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用减税等激励小额贷款惠及弱势群体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白澄宇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商务部**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处长。该网络目前拥有119家小额信贷机构,其中交流中心**小额信贷机构有50家,是我国拥有小额信贷机构*多的非**组织。本报记者 王嘉宁 摄

激励****惠及*低端 **建议用减税等政策来激励****公司向弱势群体贷款

■ 解读

通过设立****公司,部分民间资金实现从地下走上地上的“阳光之旅”。在小额信贷领域有着长期操作经验的NGO组织对这些新加入者艳羡不已,不少组织也希望借着****公司的形式实现可持续生存与受惠面积扩大的目的。4月10日,中国小额信贷发展促进网***白澄宇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给*低端群体提供“非抵押信用贷款”

新京报:自从2005年中国第一家****公司出现之后,到如今已经实践了快4年,他们所从事的****和你们从事的小额信贷有什么区别呢?

白澄宇:****公司所从事的工作和我们从事的相比,他们侧重于中小企业贷款,而我们侧重的是穷人、低收入人群和微型企业贷款。目前国内大银行对3000万以下的贷款不屑一顾,中小银行也宁愿选择500万以上的贷款,****公司进入的就是信贷额度500万以下这块被银行忽视的市场。我们的会员大部分是为贫困群体、微型企业和其他*低端群体提供“非抵押信用贷款”。这是我们之间*大的区别。

新京报:对****这6年的实践是如何评价的?

白澄宇:当年人民银行开放****限制,曾经设定过三个政策目标。首先希望借设立这些机构,促进资金回流农村;其次,希望触动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信社、农行等,借****公司所发挥的“鲶鱼效应”,推动其改进“傍大户”的旧习;其三是希望这些机构能提供资金给社会弱势群体,如穷困农民、城市失业人员等,以帮助他们摆脱贫穷。回头看看这几年的试验,可以说前两个目标部分实现,但*后一个目标还未实现。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能单纯责怪****机构,主要还是**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因为****公司是纯商业机构,在商业利益和风险规避上,他们自然会选择风险相对更小、回报更高的中小企业贷款,而忽略了微型企业和弱势群体。

积极倡导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新京报:认为怎样才能促使****机构覆盖面更广?

白澄宇:目前要促使****机构不单做中小企业,也兼顾低端市场。我认为解决的方法是,“给有资格但无意愿的以激励,给无资格的但有意愿的以资格”。首先**可以在****公司设立之前,设立政策限制,规定投放给弱势群体和微型企业的贷款比例,对****公司向弱势群体提供信贷资金的同时还给予减税等激励政策。另外,此类信贷机构盈利能力低,建议给予其一定税收方面的优惠。

只有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才能做到各个社会群体普遍受惠。所以我们和央行正积极倡导建立普惠金融体系。

新京报:像你们这样的NGO组织转成****公司,目前面临什么挑战?

白澄宇:目前NGO组织转型为****公司,还面临很大困难。首先是所有权不明确,因为它的资金来源于社会捐助,是一种由捐助人委托的信托资金;其次,大部分NGO治理结构非常松散,比如组织更换领导人就会“人走政息”,这样就很不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另外,NGO组织的资金来源很不稳定,规模过小,这很难解决其流动性问题。

不过,目前部分NGO组织,例如中国扶贫基金会,正在努力摆脱这些方面的劣势,比如他们正在将小额信贷业务剥离,将其独立为一个机构,由其充当基金会的投资实体,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还有相当长一段路要走。

产业资本大举进入并非突然

新京报:*近我们观察到,全国各地的中小贷款公司的创立人均有较强产业背景,原先一些从事房地产、钢铁的企业老板纷纷转向****公司,你认为这种现象意味着什么?

白澄宇:这种现象其实不难解释,*大的原因就是由于去年经济不景气,房地产和钢铁业受到巨大冲击,他们不得不另找投资项目,他们认为小额信贷是个有利可图的投资项目。其次,相当一部分房产或钢铁企业老板并非朝夕之间对****突然产生了兴趣,而是在****尚未合法化之前,他们实际早就暗中从事贷款业务,当法律限制一旦解除,很自然他们就转向。

比如,我曾接触过一个想开****公司的钢铁老板,他曾用自有资金经营过贷款业务,实际上早在开设之前,他已经在暗中做信贷业务,将自己的资金贷给同一个产业圈里的朋友。深究****的投资人,他们可能以各种形式经营过信贷业务,这些投资者表面上可能是一个商业企业,但老板们自己在别的渠道已经在做信贷业务。

如此多的房产、钢铁背景企业投资****公司,还有一方面原因在于这些产业人士希望借助这个平台,逐渐从****公司转化到村镇银行这样的社区银行,进而到地区性银行乃至全国性银行。这可能是他们进入的终极目的。

本报记者 周鹏飞 实习生 陈芸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