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好不叫座 水泥余热发电项目遭遇现实阻碍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与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日前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对拉法基瑞安旗下位于滇黔地区的7条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实施低温余热利用项目。此项目也意味着拉法基瑞安在云南、贵州以及中国其他地区所有日产熟料2000吨以上的水泥生产线将要全部配备余热发电设施。 被列为中国**节能工程之一的水泥行业余热发电项目踏上了低碳经济的热潮,那么,水泥余热发电如何打破企业**、并网困难等瓶颈?如何解决由于工艺技术而导致的煤耗、电耗升高的问题,实现余热发电由量向质的转变?本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生产的熟料余热一半用于发电,就可减少CO2排放1300余万吨 节能减排潜力*大,技术已达**先进水平 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放的350℃以下的废气,其热量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耗热量的30%以上。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就是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目前,一般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吨熟料发电量已达到37千瓦时~42千瓦时,使水泥生产线的自供电量达到1/3以上。因此,在用新型干法生产线取代落后水泥生产方式的同时,加设纯低温余热发电装置,充分回收废气余热,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我国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生产实践,技术日臻成熟,已自主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单压、闪蒸、双压、复合系统”四大低温余热发电热力系统,可适用于不同窑型、多种废气热源的回收利用,已实现了为业主量身定做,在不增加窑系统热耗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余热,合理配套建设发电装置。目前,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装备已经达到**先进水平,除在国内水泥企业广泛应用外,已走向世界,被拉法基等**大型水泥集团采用,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与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密切相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01年的14%提高到2008年的62%,再提高到2009年的73%。 到2008年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约935条,其中具有余热发电开发价值的日产量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窑有700条左右。以2003年全部采用国产装备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站在上海金山水泥厂并网发电为标志,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开始进入全面**应用阶段。到2008年年底,水泥工业已有263条生产线累计建成纯低温余热电站近200座,总装机容量1510MW,年发电能力约11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能390万吨标准煤。来自中国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余热发电量为35千瓦时/吨~40千瓦时/吨,按熟料的*低值计算,折煤约1106万吨,若生产的熟料余热一半用于发电,则可减少向大气排放CO2近1382.5万吨。 热耗下不来,效益上不去 五大问题成拦路虎 水泥行业余热发电技术从2005年在水泥行业里得到**,至今已经是遍地开花,成为水泥企业在生产线上的标准配置。 同时,*初建设的一些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将水泥工艺与余热发电真正地结合起来,导致煤耗、电耗升高,熟料产量下降。因此,解决余热发电在运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深入探讨生产线运转效率和发电量之间的关系,成为水泥企业的关注焦点。 在日前召开的“余热回收再利用技术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针对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存在的瓶颈因素,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尽管目前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建设相当普及,但是经过几年时间的运行,一部分余热发电机组已经开始出现了运行故障、发电效率降低等问题,接下去或许就将面临大批量的项目维修、技术改进工作。 第二,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余热发电项目实际运行功率往往达不到装机功率的普遍问题,或是设计单位为了保险,余热发电设计较为保守,导致吨熟料发电量上不去。 第三,水泥价格比较低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发电量,牺牲熟料热耗。 第四,水泥企业余热发电原则是并网不上网,所发电量全部自用。但目前水泥厂余热发电并网仍然是“老大难”问题。 第五,水泥窑应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前几年还可以获得CDM项目的额外收益,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普及,申请CDM项目越来越困难。 此外,据业内人士介绍,水泥行业余热发电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诸如电站建设不按电力行业法规实施,不能持久运行、设备可用率不高;过分强调经济效益、低成本,设备采购没有按照电力部门规范采购,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项目运营操作管理者不够专业,项目操作维护不够科学合理等等的问题。 针对水泥行业余热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介绍说,与其他节能技术相比,水泥余热发电项目初始投资较大,如果按每千瓦1万元计算,一个2×5000吨的水泥厂装机容量要在10~15MW,投资在1~1.5亿元。与此同时,近年来,原燃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水泥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但国内水泥工业总体产能过剩导致水泥价格普遍较低,行业总体**能力不强,水泥企业存在**难问题,限制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 此前,记者在辽宁、山东等地采访时发现,由于各地执行余热发电政策不一致,余热发电并网运行的管理制度、收费、技术标准不明确,导致并网问题始终未能妥善解决。尤其一些电力输出省的余热发电并网要缴纳上网费、上网备用金等费用,导致企业余热发电项目建成后长时间不能投产发电,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实施方案》,提出在现有全国日产量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中**实施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改造项目,年发电量达120亿千瓦时,形成427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使日产量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配套率达到95%以上的建设目标,实施期为4年,即2010~2013年,计划建设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225套,总装机容量1995MW,预计项目总投资127亿元。 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建设高峰,那么中国水泥行业余热发电技术如何从量的增长转向质的飞跃? 政策、技术、标准、机制建设要多管齐下;项目建设不能一刀切 五项建议促进项目**实施 2006年,国家发改委要求,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同时配套建设余热发电。据此,一些地方政府要求新建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都要同时配套建设余热发电装置,否则不予批准。 在采访中,中国水泥协会副会长曾学敏表示,这种绝对的要求其实欠缺科学和合理。余热发电是利用窑头和窑尾的废热,锅炉和发电机组的选择是根据废气量和温度量身定制的。扩建生产线时,可参照原生产线运行情况和热工标定资料,完全新建只能参照同规模生产线进行确定,由于设备选型、原燃料条件、管理水平的不同,可能造成不匹配,影响效率的发挥。何时建设余热发电不应“一刀切”,应由企业视具体情况而定更科学。 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是一项将水泥窑窑头、窑尾排放的中低温废气余热转化为电能的节能技术。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实施方案》的要求,2013年年底前,日产量2000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余热发电配套率要达到95%以上,形成427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目前,自2006年以后建设的生产线配套余热发电,其节能不予奖励。对此,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政策上有失公允,同时也严重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企业是节能降耗的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受益主体,要通过加强政策导向和信息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调动企业自主实施节能技术示范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推动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把重点节能技术示范**作为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加快企业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并尽快形成稳定的节能能力。 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加大对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已出台的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各项财政、税收优惠政策,发挥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利用余能发电的激励政策,协调电网管理部门,为企业余热发电机组并网创造良好条件,鼓励企业使用国产化设备。 第二,完善多元化的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投**机制。发挥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吸引和带动社会各方面投资,形成多元化的投**机制,推动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鼓励企业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等方式,通过市场渠道筹集节能减排资金。 第三,加强对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各地方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和管理,定期组织项目实施情况监督检查,及时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对项目节能效果和实施水平等进行后续评估,确保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并实现预期节能效果。 第四,完善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 第五,建立和完善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和经济指标体系,加快研究制订并严格执行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应用规范,以指导和规范项目投资建设与稳定运行,促进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实施。

来源: 作者:顾竣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