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车市不景气 政策紧缩已成定局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编者按/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狂奔”了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即将踩下一脚“刹车”——对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贡献颇大的一系列鼓励政策,将从2011年开始,分阶段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促进汽车技术升级换代、节能减排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一系列优化汽车产业结构的政策。

从结果看,这是大势所趋。只不过,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了靠“政策市”刺激多卖车的年代,2011年他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减征购置税通知》、《汽车下乡》、《汽车以旧换新》,“汽车业三大鼓励政策”将陆续退出,2011年,国家对汽车行业将不会以刺激消费为重

中国车市 政策紧缩已成定局

中国车市近两年来在整体产销上所表现出的“狂欢”态势,有可能将在2011年**。

“2011年初,此前国家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包括购置税优惠等在内的几项刺激汽车消费的激励措施,将会分阶段地退出。”2010年12月1日,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透露出了明年车市政策将收紧的信息。

实际上,按照惯例,汽车行业在每年年底都会迎来一次政策的调整。而这次的特殊性在于,由于2010年是“十一五”的收官之年,面对“十二五”期间汽车行业发展**的转变,相关政策也必将迎来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明显的信号是,至少在2011年,国家对汽车行业将不会以刺激消费为**。

分批退出

“我目前正在做关于购置税优惠政策是否需要延续的调查课题,**也担心一下子**取消优惠政策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些问题。”日前,作为发改委委托的购置税、自主品牌扶持和汽车下乡三个政策的延续性课题研究小组的成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经济已经逐步从危机中缓慢复苏,国家在金融危机期间**的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已经是大势所趋。

相比上述人士“恋恋不舍”的态度,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则给出了一个更为明确的答案:“购置税优惠政策将在明年年初取消。”

购置税优惠政策指的就是2009年初国家**的《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初设定的执行期限是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规定“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的税率为1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受《减征购置税通知》的影响,2009年1.6升及以下排量车型销量在乘用车总体销量中的比重较200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达到了70%。

基于此,在2009年底,***又决定将《减征购置税通知》的执行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0年底结束,但税率改为7.5%。从目前的情况看,国家不准备再将《减征购置税通知》的执行期限再次延长了。“《减征购置税通知》会在2011年初一个恰当的时间点退出。”上述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除了《减征购置税通知》外,将于2010年底到期的鼓励政策还有《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这三个政策被业内统称为“汽车业三大鼓励政策”。

关于后两个政策,上述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执行期限还将延长一段时间,但相关内容要进行修改。以《汽车以旧换新》为例,其所规定的报废车标准将要提高:“黄标车”原报废标准为欧Ⅰ排放水平,现在准备提高至欧Ⅱ,然后,再视具体执行效果来选择退出时间。

因时制宜

“实际上,相比于《减征购置税通知》,《汽车下乡》和《汽车以旧换新》这两个政策对整体车市的消费拉动作用本身就不大。”全国乘用车联席会***饶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下乡》政策的主要作用在于帮助农民致富,而随着《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的报废标准逐渐提升,其作用将更多地体现在节能减排方面。”

饶达表示,与国外不同,中国汽车市场属于“政策市”,井喷式的增长源于国家利好政策的刺激,“但‘政策市’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政策刺激的效果****,但突然撤销恐怕也会给企业和市场带来*大负担。所以,2011年国家对这些政策采取‘分批退出’的举措,也是为给车市从井喷回归正常留一个缓冲的时间。”

但无论如何,车市鼓励消费政策的紧缩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这背后也有更深层次的背景。

上述“汽车业三大鼓励政策”,是国家相关部委基于2009年初**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细则》而制定并颁布实施的,其主要目的是提振因2008年底金融危机影响而逐渐下滑的国内车市——受**性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年,国内车市的整体销量为938万辆,同比增长仅为6.7%,同比增幅回落15.14个百分点。

得益于“汽车业三大鼓励政策”,2009年当年中国车市整体产销量一举突破1300万辆,同比增幅超过45%,中国车市则借此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2010年1~10月份,中国车市整体产销量达到了1467万辆,同比增长35%,目前业界普遍预测2010全年的产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左右,将超过美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的历史*高水平。

“提振销量是近两年汽车鼓励政策的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已经完成。下一阶段的任务将放在节能减排上,因此对汽车行业的鼓励政策将会更多地体现在扶持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上面。政策的更迭势在必行。”上述国家财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例如,国家于10月28日正式公布的《车船税法草案》,已经逐渐表明国家此前针对车市做出的鼓励消费政策开始转向。”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陈光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车船税调整政策中涉及到提高税额的车型甚至包括部分1.6升排量以下的车型,而这些车型此前是被鼓励消费的,很显然,新的车船税政策就是要将节能减排的重心进一步地凸显出来。

持续紧缩

实际上,除上述几项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将发生更迭或者变动之外,其他一些相关政策的调整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紧缩”的迹象。

日前,***决定自2010年12月1日起,对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预计征收1%~7%的城市维护税及教育费税。有分析人士认为,此项政策将对现有外资车企以及合资车企在2011年的盈利预期造成一定的影响。

“向外资车企和合资车企征收城市维护税及教育费税,体现出国家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国内汽车产业疯狂扩张趋势的思路。”饶达对此表示。

而上述接近发改委的人士也表示,目前,国家针对汽车产业的政策还要权衡很多问题,比如依托增大公务车的自主品牌份额来对自主品牌进行扶持等。同时,对于国内车市整体销量的超常规增长,已经带来的包括城市拥堵、环境破坏以及汽车厂家无节制扩张产能等弊端,也将是2011年车市调控政策关注的**。

现在,面对政策紧缩趋势,已经有知名调查机构给出了一个“悲观”的判断。

日前,据J.D. Power调查公司公布的一项报告预测显示,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全年销量将达到1800万辆,增幅将达到30%,但2011年及以后,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幅度将会放缓至10%。“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主要有两重原因,首先是有关汽车消费的各项刺激政策将要退出;此外,由于2009年和2010年车市增速过快,实际上已经透支了2011年的消费需求。”J.D. Power公司市场分析师朱鸣表示。

而陈光祖对明年中国汽车市场的增幅判断也是10%,“国家首先需要保证车市的增幅不能小于GDP的增幅,这是一个基准点,但同时,从明年开始,中国车市将会保持在一个较为平缓的增长水平之上。”陈光祖表示,而2011年的中国车市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顺应新政策环境,并保持稳定增长?这依旧要看各个车企的具体市场表现。

---------------------

政策趋势变化情况一览

● 2009年年初,《关于减征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通知》**,执行期限为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规定“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原来的税率为10%。2009年底,***决定将《减征购置税通知》的执行期限再延长一年,至2010年底结束,但税率改为7.5%。2011年初,《减征购置税通知》将择机退出。

● 2009年1月14日,《汽车摩托车下乡实施方案》**,执行期限从2009年3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规定国家将安排50亿元,对农民报废三轮汽车、换购轻型载货车及购买1.3升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车等,给予一次性财政补贴。2010年1月,工信部确定《汽车下乡》的执行期限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2011年,《汽车下乡》将择机退出。

● 2009年6月,《汽车以旧换新实施办法》**,执行期限为2009年6月1日到2010年5月31日,规定轻卡等轻型客、货车可享以旧换新补贴,金额从3000元到6000元不等。2010年6月13日,商务部*新公告称,《汽车以旧换新》实施期限将延长至2010年12月31日。2011年,《汽车以旧换新》将择机退出。

● 2010年11月,《***关于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的通知》**,执行起始为2010年12月1日,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及外籍个人根据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县城和其他地区,分别按照7%、5%、1%三档税率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目前统一按3%的比率征收。

● 2010年10月28日,《车船税法草案》公布,《车船税法草案》将乘用车根据排量划定七档征税,其中1.0升以下的小排量车型税率*低可至60元,而高于4.0升排量的车型税率*高可达5400元。

● 2010年8月4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公布,规定新能源汽车扶持的主攻方向放在纯电动汽车上,继续关注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承担汽车行业节能减排的重要角色,国家将安排相应政策予以支持,包括对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税收或减或免;**扶持自主电动汽车零部件;完善新能源汽车准入制度,规范市场竞争。2011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有望正式**并执行。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