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寻不到低碳的光明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河北安平听众*近向中国之声新闻热线反映,一场通过限电来实现节能减排的大会战,将安平所有企事业单位、公共设施全都包括在内了,连普通老百姓也要每三天就面对一次长达二十二小时的停电。

用限电之举来实现节能减排,在**的心目中是釜底抽薪之策。对节能减排的主体企业来说,一旦断电,污染、耗能都失去了“动力”,可以起到暂时的节能降耗。如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由此考虑到转型,转变发展方式,那么,限电断电就起到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然而,企业即便生产上一时“断电”,也在“挺”着,“希望挺过这一阵,县里的节能指标完成了,他们又可以**正常生产。”再者,企业可以在供电期间“超负荷生产”。这些都说明限电并不能促进企业转型,只能从报表数据上发挥节能减排的有限作用,或者说,仅仅表明**节能减排的“强硬”。

这是一个现代版“城池失*,殃及池鱼”。节能减排是“必须的”,公民也有责任与义务。但是,强行停电22小时,恐怕公民连“低碳生活”也无法**,公共设施连基本的运转也难以实现,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的损失可能永远大于节能降耗的贡献。断电了,我们生活在“黑夜”里。“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寻找光明。”于是,发电机*了,用汽油和柴油当燃料的发电机带来了“光明”,也带进了新的污染和能耗的“黑夜”。**节能减排的“硬措施”,遭遇公众和公共设施的“软抵抗”。

古有“抽刀断水水更流”诗句;今有“节能断电电更流”隐忧。企业在供电时段的“加班加点”,公共设施的发电等,只会让“电更流”。**确实要在节能减排上**相关政策,包括一定的强硬措施,但仅有强硬或者一味强硬是不够的。有时需要“软硬兼施”,甚至需要以亲民的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河南省副省长担任宣传节能减排的卡通形象大使,“节能”、“减排”的牌子拿在“卡能副省长”的手中,显得很亲切。让宣传方式轻松一点、活泼一点,“可爱”一点,抑或效果会更好一点。这样的宣传效果未必比硬邦邦的“红头文件”就差。

节能减排的“光明”在哪里?限电只能算是在黑夜里摸索,是节能减排措施的“大棒”。黑夜要给我们每个人一双寻找光明的眼睛――“低碳”的眼睛。节能减排的光明之路与根本之策在于,企业的转型,新兴产业的崛起,新能源的开发,节约型、节能型与环保型企业的发展;以及公民低碳生活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我们需要政策的“胡萝卜”,需要低碳共识的支撑,需要低碳政策的导向,需要低碳经济的**。限电不能承担节能减排之重,限电只会让低碳生活“黑灯瞎*”。低碳生活、低碳政策、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等,要齐头并进。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