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色变革”新技术引领循环农业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今年春耕,在甘肃省中东部旱作农业区,再次掀起利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等作物的热潮。这项被当地干部群众誉为“白色变革”的旱作农业技术,不仅可大大增强玉米等农作物抗旱能力,大幅提高粮食产量,还带动起养殖、农产品加工业的兴起,同时推动着“秸秆养牲畜-畜便产沼气-沼液渣还田”的循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更是不断创新,实验种植出更高产值的全膜黑瓜子、蓖麻、大蒜等,**全膜技术下的**农业发展。

全膜技术种出“铁杆庄稼”

“现在,老百姓都把全膜种植叫做旱不垮、打不倒、冻不死的‘铁杆庄稼’。”说起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技术,甘肃通渭县农业局副局长马健武很得意。

“铁杆庄稼”的美誉并非虚名。马健武告诉记者,通渭县2005年从兰州榆中县引进全膜技术,当年试种200亩玉米,取得亩产600公斤的***。2007年通渭遭遇到60年一遇的大旱,当年秋季又遭受数次冰雹袭击。意想不到的是,这一年用全膜技术种植的玉米,却获得了大丰收,平均亩产竟达到602.5公斤。

“以前种地用的是半膜技术,碰到风调雨顺的时候,*好的产量每亩可达到450公斤。在大旱的情况下,有300公斤就算好的了。”马健武说。

于是2008年,通渭全县**种植全膜玉米14.49万亩,平均亩产636公斤,总产达9.22万吨。这意味着通渭县用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收获了全县粮食总产量*高年份60%的产量。去年,通渭播种了56.3万亩全膜玉米,总产量达到16.66万吨,相当于前一年全县的粮食总产量。

“是全膜技术挽救了会宁的种植业。”会宁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农艺师刘生学如此评价全膜技术。为了更好地**这项技术,他还编写了一句口号:人均两亩全膜田,户均增收一千元。刘生学说,这是*保守的估计,全膜玉米亩增产*少也有100公斤,按市场价玉米每公斤1.5元算,一家8亩地就会增收1200元。

“全膜技术的保温保墒作用,相当于每年提高地温400度,延长无霜期10到15天,把农作物种植区海拔提高了200米,现在2200米的海拔都能种玉米。”刘生学告诉记者,土壤含水量8%是种子发芽的*低极限,而经过他们监测秋季铺盖全膜的土壤含水量能达到16%到22%。

“与种植小麦相比,铺地膜种玉米,费工、投入大,不过产出也要好得多。” 会宁县会师镇西岩村村民陈秀兰告诉记者,山旱地以前种植小麦,亩产只有100多斤,种扁豆等杂粮收成更少,庄稼常常等不到收获就旱死了,而种植全膜玉米,1亩地少则可收获五六百斤,多则收获上千斤。

2007年,甘肃省**全膜技术种植面积48.9万亩,增产粮食1亿斤;2008年**289.5万亩,增产粮食8.7亿斤;2009年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全膜技术实际应用面积达到758.3万亩,当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06万吨,增产粮食12亿斤以上,创甘肃历史*高水平。

在今年春季甘肃旱作区一次全膜技术**现场动员会上,甘肃省副省长泽巴足表示,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使作物需水高峰期与降水期相吻合,实现了主动抗旱,*大限度地减轻了干旱灾害的威胁。

面对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长期存在的严酷而持久的灾情,甘肃省转变抗旱观念,顺应旱情找对策,变传统被动抗旱、应急抗旱为主动科学避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技术集成与创新,强化良种与良法配套,从修梯田、打水窖、铺半膜、**抗旱作物品种等办法,到*终探索出全膜双垄沟播***,终于为旱作农业区粮食稳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产业链延伸找到了有效途径。

全膜技术“拉长”农业产业链 推动农业“循环”起来

所谓全膜技术是指在地表起大小双垄后,在雨水丰富的秋季或土壤刚刚解冻的初春用地膜全覆盖,在沟内播种作物的种植技术,在玉米种植中应用效果尤为突出。据基层农业科技人员介绍,目前全膜技术主要**在玉米和马铃薯的种植上,亩均增产30%左右。

地膜全覆盖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变无效降雨为有效降雨,同时还可增温增光。这项看似简单的技术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作物抗旱能力,大幅增加粮食产量,还推动了甘肃循环农业的发展。

刘生学告诉记者,会宁县传统玉米田每亩只能种1000到1200株,秸秆高度不到1米,长成的秸秆一亩地也就四五百斤。采用全膜技术后,一亩地能栽3000到3500株,而且秸秆高而粗,含水量增加,秆质密。

刘生学说,会宁县旱地种植的饲草玉米,每亩地可以收获秸秆2000到4000公斤。记者了解到,当地玉米秸秆市场价在每公斤0.24元,质量好的单株价格可达1元左右。

秸秆增多,养殖业兴起。通渭县连续两年的全膜玉米种植状元益岁润,现在*忙的事情是养牛。通过土地流转种了102亩玉米的益岁润,去年10月贷款20万元,自己拿出10万元,购买了47头母牛,利用玉米和秸秆发展养殖,牛粪又作为肥料还田。

马健武告诉记者,原本不是畜牧大县的通渭,去年提出了全县玉米秸秆养畜转化实施意见,计划有效利用玉米秸秆60万吨,通过秸秆养牛增值,3年内使肉牛饲养量达到12万头以上,年出栏5万头;每亩增值700元,农民人均养牛收入达到500元。

还有的农户在利用秸秆发展养殖的同时,配套建起了沼气池,用沼气做饭,沼液、沼渣再还田。走进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曹菊花家,记者看到使用沼气的厨房里整洁干净,灶台一角的墙体上贴着白色的瓷砖。曹菊花说,以前烧的是树枝、柴草和秸秆之类的,做饭时邋遢又费时,现在和城里人用煤气一样干净。

马健武说起通渭今后的农业发展信心十足:“我们计划以种促养,以养畜增效益,以养畜供沼气,以沼液沼渣提升种植水平,发展循环农业。”

“**种植”方兴未艾 全膜技术成农技创新新平台

记者在乡镇村社采访时感受到,全膜技术不仅真正实现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的稳定丰产,而且唤回了农民种地的热情,激发着群众干部和科技人员不断创新,从*干旱的土地里尝试寻找*大的效益。

会宁县黑金子土特产购销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个范例。这个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111万元,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有购销大户会员14人、农户社员2100人、员工7人。合作社理事长黄启勇是发起人,他介绍合作社目前正在大力**利用全膜技术种植蓖麻,因为蓖麻油用途广泛而且发展潜力非常大,如果在当地加工炼油,效益会更好。而之前黑金子合作社早已实验成功全膜籽瓜,现在种植有10万亩全膜籽瓜,平均亩产黑瓜子90到100公斤,市场收购价格每公斤12元。

通渭县农技人员去年则实验种植了全膜大蒜。马健武告诉记者,一亩地种植大蒜12000到15000头,产量至少在3000斤。去掉四五百元种子成本和150元的化肥、地膜成本,*保守测算每亩收益也在两三千元。

马健武说,通渭县一些乡镇还试验成功秋覆全膜玉米-冬油菜-玉米两年三茬、秋覆全膜大蒜-玉米等种植模式,一些种植模式变传统的一年一季为一年两季,大大提高了土地种植效益。

“我们还在继续试验其他更高产值的品种,像适应旱作区的全膜蔬菜。有了全膜技术,我们现在一点也不慌。”马健武自信地表示。

全膜技术的大面积**和创新发展,让一年365天没几天休息的刘生学忙个不停,这位**农艺师时不时就会接到农民或农业加工企业的邀请电话。说起全膜种植、循环经济、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很有成就感的刘生学对记者感慨地说:“以前感觉是梦想,现在都在实现中。”

今年,甘肃省预计发展全膜技术总面积1000万亩。“如果这一目标实现,意味着甘肃近五分之一的耕地、旱作农业区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将铺上地膜。”甘肃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