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油新闻报道慎用词汇表曝光 称为"引导舆论"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正所谓“树大招风”。昨天,国内石**业三*头之一的“中石油”再次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这回惹祸的是一张小小的“词汇表”。

连日来,网上流传着一份《中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闻报道和公文稿件慎用词汇表》。《慎用词汇表》中对涉及“集团公司**活动”、公司“经营状况”等九个部分的新闻报道中慎用的词汇和应用词汇进行了归纳总结。

比如,报道薪酬等事项时,慎用“高薪”、“高福利”、“提高或增加收入”等词汇,应使用“规范薪酬分配”、“完善薪酬体系”等。涉及资本运营报道时,不使用“**”、“现金短缺”等词汇,应使用“**”、“增持”、“提升公司价值”等。而在报道集团公司上缴国家的“特别收益金”时,不使用“**税”应使用法定称谓“特别收益金”。

对这样一份咬文嚼字的《慎用词汇表》,中石油下属一家子公司的工作人员称有印象。猎奇的网友更是对此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组团围观。”

中石油发布这份词汇表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引导**”,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可让人困惑的是,中石油为啥要掺和记者的工作?这样一份公司内部流传的文件,怎么会泄漏到互联网上?

除了感叹“中石油保密工作不到位”,我们还想说,中石油的“引导**”实在太小儿科了。如果玩玩文字游戏就能掩盖事实制造假象,那就太低估公众的智商了。“垄断”、“**”、“豪门”,即便这些词汇没有出现在中石油宣传文件上,公众也能通过媒体披露的真相,做出自己的判断。

善用媒体、引导**成了时下的流行手段,一些央企似乎找到了让自己摆脱“负面新闻”的灵丹妙药。事实上,改善自身形象的责任并不在咬文嚼字的**引导,而在于央企本身。一味地把坏形象的责任归咎于媒体的新闻报道,这只能说明部分央企的狭隘和“小家子气”。

我们都说群众的眼睛的是雪亮的,一起事件会给公众留下什么印象,又会塑造怎样的公众形象,根本还是在于事件本身,在于公众自己的判断力。堂堂的一家国有企业,老是在文字表达上“谨小慎微”,只会让公众对他的矫情感到**!

掌握着垄断资源的中石油出版《慎用词汇表》,就像是掩耳盗铃,不打自招。真不知道,编辑慎用词的有关人士想过没有?这样的《词汇表》被曝光后,倒给了公众一个启示,启发他们在看中石油的新闻时,一定要举着这张《慎用词汇表》来仔细扫描,看看这次又有哪些“猫儿腻”藏在文字背后。

在这里,我们想告诉所有垄断者一句话:莫怨他人不信赖,只怪自己不实在!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