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班长”是怎样炼成的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通讯员 李江辉 本报记者 孙明河

     技术,技术,还是技术!一位在科技界采访了20多年的老记者,报道过的科学家和先进人物不下数百位,但在挖掘韩来聚这位*届中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获得者的事迹时,遇到了****的困难。无论是有关韩来聚及其研发团队的文字记载还是现场采访,除了技术还是技术。

“科学研究是一种探索,一种艰苦的劳动。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和挫折在所难免。科技发展的**人物总是能够吃苦耐劳,经受住科研失败的考验,**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诱惑和干扰。”

出身农家,韩来聚20岁大学毕业,23岁担任课题组长,31岁担任研究所副所长,37岁担任研究院副院长。有人百思不得其解,*后归结为他聪明,智商高,即所谓“基因好”。

之所以说“基因好”,还因为他的儿子。他和妻子都属于事业型,两人在各自的单位都是骨干,兢兢业业,卓有成效,儿子基本是自由成长,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却是三步并作两步走,蹦蹦跳跳上清华,令大家艳羡不已。

韩来聚很清楚,也告诉儿子,人只有一个脑袋两只手,**二十四小时,不论是学习还是做科学研究,除了方法得当,吃苦才是正道。

1994年,身为钻井研究所副所长,韩来聚带领三名科研人员进行“定向井井眼轨迹模拟程序研究”科研项目。时逢盛夏,骄阳似*,热**人,野外作业的条件异常艰苦。井位地处偏远,试验要求24小时不间断,连天昼夜不离人,即使到临时搭建的板房,也要每天扛着设备往返一个小时。有时需要三个人一起上,连续两三天轮不着睡觉。有时连天阴雨,泥泞的白浆地能陷进去一尺深。课题组的马凤清**工程师还清楚地记得,韩来聚当年扛着设备,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到井口的情景。过度劳累终于使年轻力壮的韩来聚累倒了,但是当时现场试验正在紧张进行之中,时间不等人,他回去简单检查了一下,就带着消炎药连夜返回井场。现场的钻井工人们感动了,都竖着大拇指说:“真是一条山东硬汉!”直到预定的试验做完,韩来聚就一头扎进了医院,一趟就是三个月。

2003年5月,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任命韩来聚为钻井院院长。既要关注科技创新、又要关注单位发展、还要为油田石油工程技术总体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他总感到时间不够用,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更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工作原因,进京汇报、开会很多,经常是当天晚上走,第二天晚上回,行色匆匆、风尘仆仆。他把自己交给了单位,当别人陪着妻子儿女游玩休闲的时候,他在工作;当别人辅导孩子家庭作业的时候,他在工作;当别人伺奉老人床前膝下的时候,他还在工作。

“当代科学研究是一项脑力劳动,而且是一个团队乃至不同领域的团队合作,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稳定乐观的情绪可以使得**人物能够更加从容的投身于科学研究,而富于团队精神则是**人物能否成功的*要条件。”

翻开《中国石化科技创新功勋奖候选人**书》,列入其中的26篇论文,标注为“**作者”的只有7篇;在其获得的37项**和软件著作权中,列为**名的7项;在得到国家和省部级以上的13项科技成果中,韩来聚的名字列在**位的只有3项。在我们就此当面求证时,韩来聚一脸认真地回答:“我就是做了那么些工作,其它的就不该列到**!”

在韩来聚看来,作者、成果的署名、排列,和科学研究一样,一是一,二是二。有很多时候,作为课题组长或学科带头人,申报课题时考虑单位、集体或团队的需要,把自己的名字署在前面情有可原,但在报奖时可要心里有数。如果在干活、吃苦时往后缩,在荣誉、利益面前往前靠,谁还跟着你干!

为了拿下项目或奖项,把大专家的名署在前面争取更大的机会无可厚非。钻井工艺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刘新华讲了这样一件事。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钻井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钻井新技术,这种钻井技术可以根据油藏条件设计井眼并进行井眼的空间分布,以有效增加油层的裸露面积,提高油藏的开采程度,*终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胜利钻井院早在2000年就开展了分支井钻井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和良好的应用效果。韩来聚直接参与和领导了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在该项目申报中石化科技进步奖时,他们把韩来聚的名字署在了*前面。

“韩院长本来就是钻井院在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而且借助韩院长在钻井工程技术领域的名气,我们奔的就是一等奖。”刘新华说。未曾想,申报书到了韩来聚手里,他一笔把自己的名字勾掉。

韩来聚对自己很严格,对他人却很宽容。钻井工艺研究所所长冯光通是1999年毕业的,到所里工作不久出了个不小的麻烦。他负责的试验,由于井队操作失误,把一套价值十多万元的电子多点测斜仪掉到了1400米深处的井底。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捞了上来,但仪器已经摔坏。当他忐忑不安地给韩院长汇报这件事的时候,韩院长只问了一句:“学到东西了吧?”这件事至今还牢牢地记在冯光通的脑海里。韩院长“容忍失败”的宽容,让年轻的科研人员平添了攻关的勇气和信心。

身为院长,他视职工群众如亲人,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经常看望、慰问和资助患病、生活困难及离退休的职工、家属。面对协解人员和职工子女的就业难题,他提出“在单位困难时不抛弃一个兄弟姐妹,在单位顺利时不忘记一个兄弟姐妹”,积极创造就业岗位和机会,为钻井院每一名有就业愿望的人员都提供了就业岗位。他没有“官架子”,质朴亲和,他办公室的大门总是向职工群众敞开,群众有困难,都喜欢找他帮助解决。而对于职工提出的事情,再小他也要*先研究讨论,在政策和能力范围内尽*大努力解决,从而赢得了广大职工的拥护和爱戴。

“**人物的敏锐眼光和对学科发展的预见性使得他们在培养高质量人才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他们给学生选准方向,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言传身教,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2003年西南石油大学博士毕业的彭志刚,已经是钻井院石油完井研究所所长、胜利油田博士后工作站的副总工程师,也是世界石油大会中国青年委员会副主任。

他的迅速成长离不开韩来聚的悉心指导。

那一年10月,彭志刚来到胜利钻井院报到,**个见到的就是韩来聚。那次谈话,以及后来成为韩院长“名师带高徒”活动中的徒弟,一直鼓舞着彭志刚。每当科研遇到困难时,韩来聚几句点拨,或解除学术困惑,或指明突破方向。让彭志刚尤其服气的是,钻井工程技术领域的各个方向十分专业,在钻井院内部,钻井、固井、随钻、测井、机械等都有专门的研究所负责,韩院长却都能涉猎。虽然对于非主攻方向的课题细节不甚明了,但他能够高屋建瓴地指出研究方向和方法问题,这使他受益匪浅。虽然走出校门7年多,他已经完成科研课题3项,在研3项,其中“提高水平井固井质量的研究”课题已经进入国家重大专项。他组建的完井固井实验室正在申报中石化重点实验室。

为培养高水平人才队伍,韩来聚先后被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和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生导师、中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技术咨询委员会专家等职务。他积极参加油田的名师带高徒活动,每隔2年就签订3名徒弟,他指导了5名博士后的科研工作,带出了中国石油大学9名油气井工程专业的硕士毕业生。

一方面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从制度层面加快人才培养。为此,韩来聚和院领导一班人制订了“划分三个层次,打造三支队伍”的方针:打造专家队伍,培养科技创新的**人物,指引科技发展方向;打造骨干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的主力军,确保科研目标实现;打造青年人才,培养科技发展的生力军,实现人才有效接替,全力塑造人才成长基地。

他们还相继建立了济南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分站和与钻井公司合作的高校毕业生实习及科学试验基地等“四个基地”,广开招聘渠道,促进人才交流与培养,加快新分大学毕业生成长、成才步伐。近年来,共引进培养硕士174名,博士38名,复合型**人才40余名。在实践中选苗子、铺路子、树梯子、压担子、给位子,通过承担重大项目、现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项目打造团队,团队造就人才,人才引领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加强人才队伍的实践锻炼,带动专家型、实践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培养。实行课题项目负责制,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活力,培养造就**别、高层次、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合理使用人才,确保适才适用。通过实践锻炼不少成为科研课题负责人,一大批成长为能够独立从事科研成果转化的技术服务骨干。

胜利钻井院走出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为代表的一批在全国石油战线享有盛名的老专家,近年来又培养出一大批科技新秀。目前,全院拥有油田*席**专家1人、**专家4人,教授级**工程师18人,“十一五”期间开始实施的“12129”技术和管理人才发展规划和“6151”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划也已经初见成效。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