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潘英丽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主持人:各位新浪的网友大家好,欢迎回到新浪财经――声音。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在香格里拉会议中心的现场。坐在我身边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金融系主任潘英丽老师。老师你好。

潘英丽:新浪的网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潘老师跟我们聊的话题是关于上海**金融中心建设,陆家嘴**成立的原因就是为了促进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促成,我知道潘老师一直在参与这样一个课题的研究,包括为决策层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当时你们是如何思考这样一个框架或者是这样的一个建设?

潘英丽:上海**金融中心建设是在90年代中期,99年我参加了十五规划的重大课题,关于上海**金融和贸易中心如何来构建。后来,十五完成以后,我们又做了一个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规划,关于**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考虑和具体的举措。*近*****已经发布了这样一个上海加快建设**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也**了很多政策,*近这两天,上海市也**了实施意见,好像有80多条,也可以这么说,**金融中心进入了一个加速推进的阶段。那么这个主要是因为我们这一次美国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一些冲击,比如贸易下来了,上海也受到冲击,包括上海GDP的增长、投资08年都下来非常的厉害。实际上上海面临经济的转型,原来是工业、出口,如何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上海的经济转型内在的需要。

另外从整个国家来讲,我们本土的金融市场也是不发达的,比如说老百姓消费比较低,有比较多的储蓄,这个储蓄是不是进行有效的投资,这里面都是本土资本市场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实际上这一次金融危机整个亚洲地区因为本土的金融市场不发达,我们靠出口*了*就投到美国市场,现在美国市场美元面临贬值的压力,我们出口**变成国家外汇储备通通放到美国市场上,假如如果美元贬值,我们改革开放30年积累的**就会受到了损失,从这一点来讲我们本地要有一个发达的金融市场,有利于国内消费启动和资源配置,当然国内的消费比较低还有制度方面的原因,比如社会**体系不健全,老百姓不敢花*。那么这是一个背景,为什么**会**这些政策,加快金融中心的建设。我对**金融中心的建设,实际上金融中心的建设,我们大多数人没有什么概念,对于**金融中心我们会想到伦敦、新加坡、纽约,是比较抽象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主持人:您说上海跟你说到的那些国家有什么差距,建设**金融中心有没有一个什么标准呢?

潘英丽:**金融中心主要是指交易所所在地,像是保险、银行,人寿保险是按照人口的分布去做的,人口假如分布在整个国家各个城市,保险也跟着人走,不可能在空间上高度集中,银行也是根据企业的分布和家庭的分布去开展业务的,相对来说也比较分散。实际上真正集中在某一个城市就是交易所,交易市场。

主持人:未来上海的交易市场会越来越多吗?

潘英丽:现在上海所有的交易市场都有了,比如说黄金、期货、股票、金融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银行间同业市场,几乎所有的市场我们都有了。那现在我们的主要问题在哪里,后面我们要加快推进什么东西呢?现在主要的问题就是,其实理解金融中心它就相当于一个大超市,这里面卖很多产品,金融产品就像超市里的产品一样的,那么你金融中心要做好,就像这个大超市很有人气一样,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超市在什么情况下有人气?首先产品丰富,有很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是第一条,有很多大家需要的产品。第二条,它的价*很便宜,不同的超市,你的价*很贵人家也不来,它的交易成本比较低,服务价格比较低,产品质量又有保证,没有假冒伪劣,这样大家都到这里来购买产品。实际上金融中心就相当于这样一个超市一样的,比如企业要筹集资金到这里发股票发债券,老百姓有*放给基金公司来进行投资,保险公司也到这里来投资。

主持人:为什么保证大家都来上海呢?因为香港、新加坡都有非常成熟的**金融中心,他们经历多年都已经非常成熟了,为什么不选择它们而选择上海呢?

潘英丽:这是简单的事,我们建金融中心它首先是一个人民币国内中心,资本帐户现在没有完全开放,香港不可能做成人民币的交易大卖场,所以我这个金融,假如是一个大超市,它卖的是人民币产品,它主要是为国内服务的,为老百姓的消费、企业投资,为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服务,首先第一步它是做成一个现代化国内金融市场,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什么呢?就是对对外开放、**化,然后它马上就变成**金融中心,因为中国大国,大的经济体,现在**贸易、投资占比重很大,一旦我们的市场**化,它很快就成为亚洲*重要的或者亚洲不能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

主持人:这需要一个过程。

潘英丽:是的,它首先为国内的经济发展服务,所以它主要是人民币的金融市场集中的场所,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不能在香港做,因为香港它还不能做很多人民币的业务。所以我个人感觉上海和香港的区别,香港相当于是内地一个离岸市场,它是做非本币的产品,比如它做美元、欧元,当然它的很多产品还是以港币标价,因为它跟美元是完全挂钩的,7.7元港币就可以兑换1美元,它的比价是完全固定的,你有7块*港币就等于有1块美元,相当于跟美元的标价是差不多的,它是这样发展的。这里面涉及到一点,我们资本帐户什么时候开放,资本帐户开放,人家想到中国来投资都可以把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如果人家想走就可以把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进进出出很自由,如果很自由香港就可以发展人民币业务,国内市场也真正**化。但是我个人认为,人民币完全开放资本大进大出或者是资本流动完全自由,这种状态短期内还不能采取这个政策,完全放开,资本的流动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放开。主要的原因是说,我们国家目前经济还是有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比如制造业太多了,比如说消费太少,国家出口减少,我们制造业会产生生产过剩,所以我们的结构还没有调起来,如果老百姓的消费占GDP增加60%,现在实际上只有35%,如果国内的消费大幅度上升,它又是稳定发展,我们生产的产品更多是自己老百姓消费,你的投资也是有效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在结构矛盾没有解决之前,我们的能力还是比较低的,让资本大规模进来就会产生泡沫,泡沫破灭就会产生危机,如果让资本进来,出现泡沫,他走的时候你就爆发金融危机了,很多国家都会产生这种情况。比如说日本在90年代初的时候泡沫破灭,房价下跌80%、90%,边缘城市房价下跌90%,全国平均下跌60%多。它发生金融危机10年经济都没有增长,人均收入2万5千美元,老百姓的日子还好过,我们现在人均收入是3千美元,我们要来一个危机**被劫走,等于**缩水,中国老百姓很难承受。所以经济要可持续发展然后资本帐目再开放,这样**金融中心就真正建立起来。

主持人:你觉得上海要建立一个成熟的金融中心需要多久的时间呢?

潘英丽:首先我们的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多少时间。这就取决于我们政府有没有能够很及时采取相关的政策,包括制度的变革,如果制度变革是很顺利的,方向很正确,也推进很顺利,政策也非常的对头,那么我们经济转型可能是5-7年可以完成。假如说我们经济结构转型完成,资本帐目就可以开放,我们的市场就从一个国内大市场,国内的资本市场变成一个**资本市场,上海的金融中心作为国内的金融中心顺其自然就变成**金融中心,我的感觉,应该是经济转型假如成功的话,那么我们2020年实现**金融中心标识可以实现,这论经济转型可以成功的完成。

主持人:当初你在研究这个课题的时候,起草规划上海成为**金融中心的课题上,我们在一起讨论,为什么选择在上海不在北京呢?这两个城市相比,为什么上海更加适合呢?

潘英丽: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北京也想建**金融中心,他们提叫现代**大都市,里面是金融服务。实际上北京的条件也很好,我们说北京也可能成为金融中心,它的优越性有几点,一个是我们的金融机构总部都在北京,银行总行都在北京,我们的**企业总部也在北京,北京又是决策中心,所以跨国投行他们也会考虑我要离**近一些掌握政策,有时候还要游说官员,所以他把他的分支机构设到北京也非常的方便,包括它的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比上海高,为什么说*后放在上海,现在**明确是上海发展两个中心,这里面有几点,第一点,上海上世纪30年代它就是远东地区的**金融中心,当时很有趣,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当时有一家美国的哪一家银行我忘记掉了,银行都快破产了,也发不出工资,当时就是从上海调过去900多万美元发的工资,它是靠在上海做的业务拿回家给员工发工资度过30年代的大萧条。**上的金融机构它认同上海,上海也是一个商业文化比较深厚的地方,比如说比较讲信用,做事情比较实在,脚踏实地做事情,干事情讲究效率等等,商业文化还是非常浓厚的,这是历史文化传统,**上认同,它有这么好的商业文化。另外,*主要就是80年代以来,所有的金融市场都放在上海,实际上金融中心它就是跟交易所是一回事,现在北京没有交易所,上海几乎所有的交易所主板市场都是在上海。这次金融危机还有一个原因,很多OTC场外交易这次产生危机就是场外惹的祸,所以美国专家在讨论伦敦交易所女主持主持说,以后场外的衍生交易品都要放在交易所交易,这是一个大的趋势。交易所的交易今后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场外的东西,它的发展空间会受到限制。这样很多产品的交易会越来越向交易所集中,也就是说中心的特点越来越明显,金融交易在某一个地区集中的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这是我们的市场基础,上海已经具有了非常雄厚的市场基础,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条件。

另外,在其他方面也不错,包括人才的吸引力,上海也还算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场所,包括它的文化。我记得有一段时间,我们很多中西部,像是南开大学毕业的同学,武汉大学毕业的同学,*早他们是去深圳,后来有一段时间是去北京,本世纪以来都愿意来上海,这就体现了他对人才的吸引力,这也是对**金融中心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

主持人:总结您刚才说的三样条件:第一个是历史传承,第二个是我们有这样的市场基础,第三个是对人才大量的吸引。非常感谢潘老师对上海金融中心做出的精彩分析与解读,我们也相信中国在产业升级后,上海能够在**金融中心建设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感谢大家收看本次报道。

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