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警觉“滞胀”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本报评论员张立伟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是价格与经济趋势的背离,即大部分经济指标仍处于持续负增长状态,但是生产资料价格却部分出现上涨的迹象,而且尽管CPI数据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居民实际感受到的日常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并没有明显的下跌。这样的情况表明,中国经济或许存在某些滞胀的几率。

前4个月官方数据显示,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4.3%;实际利用外资降21% ;工业用电同比下降9.3%;全国财政收入下降9.9%,其中,4月财政收入下降13.6%。今年**季度,中国GDP同比增6.1%;22个省份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2.2%,而CPI同比降0.6%。

与此同时,5月初以来,中国各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持续上涨,此外,食用油、天然气、燃油、煤炭、自来水、电力等都在酝酿提高价格,主要城市地产价格开始新的上涨,上证指数自年初以来涨45%。实际上,自去年中国经济步入下行周期后,中国消费品物价并无明显变化,除服装鞋帽、猪肉以及汽车等价格明显下跌外,大部分商品并无价格起伏。

另一个数据也证明了价格的稳固。**季度,中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上涨15%,如果物价出现明显下跌,则表明消费量增长较快。事实上,居民消费不可能出现较大数量增长。因此,只能表明,总体商品价格并无下跌。这意味着,中国并无通缩趋势。但是,随着一系生产资料列价格的上涨,有可能引发需求萎缩下的通胀。

自**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以及西方主要经济体的资产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中国经济也随之步入下行周期,出现明显的回落,但中国资产和物价并没有太**动,并有继续上涨的可能,这需要引起注意。

过去一个时期,中国出口的竞争力与繁荣主要来自较低的要素价格,从而具有成本优势,并形成“高增长、低通胀”的美景。

但是,到了2004年,上游能源、原材料等行业出现供给瓶颈,开始价格上涨与重工业投资热。此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指数增长一直快于生活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消费品价格指数。事实上,在2004年10月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价格指数经历了高达14%的增长时,生活资料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仅仅增长了1.7%,这意味着产能过剩令价格难以传导到终端市场。

但是,自2007年起,在**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带动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出现了通胀。

而当**金融危机**后,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中国**开始了广泛的收储保价行动,并通过关停小产能抑制供给,从而导致原材料与能源价格的内外倒挂,如如煤炭、铁矿等都高于**价格。如果上**业并没有出现名义价格下跌,居民消费品与服务价格也就没有可能下跌。

中国在经济衰退与需求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了物价的稳定,可能因为官方认定人均收入并无明显下降或家庭债务并未增加,而允许价格按照市场规律下跌,可能造成一个衰退持续加剧的预期,影响消费和投资,从而自我强化和实现衰退。

此外,维持价格稳定可能有利于推进经济转型,即通过提高成本来淘汰落后产能。

滞胀是一种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并伴随通货膨胀的现象,主要是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此次中国经济的暂时回落,主要是因为周期性与结构性因素叠加,这也是**性问题。因此,在调整结构的过程中,滞胀有可能将出现。如中国需要产业升级,并淘汰一部分落后产能。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是提高要素价格,逼迫企业提**率。

但是,在这个转换过程中需要时间,一方面,提高要素价格必然出现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而另一方面,新的服务业和技术型企业并没有及时产生,或许有可能将出现高失业率与高通胀共存的局面。

当前,酝酿中的提高能源价格以及保护原材料价格的行为,可以起到结构调整效应,令生产效率较低的企业退出市场。

但是,必须记住的是:中国*需要的是与**价格接轨,而不仅仅是提价。

*先要建立价格市场生成机制,其次是提高上游企业效率。**不能仅仅要求下游企业提**率,上游企业更需要提**率,比如中国零售油价实际上远远高于美国,这需要**打破国有企业的低效垄断。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