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理想国需要“开胸验肺”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朱学勤没死在复旦大学,朱学勤死在了人们的唾沫里。

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近日公布: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存在不规范之处,但“对其剽窃抄袭的指控不能成立”。一纸公告,使“朱案”半年后波澜再起。

“朱学勤抄袭门:思想界的扒粪运动”,“朱学勤是右派的烈士”,各式言论披着各自想要的外衣,跑到学术界演出了一场“精忠报国”的闹剧。

与此同时,早前发生的“汪晖**抄袭案”,再度回归公众的话题中心。

挺汪晖者,把抄袭门描绘成一场右派整左派的阴谋。早有风传,左派要翻右派的书。朱学勤被视为右派代表,自然*当其冲。若依此逻辑,两人都是自己理想的殉道者,都要有高尚的“大团圆”结局。

其实,派系之争带给学术界的冲击,远不及抄袭本身。毕竟,揭发抄袭出于何种居心并不重要。从汪晖到朱学勤,“**抄袭案”反映出来的,是思想贫乏、能力不足、爱慕虚荣、惯于造假的风气。

和高***产业一样,中国学术界习惯了剪刀加糨糊的组装模式,甚至是尚未踏入的大学生也已耳濡目染。曾有大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时倾吐苦水:基本没人“写”论文,甚至致谢部分都是抄来的。

这本身就是扇在中国学术界脸上的一记耳光。抄袭是思想贫乏基础上,追求成名者*便捷也***的手法。学术研究从来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因此当对肩膀怀有敬畏。做个记号,标明出处,当是明智之举。否则,侮辱别人,也侮辱自己。

“抄袭”“作假”大行其道,学术界、思想界、新闻界争议不断。其实,当人们纠缠于“汪晖”“朱学勤”事件本身时,不妨静下来想想,“谁来判定抄袭”,“如何判定抄袭”。毕竟,今日之中国,处理学术不端的可操作性规范尚属凤毛麟角,而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更让人担忧。

相对汪晖的迟迟不作答复,朱学勤“开胸验肺”,致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请求“启动调查机制”,无论出于何种想法,都是建立健全学术规范的一次尝试,都在狭小缝隙里透过了一点光线。

相对清华大学的默不作声,复旦大学对朱学勤做出调查,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都重提了学术界久违的“求真”风骨。但持续半年的调查,其过程至今仍是一个谜。愿学术界以此为诫,对什么程度算抄袭、如何启动学术调查、怎样接受监督,进一步细化,给公众也给自己一个交代。

没有道德,就没有约束;没有约束,就没有自我;没有自我,就没有自己的学术。基于以往教训,美国**甚至认定,学术界难以自正,因而在卫生与公众服务部成立研究诚实办公室,专门处理学术不正当行为。这正表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当“道德理想国”渐趋覆灭时,更多的“开胸验肺”,更多的制度设置,更透明的操作程序,才能给渐趋覆灭的“学术理想国”注入一丝生机。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