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医促药 同仁堂领军“中药中医化”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编者按:作为中华*****品牌,在**行业的**地位和*大潜力是公认的。尽管如此,资本市场和产业界对其认识还是各有各的视角。而在当下,现代化往往意味着从器物、制度到文化层面的实质西化,中国目前的行业序列中,鲜有哪个行业的前景像中医药行业这样,和一个古老的文化传统如此密切地联结在一起。作为一家有着340年历史的企业,以及“**中医化”的代表企业,同仁堂正承载着其中的曲折、变革和辉煌!

“这栋楼估计有一半的人手上拿着同仁堂的股票!”在北京CBD商圈的中环世贸D座,一家颇具实力但比较低调的公司副总对证券时报记者如是戏言。而在这栋风格古朴凝重的大楼的19层,即为同仁堂集团旗下的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同仁堂集团近年来业务发展*为迅猛的子公司之一。

不过,这位副总半真半假的戏言并不是基于健康药业总部在这栋楼,而主要是缘于半年前一位在资本市场颇有影响的人士对同仁堂的评价――“未来3-5年,同仁堂股价一定会上100元”。在这半年间,起初较长一段时间相当强势的医药股股价已经坐过一轮过山车了;同仁堂也不例外,在前期医药政策出现利空的情况下股价大幅下跌。

同仁堂到底价值几何?带着疑问,证券时报记者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进了公司。

零售药店的布局

同仁堂集团旗下素有***公司之称,包括A股的同仁堂和港股的同仁堂科技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健康药业、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等,其中,同仁堂以51.02%的股权控股同仁堂科技。

不过,与2002年才正式成立的健康药业相比,同仁堂集团率先分拆上市的同仁堂近年来的发展速度却有些落后。

健康药业正式成立于2002年,成立之初年销售收入不足2亿元,但到2008年底就达到了24亿元,且预计2010年将达到30亿元以上,9年间增幅将达15倍。反观同仁堂,其于1997年上市,当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6.27亿元,2009年则为32.5亿元,12年间增幅约为5倍,仅为健康药业的三分之一。此外,据医药行业研究员叶颂涛介绍,同仁堂销售收入占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比重也从1997年上市初的约50%,逐步下降至2004年的48%、2009年的约32%。

健康药业的快速发展其实正是叶颂涛形容的同仁堂集团“分进”策略的一部分。在他看来,同仁堂和同仁堂科技在A股和港股市场的上市,是同仁堂集团“分进”策略的**步,其第二步为集团通过合资等方式,成立了健康药业、商业公司、药材公司等,在药品零售、**材、药妆等方面均有介入,并且业务不断发展壮大,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药品零售和海外业务。

“同仁堂在集团内较早涉入国内零售网点建设,陆陆续续开了30多家店面,但是医药零售在不成规模的状况下很难赚钱,同仁堂就不再把重点放在这方面了。”在同仁堂集团所在的幽静的四合院,同仁堂董秘贾泽涛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了公司在药店零售业务方面的发展情况。

其后,同仁堂集团开始组织其他力量发展旗下的医药相关产业,其中一项就是医药商业,由商业公司负责建连锁药店,目前在全国各省市组建了200多家零售药店。

“这给我们的产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零售平台,因为只要是同仁堂集团的药店就要有同仁堂的产品,药店开到哪我们的产品就跟到哪。”

但由于建店时间还不长,而且建店时要考虑成本费用和资金承受力,目前同仁堂集团的店面数量还不是很多。据业内知情人士介绍,到目前为止,同仁堂集团国内所有的店面加起来不到1200家。集团计划到2014年底,门店达到2000家,接近翻番。

另据相关研究人士介绍,目前同仁堂集团药品零售业务有两大主力:一是商业公司,以药店为主,其中较多药店具有医保定点资格;二是健康药业,以旗舰店和店中店为主,其中较多药店有中医诊所。

以医促药

在叶颂涛看来,同仁堂的空间取决于同仁堂集团的空间和集团对同仁堂的定位,而除了倾力发展上述医药商业业务之外,同仁堂集团近年来着力发展的一个重点则是医疗服务。由此,同仁堂集团构建起一个集、医药商业和医疗服务为一体的医药体系。

从同仁堂所在的崇文门健康城往北走约5分钟,即可看到一幢四面高楼环绕的灰色四合院,这里*初是清末李莲英的外宅,现为同仁堂集团总部所在地。再往北走约10分钟,在一个小胡同可以看到几栋古朴的仿清式建筑,即为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

这所医院是在同仁堂集团创始人乐家老宅原址和原同仁堂制药厂的基础上装修改造而成,其在2009年初的建成营业标志着同仁堂集团的“1032”工程正式完成,用叶颂涛的话来说,即同仁堂集团“分进”策略的完成,也意味着其恢复了行医的历史,真正实现了中医和**的结合。

“同仁堂集团起家时就是医药并体的,从遵循中医药本源的角度,也是从自身的发展来看,同仁堂集团要把中医和**这两块结合在一起。”贾泽涛对记者表示,“在2009年1月试营业后,中医院又于9月拿到了医保资格;其中医医师资源在北京乃至全国应该说都是*有实力的,聘请了20多名国家级名老中医在中医院出诊,他们高超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升了整个中医院的名声。”

记者在同仁堂中医医院探访时看到,在北门小厅的墙壁上,悬挂着医院聘请的诸多老中医的画像和简介,在该小厅的台柱上,则镌刻着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对联,笔法雍容大气。而在西门大厅的台柱上,镌刻的则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书写的对联“同气同声济民济世;仁心仁术医国医人”。在医院大厅中央,摆放了五六张配着小藤椅的圆桌,给人以一种古朴的感觉。坐在桌边喝茶等候的一位病人向记者表示,他是**次来中医院看病,但一看大厅的摆设,就感觉是奔着一流名院打造的。

“现在医院整体经营情况相当好,很多病人都冲着这些知名老中医来,因为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其他地方基本上都不出诊,只在同仁堂中医院才每周出诊一两次,生意特别火。而且,在中医院,同仁堂制造的药品可以说是全国*全的,我们生产的所有产品在中医院都有。”

相关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如果这家同仁堂中医医院运营得很成功,那么此种模式应该是可复制的,今后同仁堂集团很可能会以连锁医院的形式继续开办。而根据同仁堂集团制定的《2010年至2014年五年发展规划》,期间集团将开设300家医院。

有意思的是,在同仁堂总部所在的健康城,1-4层为商业门店和诊所,5层为集团新开业的同仁堂养生文化有限公司,6层以上则为股份公司的办公场所,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同仁堂“前店后厂”的当代缩影;而位于同仁堂集团南北两翼的同仁堂和同仁堂中医医院,则可视作其“医药结合”战略的象征。

“长久”先于“强大”

如果说“1032”工程可以用“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来形容的话,那么,同仁堂集团以“稳”为重的发展文化则用“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来概括。

在同仁堂总部所在地的崇文门健康城大楼5层墙壁上,分别悬挂着同仁堂集团旗下约10余位中医大师的画像和简介,以及同仁堂集团的企业理念介绍。让记者颇感惊讶的是,同仁堂集团将其发展文化概括为“以‘稳’为重、速效统一”,也即“做长、做强、做大”,将“做长”放在“做强”和“做大”之前,这与一般企业所谓的“做大做强”颇为不同;而且,该理念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企业普遍追求规模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业界常常惊叹于同仁堂基本上靠“自然销售”所取得的成长。从1994年至今,除去2006年因医药行业整顿使公司经营出现短暂下滑外,其主营业务长期保持了10-20%的稳定增幅,与此同时,公司长期位列国内中成药出口金额**位。据悉,同仁堂的营销人员不到200人,运用新机制成立的营销公司也仅20多人,其对经销商采取的是现款现货制度。

“我们的业务员曾经大概是医药行业里*舒服的,没有太大的业务压力,因为都是常年合作的客户,卖到一级经销商就完成任务了。”贾泽涛笑言,“现在完全不同以往,公司对于营销工作的要求已经提高了很多,大家对客户信誉度等情况追踪非常紧密。如果公司现在采取信用销售的话,那对放大销售量肯定会起到刺激作用。因为现在的现款现货制度多少抑制了经销商的进货,额度肯定会受到影响。”

“但是,公司从2006年以来一直强调一切以资产质量和经营质量为先,速度要服从质量。”在她看来,一个企业要把销售规模做上去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但更重要的是,这种规模是不是有质量的。

而在未来4年集团门店大幅增长和医院扩张的背景下,同仁堂的这种有质量的销售增长自然是顺理成章且可持续的。

也正是基于此,叶颂涛认为,随着同仁堂集团旗下其它部分对同仁堂品牌的贡献增大,上市公司逐渐成为受益者,集团越发展,上市公司的价值就越大,其逻辑在于:同仁堂拥有的传统**业务始终是同仁堂品牌的价值核心,同仁堂集团的发展离不开上市公司,且必须提升上市公司的价值。

“集团目前正迅速发展,而同仁堂在集团的地位基本‘触底’,跟随集团发展的时代已经来临。”叶颂涛对记者表示,在经历了“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等阶段之后,目前同仁堂集团的总体思路已变成“先规范后发展”,由强调“分进”变为强调“合击”,这对上市公司的地位提升大有帮助。

・相关新闻・

同仁堂集团的“1032工程”

在“同仁堂”品牌下,同仁堂集团通过上市、合资等方式,成功完成了“1032工程”。

“10”是指集团公司下属的10个控股公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健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商业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药材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制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参茸有限公司、北京同仁堂生物制品开发有限公司。

“32”是指3个2:**个2,即在北京亦庄开发区建立的两个现代化生产基地,它们分别属于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第二个2,是两个院:即同仁堂中医医院和同仁堂研究院;第三个2,是两个中心:即信息中心和培训中心。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