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达3.23比1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天上午,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年《农村经济绿皮书》。

绿皮书显示:2010年, 全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次快于城镇,但目前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大。绿皮书分析称,土地制度和户籍制度的缺陷难以克服,城乡管理体制之间尚存*大鸿沟,以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

一句话点评:调整收入分配,加大民生**建设成当务之急。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高于预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加1559万吨,增长2.9%,粮食增产幅度高于“十一五”时期的年平均水平。13个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为41185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75.4%;增产1475万吨,占全国增产总量的94.6%。特别是东北及内蒙古增产的粮食*多,对全国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89.4%。

绿皮书认为,粮食总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标志着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进入到一个新的提升阶段。而且,蔬菜、水果、肉蛋和水产品等“菜篮子”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多样。2010年,我国蔬菜产量约6.4亿吨,肉类产量7925万吨,牛奶产量3570万吨,水产品产量536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1%、3.6%、1.5%和4.9%,与消费需求的增长有较好的对应。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2%。

农业补贴结构进一步完善。2010年,**财政用于“三农”支出总额为857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26.6亿元,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为9.6%,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此外,2010年农村固定资产投资36725亿元,增长19.7%;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0875亿元,增长16.2%。

在多种积极因素作用下,2010年农民收入增长明显好于预期,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19元,比上年增加766元,是历史上年增幅度*多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4.9%,实际增长10.9%,名义增长速度和实际增长速度都是1985年以来*快的一年。

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增加和平均工资水平提高,是农民收入增长*主要的因素。2010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2431元,比上年增加370元。此外,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国家支农惠农力度加大,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等,也对农民收入增长做出了贡献。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比城镇居民高3.1个百分点。

绿皮书*后指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民生改善,对于**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今年我国粮食产量预计将达5.5亿吨,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

绿皮书指出,尽管我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还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是农业生产将继续保持稳定态势。,在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可能会达到5.5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实现连续8年增产。

2010年全国秋冬播栽农作物面积473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约67万公顷。其中,冬小麦播种面积达2260万公顷,增加约6.7万公顷。受市场价格刺激和扶持政策力度大的有利影响,预计早稻和秋粮种植面积都将有不同程度扩大,这为2011年粮食总产量的稳定增产奠定了基础。

2010年我国粮油生产价格明显上涨,今年2月以来,国家又**了一系列促进粮食生产的政策措施,这对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将会发挥积极作用。

在油料生产价格明显**的影响下,估计2011年油料将连续4年增产,但是受到耕地面积制约和粮油用地矛盾的影响,油料增产幅度可能不大,预期全年总产量超过3300万吨,比2010年增产约2%。

由于2010年棉花生产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棉农扩大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预计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会明显**,估计能够达到550万公顷,棉花总产量能够**到650万吨以上的水平。

由于2010年肉类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上出现了**性上涨,特别是下半年,猪牛羊肉价格普遍上涨幅度较大,预计2011年肉类生产继续扩大,全年产量将超过8200万吨,比2010年增长超过3.5%。

此外,受2010年生猪价格低迷、饲料价格和人工饲养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2010年末生猪存栏头数已经出现减少,估计2011年上半年生猪供求关系偏紧,价格可能上升,生猪生产积极因素增多,全年猪肉产量仍可能增长。预计2011年猪肉产量大约5200万吨,比2010年增长2%左右。

今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涨幅可能缩小,农民人均纯收入将保持较快增长

绿皮书指出,2011年,在偏紧的农产品供求关系影响下,农产品价格可能继续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可能降低;在农民收入来源趋于多元化的背景下,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可能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总体来说,2011年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存在着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受到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国家调高粮食价格政策以及国际农产品价格传导等因素的影响,2011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总体水平不断上涨的可能性仍然比较大。但是,在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有效调控下,预期2011年农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将会回落,比2010年上涨超过10%的可能性下降,预期上涨9%。其中,种植业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将会回落到12%,林业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回到6%,畜牧业产品生产价格涨幅扩大到10%,渔业产品生产价格涨幅将会回落到4%。预期2011年粮食生产价格也将会有所回落,比上年上涨10%。

2011年农民增收面临的有利因素仍然较多,工资性收入、第一产业纯收入、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都可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特别是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人数可能继续增加,工资水平进一步提高。估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实际增长8%以上可能性仍然很大,预期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67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约13%,实际增长约9%。

尽管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下降到不足11%,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相对较高,下降空间仍然较大。考虑到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际增长速度仍然会明显地低于GDP实际增长速度,预期201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将达到4.5万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中比重下降到近10%,第一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率分别为5%和0.5%。

2010年我国各地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收入差距缩小

绿皮书指出,2010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较快,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提高,粮食、畜牧业生产保持稳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高增长。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农业现价总产值、农民收入等方面差距缩小。

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现价总产值分别为13013亿元、10557亿元、9986亿元和33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3.2%、4.5%、5.9%和6.4%。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业生产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从2005—2010年之间的变化来看,东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05年的37.8%下降到2010年的35.2%,中部地区比重由26.9%上升到28.6%,西部地区比重由25.7%上升到27%,东北地区比重变化不大。

另外,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来看,201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8143元、5510元、4418元和6435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15%、15.8%和17.9%。东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快,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增速也高于东部地区。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迅速。2010年,初步预计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21571亿元、7271亿元、5951亿元和1932亿元,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20%、23.9%、11%和31.1%。

针对我国各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差异,绿皮书指出,要加快各地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先,要实行优惠政策,培育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特色产业。中部以及东北地区要重点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与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水稻以及面粉、饲料、奶制品等加工业,国家应给予特殊保护政策,确保该地区对国家食品安全起到**作用。西部地区要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区域特色农牧业开发并重,发展优质棉花、优质工业原料以及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

其次,东部地区应重视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东部地区虽然发展基数比较高,但仍应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依靠市场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都市农业等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并带动其他地区农业发展。*后,各地区要力争以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工业化。必须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用社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亟需提高

绿皮书指出,近几年,世界粮食危机和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表明,提高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问题日显突出。

加入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园艺产品和部分农产品加工品等继续保持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土地价格、劳动力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造成粮食、油料作物、棉花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下降。农产品竞争力受到制约的深层次因素依然存在,有待于在改革和发展中逐步解决。

尽管2002—2010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平均年增长率达13.2%,中国农产品出口额增长较快,但是,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力素质不高和生产效率偏低等问题尚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农村土地、劳动力和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人民币逐步升值等,这些因素明显地制约着农业竞争力提高。

例如,在中国农产品出口中,初级农产品仍占较大比重。商务部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额中,加工产品和深加工产品占24.3%,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仍占大多数,产品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尚未充分开发。绿皮书认为,这也印证了虽然中国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但是农产品竞争力并未能显著增强。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有关数据,国产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9.8%、98.9%和99.1%,这三种主粮的综合生产能力可以基本满足国内消费的需要。但是从粮食国际竞争力来看,中国小麦和大豆生产明显缺乏比较优势,玉米生产有比较优势但在减弱,水稻生产有比较优势但有波动。

绿皮书认为,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是在国内消费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土地、水资源存量不足造成对粮食生产的约束,玉米从净出口逐步转变为净进口,是否将会出现类似大豆那样进口不断增长、自给率不断下降的问题;二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变化节奏加快,当世界粮食价格处于较低水平时,对国内粮食生产形成一定的冲击,当世界粮食价格处于较高水平时,提高了粮食的进口成本,在大量进口某种粮食时出现**流失效应。

绿皮书指出,我国农产品还存在着棉花、食用植物油对外依存度较大的现象。中国不仅棉花自给率不稳定,而且对外依存度并不低。2007—2010年中国的棉花自给率分别为63%、58%、78%、70%。绿皮书认为这源于国内耕地比较紧缺,大幅增加棉花播种面积难度较大,而且国内棉花生产缺乏比较优势,棉花生产的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此外,中国在大量进口大豆等食用油的同时,大量进口食用植物油。2009年中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约为42%,其中棕榈油、豆油和菜子油进口量合计约占世界食用植物油贸易量的21%,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大的国家。

为此,绿皮书认为,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和国际市场的复杂多变形势,中国政府在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同时,应适时适度调控农产品进出口,努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这对农产品对外贸易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一是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二是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技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三是提高农村经营组织程度,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四是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