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O注册难的现状还要持续多久?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要知中国的公益组织处境有多尴尬,读罢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题为《我国众多公益组织无法注册致爱心活动不合法》的长篇报道就一清二楚。据统计,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合法注册的民间组织38.1万个,其中大部分具有官方背景,至于没有注册的民间自发组织的数量,有的学者估计已超过300万。

对于NGO来说,注册证就像公民的身份证,如没有,其活动均将受到限制,哪怕其从事的是****的善事,也难逃非法嫌疑。问题是,在目前的中国,NGO想要获得合法身份简直比登天还难。因为有一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管着,NGO就不可能像公民获取身份证那样轻易获取注册证。

这部颁布于1998年的《条例》,对非**组织的注册申请、批准、撤销等做了详细规定,其中*难逾越的是第九条规定:申请成立社会团体,应当经其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由发起人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筹备。由此派生出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等相关规定,就设立分支机构、变更登记事项、申请注销登记等,规定必须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照此规定运作,NGO不但成不了真正的民间社团,只能成为**机关的附属部门,而且差不多堵死了NGO获取合法身份的途径。

虽然宪法规定公民有结社的权利,但在目前的**语境下,业务主管单位不大乐意让NGO挂靠在自己名下,这除了出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考虑外,还有更大的顾虑,即万一该NGO从事一些公益之外的活动,就不免授人以把柄,称某某机构竟允许其下属单位从事什么什么非法活动,这样,岂非弄把虱子挠挠。历经几十年的运动洗礼,一些党政官员的**敏感度很高,极易将非**组织视为不与**合作的非法组织,往往不信任它们的慈善性质,有意无意要给它们蒙上一层**色彩。这也是《条例》作出上述规定的深层原因。

自《条例》颁布至今10多年过去了,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形态日益多元化,社会环境渐趋宽松,有志于从事公益事业的公民不断增多,NGO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成长。尤其是经历了汶川和玉树救灾后,NGO以实际行动为自己正了名,公众也更加认识到NGO在救灾中的*大作用,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情形下,就必须考虑修改《条例》,以适应新的形势。

我注意到,***已经就此表态。据09年12月1日《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性病艾滋病防*协会***沈洁11月30日披露,***已考虑调整非**组织注册的相关规定,以便于广大非**组织注册,继而获得合法身份。对此消息,***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孙伟林也予以了证实,他说,***已着手开始相关法律的修改工作。但一年过去了,似再无下文。公众既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在着手改,也不知道会怎样改,一切还是未知数。从中青报上述报道消息看,修改《条例》已迫在眉睫,等不起了。

至于怎么改,首先要解放思想,不能将NGO打上**标签,其次是开门修改,应该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尤其是非**组织的意见建议,在充分汲取民意的基础上,再来实施修改。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