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亟待破解就业困局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去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已开始温和复苏,但各国**不下的失业率却成为经济全面复苏*大的一块“绊脚石”,如何破解就业困局成为各国下一阶段经济政策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复苏的关键所在。

就业复苏严重滞后于经济复苏

今年年初以来,西方主要经济体的就业市场一直没有出现实质性好转。美国劳工部*新报告显示,8月份美国失业率为9.6%,连续第16个月保持在9%以上。

截至今年7月,欧盟27国失业率已连续六个月维持在9.6%,是有统计以来的*高水平;而欧元区失业率则连续五个月维持在10%,创下了欧元区成立以来*糟糕纪录。

从去年年中至今年第二季度,英国失业率一直在7.8%至8%的高位徘徊,为1996年下半年以来的*高水平。而由于内需不足和国内产业空洞化倾向明显,今年日本失业率也一直在5%左右的高位徘徊。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年失业状况极其严峻。英国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英国去年大学毕业生中有大约10%至今仍未找到工作。而法国15岁至24岁的年轻人失业率达24.1%。

国际劳工组织8月发布报告提醒各国警惕出现“失落一代”的危险。该组织预测,今年**青年失业率将达到创纪录的13.1%。

从历史经验来看,就业复苏一般都滞后于经济复苏,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在经济复苏势头完全确认前,通常持观望态度而不会立刻着手增加雇员扩大再生产。这也被称为“无就业复苏”。

此外,各国政府为了削减高额财政赤字,被迫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也是导致本轮复苏进程中失业情况改善缓慢的一大原因。比如英国新政府的紧缩措施可能在未来几年导致50万公职人员丢掉工作,而政府开支削减也导致就业促进计划缺乏足够实施资金。

警惕就业难题“外溢”

就业市场低迷首先影响个人消费开支。消费者因担心失业或收入下降而选择谨慎消费,这给经济进一步复苏带来隐患。个人消费开支约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二,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1.6%,为经济复苏以来*低季度增幅,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开支增长乏力。

欧洲方面,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欧盟经济过去四个季度恢复增长主要是受出口拉动,内部需求即个人消费始终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过萎缩。但随着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美国近来经济增长呈现放缓迹象,欧盟这种过度依赖出口的复苏模式将受到影响,解决就业、扩大内需对于稳固欧盟经济复苏势头具有现实意义。

此外,就业市场不振还可能产生一连串连锁反应,其“不良反应”甚至可能“外溢”到其他国家。以美国为例,就业市场疲软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内保护主义抬头,通过贸易和投资渠道阻碍**经济复苏。去年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国际贸易署共发起34起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远高于2008年的19起。美国商务部*近还出台强化贸易救济措施14条建议,旨在加强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的执行力度。

为保护国内就业,奥巴马政府*近还出台新政限制跨国公司外包业务,通过削减给予跨国公司海外利润的税收抵免,抑制美国企业将生产转移至海外。

“保就业”和“促就业”双管齐下

为应对**不下的失业率,各国出台多种措施化解失业难题。概括来说,应对措施可以分为“保就业”和“促就业”两大方面:一方面通过各种措施尽量保住就业,帮助就业市场“止痛”;另一方面则通过就业促进计划来刺激就业岗位增加。

8月,奥巴马签署一项总额260亿美元的法案,旨在帮助各州政府缓解财政紧张状况,挽救约30万个公共部门岗位。此外,奥巴马还在全力推动国会通过一项总额约420亿美元的小企业救助法案,为小企业提供税收减免,增强其融资能力,避免小企业因经营困难而裁员。

在“保就业”方面,欧盟国家鼓励企业以缩减工作时间来取代裁员,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大批失业,而且一旦经济形势好转,企业又不必为重新雇佣合适的人手而发愁。

促进就业,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推动经济增长,从而刺激企业扩张。去年年初,奥巴马政府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计划在两年内挽救或创造350万个就业岗位。美国国会还提出“美国制造”一揽子计划,总投资170亿美元,旨在帮助制造业重拾竞争力,并恢复该行业在过去10年间失去的约560万个就业岗位。奥巴马9月6日还公布了500亿美元的大规模基建计划。

为了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欧盟今年3月推出了一项总额5亿欧元的微贷款计划,分八年展开,旨在为那些在经济危机中失去工作的人们另谋生计提供一种选择。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