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 9 7 8年以来,中国民(私)营经济的崛起是社会转型中一种别无他择的风险取向和抉择,一种在两难抉择中迫不得已的生存拯救。中国的改
革出乎意料又符合情理地繁衍出中国的民(私)营经济,它要生存和发展,必然向传统体制提出挑战,打破**垄断。经过30年的发展,它在中国现代经
济增长中越来越占有更大的份额,为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出路,并在中国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变革中, 成为重要的物质力量。中国
私营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利用了庞大的社会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灵活的机制。这还不是全部。把目光放在中国改革的全局,考察与它直接联
系的多个方面,可以看到中国民(私)营经济还依靠了什么。中国民(私)营经济具有老迈而又年幼的双重特性, 即植根于一代代传统文化的'淤泥'的
沉积中,又是东西方不同价值理念'沃土'与'污垢'的撞击与融合。
1847年,***和***在《**党宣言》中欢呼:“一个幽灵,**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70年后,这个“幽灵”在**的呐喊下,于**
幻化成红色大熊;又过了32年,这个“幽灵”在***的呼唤中,于中国显身为一条红色*龙。与***本意相违的是,无产阶级**的**主义应
该在发达的工业国家,而并非在**和中国这两个落后的农业国。**主义是人类的美好理想,与儒家的“大同”,佛家的“净土”或“极乐世界”
,还有**教的天堂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与其他宗教不同,**主义实现的途径经历太多的磨难。马恩这两位**主义的**,万万没有想到,在
20世纪80年代,一个幽灵,一个资本主义的幽灵在苏联徘徊,收割了历史的一切光荣。由红色逐渐褪变为白色的大熊,犹如一颗硕大的问号,这究竟
是推进还是作贱了人类的美好理想?
对于私营经济而言,有一个要害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圆满答案:即由雇佣劳动带来的剩余价值,而造成的阶级剥削问题。这是***主义的根本基石,
而整个无产阶级革命和**主义运动的理论基础就建立之上。对此多数讨论充其量不过是某种自圆其说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