在**制作了。”

既然能够生产流通,就具备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可能性,产业化经营能够克服家庭作坊式生产的弊病,增加经济收益,壮大非遗的生命力。嘉祥石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嘉祥县依托这一**,现已发展为具有较大规模的石雕产业,全县拥有石雕专业村16个,大小石雕企业136家,从业人员 2.6 万人,产品**全国各地及美国、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肥城桃木雕刻也是产业化的受益者。“ 原来桃木雕刻不过十几样东西,现在已经有3000多种产品。我们成立了桃木工艺商品城,员工有3000多人。从乌鲁木齐、黑河到海南岛,全国95% 以上的桃木工艺产品都来自我们。”王来新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7 月份,我省共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 33730 多个,年营业收入106.8791亿元,利税10.0542亿元,从业人员达86万余人。李宗伟说:“非遗资源是个大宝库,生产性保护是开启这座宝库的钥匙。山东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大的文化生产力,合理开发利用将是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