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华章写在大地上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张锦秋,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1991年获得*批中国工程建设设计**称号;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批院士;2000年荣获梁思成建筑奖;2005年当选亚太经合组织建筑师; 2010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并成为该奖项设立16年来**获此殊荣的女性。

她坚守西部40年,用自己的智慧和探索,创作了一个个让中国和世界建筑界震撼的杰作——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大唐芙蓉园、陕西黄帝陵祭祀大殿、陕西法门寺工程……

献身建筑 师从**记叮嘱

张锦秋出生于一个建筑世家。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让她在1954年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系。1958年,她和同学们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工程——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

1961年,作为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研究生,她师从建筑学术**梁思成先生。梁先生对这位女**关怀有加,得知她对中国传统园林情有*钟时十分尊重她的意愿:“你有志于研究中国园林,这很好。”当即指派他的得力助手莫宗江教授担任张锦秋的论文导师。恩师的尊重,让她产生了矢志有为的激情。

不久,一个伟人更给了她莫大的鼓励!她的毕业课题是研究颐和园后山。有一回,她和同学去现场勘察,与陪客人来此游览的周恩来总理巧遇。周总理和蔼地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张锦秋回答:“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研究生,正在研究颐和园后山。”周总理叮嘱道:“好嘛,希望你们好好学习研究。”

参加工作后的数十载岁月,她时刻牢记总理的叮嘱,牢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清华传统,牢记宗师梁思成的教诲,总是孜孜不倦地学习研究,创作出一系列传承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实现科技创新与艺术创作完美结合的卓越作品,感染和震撼着中国、世界的建筑界。更有意味的是,她的成名之作——陕西历史博物馆正是周总理要求建设的。        

报效祖国 坚守西部写华章

1965年,作为*都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张锦秋在人民大会堂亲耳聆听了周恩来总理的毕业赠言报告——“到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西安是三线建设的基地,当时被视为荒僻之地,但张锦秋决然地踏上了征程。

而后,这片土地给了她一次又一次机会。从她1978年设计阿倍仲麻吕纪念碑脱颖而出为发端,她主持设计的工程有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慈恩寺玄奘院、延安革命纪念馆、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美术馆、陕西黄帝陵祭祀大殿、西安博物院、陕西法门寺工程和西安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西安曲江宾馆、西安钟鼓楼广场、群贤庄小区等。而陕西历史博物馆、三唐工程及慈恩寺玄奘院,群贤庄小区、陕西黄帝陵祭祀大殿均获国家优秀设计奖,钟鼓楼广场、大唐芙蓉园则获国家建设部和国家优秀规划奖。其中,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延安革命纪念馆入选“新中国成立60周年百项经典工程”。

张锦秋和西安已密不可分,她的名字已经与这座城市几十年来出现的标志性建筑紧密相连。出名后曾有外省单位高薪聘请她出任各类职务,但她一次次地选择了坚守。有朋友问,西北欠发达,条件这么苦,几十年来你是怎么熬过来的。张锦秋脱口道:“熬什么?挺好嘛!” “我在这里很安心,用‘安心’这个词都不够,我庆幸自己能在这里安身立命。”

开创新风 自成一派成大家

45年的设计生涯,张锦秋因为开创了自成一家的“新唐风建筑”风格驰名中外。

让张锦秋开始接近唐风的,是1979年设计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她以其女性建筑师特有的细腻,设计了这座唐风十足的纪念碑。纪念碑融入了阿倍仲麻吕所处时代最常见的建筑样式——石灯幢,碑主的《望乡》诗文和李白悼其逝世的《哭晁卿》诗篇以草书体镂刻于碑身两侧。碑顶饰以日本樱花和中国梅花,碑栏饰以日本遣唐使船的浮雕,使整座纪念碑气质古朴,具有深邃的中日文化内涵。

让她在中外建筑界确立地位的创作是陕西历史博物馆。为了落实周总理20世纪70年代的建馆指示,为了向世界展示陕西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张锦秋把盛唐宫殿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基本格局运用到博物馆的设计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的整体色彩构思: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浅灰色飞檐斗拱、暖灰色琉璃,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这和北京故宫等明清建筑以亮丽的黄、红两色为主调的色彩截然相反,有效破解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立的难题。陕西历史博物馆,作为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成为西安和陕西的标志性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随后,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艺术陈列馆的“三唐工程”,世界最大的唐建筑群——大唐芙蓉园等建筑设计相继从张锦秋手中出世。大唐芙蓉园总投资13亿元,占地1000亩,其中水域300亩。张锦秋为其设计了以唐文化为主题的12个景区,其标志性建筑有紫云楼、仕女馆、芳林苑、凤鸣九天剧院、诗魂雕塑群等,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廊桥道径巧妙勾连,将大型唐代皇家园林梦幻般地再现于今世,极大地提升了西安作为唐文化古都的历史浓度和文化厚度。

放眼世界 和谐理念常坚守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石头的史书。

有个开发商找到张锦秋,想让她在西安钟楼的附近设计一组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奇特建筑。

“要理解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环境”,这是张锦秋的基本设计理念。“在钟楼旁边搞新奇特不是把钟楼的环境给破环了吗?作为建筑师的良心,我是不能这样做的。你要做新奇特,在城外找个地方我给你做,行不行?”

“那不行,靠钟楼好,钟楼有名,借钟楼的光。”

“那我无能为力。”

近20年来,张锦秋尊重科学艺术,尊重历史文化,尊重城市特色,在传统建筑与现代化城市的紧密融合上进行着不懈探索与实践。

她放眼世界,清晰判断当代城市艺术具有多元性和多层次性,格外强调“和谐”这一特质。根据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她在前辈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建筑”的理念。总括起来,她主张设计要创新实践,因地制宜,因题而异,统筹好“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和而不同”的建筑观、“和谐建筑”的创作观,并努力坚持科学与艺术相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在传统方面,侧重于环境、意境和尺度;在现代方面,则侧重于功能、材料和技术。

200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的《承传与交融》一书中,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院长、著名建筑与城市设计家彼得·罗先生用相当的篇幅对张锦秋的作品逐一分析,并写道:摆脱了20世纪80年代修正论思潮对建筑评论和批判的影响,建筑师们能转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设计语言在当代表达的可能性,近年来,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是张锦秋,她是第三代中国建筑师的领头人。

一代**张锦秋,两鬓斑白志未休;待看浓墨重彩处,更有广厦天地留!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