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策马“危机后”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图为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长张景安参观科技展厅,省市**周建民、徐南平、朱克江、张雷、许书平等陪同。

2010年12月9日,泰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带队在泰州市高***创业服务中心调研。

图为泰州市委宣传部部长缪志红参加今年的“企业院校行”活动,70多家企业与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68项。

    图为泰州市副市长卢佩民、廖涛参加“南开大学—泰州市人民**产学研合作对接洽谈会”,与京津两地10多家高校院所签订20项科技合作项目,达成60项意向性合作协议。

泰州市“企业院校行”南线活动期间,泰州市科技局局长许书平带领企业参观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511家知名药企,其中有63家世界知名跨国企业与合资企业,它们来自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14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12月13日,它们齐聚江苏泰州市,参加由国家科技部、国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贸易促进会和江苏省人民**共同主办的*届中国**医药博览会,参会人员和参展企业层级之高,**了国内生物医药会议新的历史。

组建仅仅十余年的年轻泰州市,在开放型经济发展还不很充分的情况下,依托科技创新助推经济转型升级,坚持开放与创新两轮驱动,同步发展开放型经济与发展创新型经济, “两步并作一步走”,用开放促进创新,依靠创新带动更高水平的开放,快速提升泰州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此次医博会恰是*好的证明,它将成为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黑马与白马的命题

黑马还是白马?这不仅是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命题!

作为江苏省*年轻的地级市,建市10余年的泰州可谓白手起家。成立之初,泰州论引进外资比不上苏南,论科教实力比不上南京,论资源交通比不上苏北。

2009年,这个长三角城市群中的“白马”一跃成为科技创新的“黑马”:泰州中国医药城成为全国**家***医药高***产业开发区。

要做就做“中国第一”!

从2005年2月“创业”之初,中国医药城就喊出了这句响亮的口号。

专攻世界*前沿的生物医药产业,这一清晰而准确的定位,让中国医药城在新一轮创新型经济发展中夺得先机。

表象是开发一片土地引进一批企业转化若干成果,实质则是发展内涵的升华。

善于学习,才能进步。**成功经验表明,创新集群是提升并推动高***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善于发展产业集群的泰州市,很快也开始以集群的视角谋划医药高新区的建设与发展。

培育周期较长的新兴产业,属于“勇敢者的游戏”,风险不言而喻。在二十一世纪热门的生物医药产业面前,中国人面对跨国公司开发一个新药需十年和十亿美元的定律踌躇不前。

如何“扬长避短”,探索出一个成功的园区开发模式?经过认真调研和科学决策,省委省**决定依托泰州较为集中的医药产业基础,加快建设医药专业园区,从引进高端人才、创业团队和创新成果起步,通过搭建技术服务平台,在创新成果转化中实现产业化,走“研学产”的创新之路,建设泰州中国医药城。用流行的话说:“园区要的不是传统的基础研究,而是即将出产品时的那段精华。”

“以前搞开发,大多是简单地从引项目开始,赚的是辛苦钱。而建设泰州中国医药城这样的专业产业园区走的是一条新路子,即:坚持以产业化为导向,从引进项目到引进“大脑”——通过引进研发机构、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从源头上抓创新,以创新引领生物医药产业的加快发展。“省科技厅厅长朱克江如是说。

4年来,泰州突破了传统开发园区给土地、办企业、搞项目的发展路径,从处于医药产业链高端的研发环节入手,着力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国内外相对成熟的创新成果以及一流科研机构,以高端人才、高端成果带动高端制造,走出了一条“先做大脑再做四肢”的产业集聚新路子。

同时,在国家、江苏省及泰州市三级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按照“**主导、企业化建设、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化目标”的理念,建设了涵盖新药创制实验、动物试验、中试研究、检验检测和生物技术等关键环节的新药研发服务公共平台,打通了研发与产业化之间的瓶颈,大大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对高端人才和研发机构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短短三年多时间,泰州中国医药城成为国家高新区,集聚了美国哈姆纳研究院、德克萨斯医药中心、中国药科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医药研发机构46家,吸引国内外一流创新成果落地申报270多项,引进服务型、生产型企业260多家,一个崭新的医药高新区初显新姿。

到2012年,中国医药城将形成500亿元的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成为引领江苏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的“加速器”。

以医药城为先导,泰州不断探索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着力在园区建设理念、产业集聚路径和核心竞争力构建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高标准建设特色产业园。积极引导各省级经济开发区结合产业基础和自身条件禀赋、资源整合能力,选准产业发展方向,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目前,正在重点打造泰州新能源产业园、姜堰新能源装备产业园、泰兴节能环保设备产业园、靖江核电配件产业园等。各园区围绕产业发展需求,积极配套完善研发、通关、风投、工业设计、科技咨询、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支撑等公共服务平台。全市5个***高***特色产业基地集聚功能明显增强, 2009年完成产值908亿元,增长31.4%。

转型升级中的生存法则

达尔文有句名言:“*后存活的不是*大的,也不是*聪明的,而是对环境的变化反应*快的。”

2008年,对许多中国企业,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来说,*次体会到面对**市场的无情与风险。然而在“经济寒冬”面前,泰州企业的背后有一个坚强的后盾——面对危机话发展,泰州市委市**有一个坚定的观点:今后泰州将主攻高端产业、高端人才、高端技术,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新路。

市委书记张雷到泰州上任之初就面临**金融危机,当记者问道:“在未来泰州的发展道路上,是借鉴苏南模式,还是另辟蹊径?”

张雷对经济与科技发展的理解是:“现在的泰州与过去的苏南所处阶段、面临机遇及发展环境都不相同。泰州已经处于工业化向后期迈进的关键阶段,面临全球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转移的机遇。泰州必须抓住机遇,走‘高端’道路,主攻高端产业、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将先进的知识成果在泰州转化为产业、产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推动支柱产业加快向高端化方向发展。”

作为江苏省组建时间*短的地级市,泰州几乎没有省以上科研机构,这既是先天不足,也是丢掉幻想、轻装上阵的后发优势: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征途中,必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近年来,泰州市大力加强与中科院、国防科工委、高校院所、海外留学生组织为主体的四大科技资源体系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平均每年签订的项目300项以上。中科院泰州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中心作为中科院在江苏省与地方**合作共建的第一个研发及产业化中心,已有11家研发机构入驻,57项成果实现产业化。与中科院系统的13个分院协作共建的“中科院泰州技术市场网”正式开通,为中科院系统科技成果发布、全市企业技术难题解决搭建了快速通道。

在实践中,泰州市各级科技部门拓展以“外”补“内”的企业创新路径,积极推进开放式创新,并逐步形成了四种模式:

一是自主创新模式。对大型骨干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引导其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努力攻克主导产品核心技术,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增强**竞争能力。扬子江药业集团跻身国家创新型企业行列,其药物制剂实验室是国家*批企业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清洁能源研究院和江苏省新药研究院被列入省“十一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全市有国家高***企业100家,民营科技企业1610家,省级创新型企业54家、国家、省重点实验室3个、院士工作站26个、国家技术中心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3个,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31家,88%的大中型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重列江苏省第一。

二是技术并购模式。部分具备经济实力但缺乏研发能力的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直接购买先进技术、科技成果甚至并购研发机构,将产业链条向前端、高端延伸。如泰州市扬子江药业集团每年对全国医药研发机构的科技成果逐一梳理论证,对有市场前景的产品直接收购;安泰动力公司购买德国麦恩公司技术生产船用低速柴油机;申视塑料公司购买山东一研究所成熟专利技术生产可替代钢管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新扬子造船并购上海一船舶设计研究院,并配送股份给核心技术人员;江山制药收购美国第五大保健品企业。

三是高位嫁接模式。部分在国内具备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与**行业龙头企业以股权为纽带,开展高端合作,用股权换技术、换市场、换管理、换理念。如宝骊叉车与德国凯傲、三马起重机与芬兰科尼公司合资合作,企业竞争力快速提升。

四是产学研深度合作模式。积极推进新一轮产学研结合,以一流的承载企业,运用一流的合作机制,对接一流的高等院校,吸引一流的科技人才,嫁接一流的创新成果。市**积极搭建科技合作平台,每两年分别组织一次科技洽谈会或企业院校行活动,每年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项目300项以上、组建产学研联合体100个以上。教育部“蓝火计划”亦于目前在泰州启动。

“瞪羚企业”与隐形冠军

全国“千人计划”入选者胡祥在医药城注册成立北科生物科技公司,致力于建设亚洲*大的100万人份干细胞库;**病毒学界权威人士刘奋勇在医药城主持创办了泰州市病毒研究所、参与组建了江苏亲和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领军研发了可以快速检测上百种流感病毒的基因芯片、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等前沿产品……这些企业建立长则二三年,短的还不到一年,但它们却令国外同行刮目相看。

像这些充满爆发力的企业,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瞪羚企业”。瞪羚是一种善于跳跃和奔跑的羚羊,一个地区的“瞪羚企业”数量越多,创新活力越强,发展速度就越快。

而这些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目标是发展成为世界管理大师赫尔曼·西蒙眼中的“隐形冠军”——名不见经传却占据行业龙头老大位置。

近年来,泰州构建由“线”及“面”的服务创新机制,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和保障。不断创新科技服务手段,从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向平台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功能环节延伸。

高起点建设各类科技孵化器。以各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强科技孵化器建设,全市各市均建有科创中心,其中***科创中心2家。科创中心实行“企业孵化 + 产业扶持 + 人才培训 + 科技市场 + 产学研联盟”的“五位一体”运营模式,为创业企业提供研发和成果转化的共享平台。对初创项目,免场地、水、电、电话、网络等费用,并提供财务处理、法律咨询、人力资源、市场拓展、公共关系等公共服务。泰州市高***创业服务中心扩建工程正抓紧建设,总投入1.2亿元,全部由市财政投资,目前研发楼和综合孵化楼已竣工,建成后将形成孵化用房近10万平方米,努力打造一流的公益性质的自主创新平台。

构筑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完善区域创新体系,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着力健全科技社会化服务体系。全市已建或在建各类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达26个,其中研发支持机构7个、检测服务平台5个、产权交易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2个、咨询服务机构6个。江苏新药创业服务平台、江苏省兽药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服务中心等列入省级服务平台;泰州市医药产业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平台、泰兴市乐器技术服务平台被授予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示范平台;泰州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江苏省工程技术文献信息中心泰州分中心面向社会开展文献阅览、文献检索、专利查证、项目咨询等服务。同时,泰州市还围绕科技信息、技术咨询、***推广、知识产权、产品检测、人才培训等,加快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科技中介和服务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务。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委、市**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制定了鼓励和促进自主创新创业的35条政策。设立了泰州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每年对科技创新标兵、高***产品、先进科研开发机构和产学研合作单位等进行表彰奖励,努力用政策推动创新资源的整合,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调动企业和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积极性。日前又研究制定了《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实施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支持产业升级、园区转型、科技合作、人才引进等,为开放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用好用足各项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稳定增长机制,切实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新增财政支出的3%以上用于科技工作。加强科技与金融的紧密结合,优先支持科技贷款,近两年泰州市新增贷款增幅均居江苏省第一位,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科技银行;鼓励发展风险投资和创业投资,今年全市力争新办风投公司8家以上;组织实施百企上市培育工程,努力推进创新型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牢牢把握激励**、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等关键环节,切实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2009年全市申请专利6265件,增长34.2%;其中发明专利1043件,增长41.9%;专利授权2785件,增长80.9%,泰州市成为江苏省*家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

产业新锐的“前世今生”

只要砂中含有千万分之三或岩石中含有十万分之一的真金,已是值得开采的金矿。今天一个小小的技术发明,就有可能改变未来的产业格局。

从这个角度看,科技部门就是要甘当掘金人,打破阻碍发展的“坛坛罐罐”,挖出新兴产业潜藏的“金矿”。

当前,泰州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工业重型化趋势明显,2009年末重化工业占全市工业的比重达70.8%。抑制工业重型化趋势,成为缓解经济结构性矛盾、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随着世界经济步入后危机时代,该市坚持由“重”转“轻”的产业创新方向,推进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积极用好新兴产业快速兴起、传统产业加快提升的历史性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方式加快转变。近年来全市高***产业保持高速增长、集聚发展,2009年实现产值1137.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0.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今年1—10月份实现产值1249.5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31.33%。

“如果我们只走别人走过的路,那将永远落在后面。对于泰州而言,**的出路在创新,创新之路永远都不会拒绝后来者。”泰州市科技局局长许书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一是以实施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为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新兴产业的突破,关键是核心技术的突破。结合泰州产业基础,围绕新兴产业发展方向,泰州市致力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培育新材料、智能电网、环保节能装备等一批“亮点”。去年出台了相关产业的振兴规划纲要。围绕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高端技术,泰州市积极引导企业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开展技术难题攻关。中盛光电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成功开发第三代光伏电站技术,是我国第一个、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光伏电站设计、建造、运维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双登集团在南京设立研发院,形成持续开发能力,动力电源和储能装备发展态势良好;海陵区引进美国海归团队开发的锌溴储能电池生产技术,已形成小批量生产。2009年,泰州市春兰清洁能源研究院研发的“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宏大特钢公司研发的“节能环保型球团链篦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安方公司研发的“供电网无功电压优化运行集中控制系统”等3项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自2004年以来全市累计有10个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了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自主创新的奇迹。“十一五”以来,全市共组织省级以上高技术领域的攻关项目30多项,相继攻克了高性能金属基复合介质铜箔板、中高温金属超导热管等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二是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提升优势产业发展层次。对装备制造、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坚持每年组织实施20个左右的重大科技专项,以创新项目带动优势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泰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改造,远洋船舶生产企业全面推行数字化造船,产业层次显著提升。“十一五”以来,全市有44个项目列入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获得专项扶持资金4亿多元。江苏太平洋精密锻造有限公司承担的“摆辗复合精密成形汽车齿轮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生产工艺达到**先进水平,成为继德国、日本、美国之后**掌握汽车齿轮精密成形模具加工核心技术的公司。梅兰集团“甲烷氯化物”、苏中药业“基因工程溶栓新药瑞替普梅”、江苏微特利电机公司“电动车辆驱动用电机”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实现产业化。

三是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培育产业发展新亮点。积极鼓励国内外科研机构的重大科技成果来泰转化,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先后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多项,有27个项目列入江苏省**科技合作项目。江分电分析仪器公司转化日本信州大学的科技成果开发的“一体化检测分析系统”、中丹化工集团转化瑞士合成**公司的技术开发的“对甲氧基苯甲醛”,技术水准达到**先进水平。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