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我的根在草原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2010年10月22日至24日,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了美籍华人莫逆“再回故乡”意象风景画展。画展吸引了众多人来观看,伴随着现场悠扬的马头琴声,观众在品评艺术家69幅**作品的同时,也被他对故乡浓厚的深情感染。莫逆,微笑看着眼前的一切,仿佛在欣赏一个无比美丽和温馨的画面。

这位身在异乡的草原之子,用他的画笔、用他的真情描绘出了一幅幅*特画卷。

根在草原

2002年,莫逆的作品*次在家乡呼和浩特展出。“那时在美术馆的一个小厅里,有30多个国家的100个艺术家的作品一起展出。其实,这一次才是真正意义我的个人作品展览。”阔别家乡20余年,莫逆谈及这次回来举办画展的*大原因就是:“想家想得不行。”他说:“树高万丈,叶落归根。在中美洲、意大利、云南等地都有人提出要给我提供画室,可是,我为什么要去呢?那些地方再漂亮,条件再好,和我也没有多大关系,看看就足矣,我还是会回到家乡,这里有永远都无法逃离和欺骗我自己的一种情结在心底。”

莫逆全名叫莫逆・兀良海,祖籍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出生在呼和浩特市。1987年毕业于中国鲁迅美术学院。1989年移居美国波士顿。1996年至1999年在波士顿博物馆美术学院学习。这位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在波士顿默默耕耘,不事张扬,甘于寂寞,把自己的全身心力,投入到他喜爱的艺术创作中。

莫逆的许多作品都是取材于草原风光,蕴藏着画家思乡的情怀。强烈的地域意识,不可避免的乡愁萦绕。他的风景画,是他心中的草原,梦里的故乡,是他的主观感情之所系。

身是过客

“我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过客,美国对于我,就是一个异乡。”不仅如此,莫逆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人类在自己的生命及整个时空历史上都是过客。他的若干画作中都会隐隐地,模糊地飘动着一个似是动物或飞鸟或球体的母题,象征着漂流、迁移、无定。蒙古人的生活、文化、习俗和周遭的事物,无不铭刻在画家的意识里,化为符号展现在作品中。在展厅中,他指着一幅画向友人解释:“这是草原,上面浮动的球体是我的灵,无论我离家乡多么远,我的心都离不开草原。”

家乡给予他的丰富的创作源泉,加上他扎实的功底和个人感悟,莫逆的画作形成了自己*特的风格,在国外受到了很大关注和欢迎。他的作品先后在28个国家展出,不少国家都收藏有他的作品。

在波士顿博物馆美术学院上学时,教授对他作品风格极加赞赏。这之后,莫逆有意地丰富作画的内容,并采用更自由的形式。

画为寄托

莫逆的作品自2000年从形式上开始有了明显的变化,由具象转入抽象。这来源于中国写意画与西方抽象绘画的结合。画面已经没有具体的写实描绘,而是色彩和符号的组合、构成,但是画面的内涵还是思乡、草原,然而表现的形式却**不同。

直到2004年,经过不断的探索,莫逆的画面呈现的是纵横错落的笔触和色块的铺陈。画面更加极简,用色彩关系与黑白深浅的关系在画面中**出一种*特的空间。同时,还将故乡的情景,符号化地蕴含在画面中。

莫逆在之后的艺术创作中,将自己的思想、感情、理念与现代艺术形成一个整体。抽离实象甚远,并且已抹去了故事性。留下的是平面中的空间感、色块笔触间前后的距离感。他的风景作品则可以看到,他真诚地用画笔描绘着自己与自然界交流的心理氛围。他画的都是他生活历程中感觉过的、体验过的、冥想过的、追求过的。他把这些揉和在一起,升华出人类的共性。

莫逆的当代艺术作品中,更关心的是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融合,从而延伸到人类共同面对的历史与未来的问题。

通过自己的画作,莫逆让世界各地更多人得到了艺术感悟和享受,同时,他也时刻不忘家乡,将国外更多**作品带回了内蒙古。在呼和浩特,有一个叫“拉莫榕”的画廊,这里成为了莫逆精神寄托及文化交流的窗口。他几乎每年都带一些国外的美术作品回来,“在国外,我通过我的画向更多人介绍我的家乡,我也希望家乡的更多人能通过我的画,通过世界各地艺术家的作品来取得一个**感受,得到新的启发。”

举办这次画展后,莫逆向记者讲诉了一个他的一点感触。“许多人,甚至是一些生在呼和浩特的人都不知道内蒙古美术馆在哪里。这是一件我没有想到的事情。”莫逆说对此他心有点难受。“我非常希望家乡的文化事业能更加繁荣发展。”

莫逆作品:尘来了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