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文化带给我们什么

2011-08-06来源 : 互联网

    2008年,清明、端午、中秋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文化也得到进一步保护,祭祀、踏青等活动得到了新的演绎。作为农历二十四节气和节日为一体的清明节,在众多传统节日中实属**。这个始于周代,已经相传了2500多年的节日带给我们的是更丰富的内涵。

形式多样的祭祀

    4月3日、4日、5日是清明小长假。*府市民的祭祀、扫墓等活动逐渐达到高峰。近年来,用鲜花祭奠故人也成为很多人的*选。记者来到解放路某鲜花店,一周前,店主就已经备足了货源。

    “从3月30日起,就陆续有人来买菊花了,也有单位来预定的。记者在店里看到,人们购买的数量都是单数,*多一次购买9朵。店主张维霞告诉记者,古人都是以菊花来祝福或赞赏活着的,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高尚的气节,有吉祥长寿的寓意。因为菊花有着凌霜而放,西风不落的傲骨被赋予了坚贞不屈的高洁情操。而今用菊花来祭奠、悼念故人是模仿外国人的做法。

    “我的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妹6人很辛苦,如今虽然二老已经走了,但他们的言行一直影响着我们。我用代表高风亮节的白菊来祭奠他们,既是对他们的尊敬,又可以代表我们做子女的孝心。”市民杨志怡怀抱7朵白菊回答记者。记者还了解到,即便是很多人买了鲜花,但还是买了冥纸、香、冥元宝、糕点等传统祭祀品。

    “我能够接受用菊花来纪念故人,但我还是无法放弃传统的烧纸*、敬香的做法。”4月1日,68岁的张玉清老人手拿着一包冥纸、香等祭品告诉记者,听说清明节天气会降温,两天前她就和儿女到伊犁河大桥上撒菊花祭奠故去的老伴。10年前,按照老伴的遗愿,张玉清将老伴的骨灰撒到了伊犁河里。之后,尽管每年清明给老伴送了菊花,但她还是要再烧点冥*、敬一柱香,以示自己的思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文明祭祀越来越受到百姓的推崇,鲜花、网上、烛光、植树等文明祭祀方式逐渐普及,蔚然成风。

    法定节假日的必然

    清明节被列为法定节日已经4年了,那么百姓对清明文化有多少认识和理解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

    4月2日,伊宁市的天气十分寒冷,呼呼大作的风让人们再一次体验到倒春寒的残酷。“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列为国家法定节日,不但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而且还能够唤起我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和热情。”记者在伊犁师范学院附近见到外语系三年级的赵玉琪和同寝室的同学们。这些大学生认为,中国人应该重视自己的节日,过好自己的节日。在过节的同时,弘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道德传统。

    蒋丹说:“在清明、端午、中秋这些节日放假,是对我们民族传统的尊重,是对中华文化的信仰和传承,也是对老百姓的关爱。”这就是大学生对清明文化的理解。

    记者遇到刚为亲人扫墓归来的市民赵建新,对于清明文化的理解,他认为清明节的意义是一个纪念先辈的节日,主要是扫墓。带着活着的亲人们一起去看望故者,能够缅怀过去的艰辛与美好,同时也可以团结大家展望未来。“其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继承和保护传统节日关键要看行动。比如把这些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子女教育、个人言行、日常生活等方面,这种做法就是一种保护。”

    保护传统节日是保护传统文化*重要的方式之一。记者在相关资料上了解到,***教科文组织早在10年前就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呼吁各国**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

    尽管河谷的清明节期间气温骤降,但是烈士陵园、殡仪馆、*葬场、公墓等**祭扫活动区域和场所仍然出现人群络绎不绝的现象。

    “这是一种需要,可以理解为是人们精神领域的一种寄托。”记者在伊宁市*大的公墓——龙岭公墓见到伊宁市第三中学退休教师韩召青。“每年这个时候,人们都会选择不同的方式祭奠逝去的亲人或朋友,以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怀念。这么一个简单的纪念活动得到几千年的传承,说明它是人们所需要的。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一格,弘扬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先必须保护、继承。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被定为法定假日,不仅是一个放假的问题,它将更有利于保护传统文化遗产。”韩召青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座座墓碑前,人们轻轻地擦拭着石碑上的灰尘,供上一些简单的祭品和菊花。人们默默地站立寒风中表达哀思。

    继承传统节日的内涵

    在传统社会中,清明节是一个特别盛大的节日。对于已经接受世界各国文化的年轻人来说,对于传统节日的内容知道多少呢?

    “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在市民孙燕家里,记者提问了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林嘉瑞,不料,林嘉瑞从书架上拿出一本《上下五千年》,翻开其中的一页大声朗读给记者听。

    “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为主;三是兼有肃穆与欢乐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林嘉瑞指着这段告诉记者,今年的清明节前天气不好,不能到户外活动,等下周末,妈妈就带她去伊犁河边放风筝。

    孙燕告诉记者,前几天,女儿已经查阅了一些书籍,收集了与清明有关的古诗、谚语、故事等内容,知道了诗人杜甫、高翥、苏轼的一些诗句,还知道了介子推等一些人物,还有荡秋千、放风筝、踢球、射柳等体育活动。尽管女儿才上三年级,但已经看懂许多古诗、古文了,比如《论语》、《诗经》等,“现在出版的这些古文书籍已经将原文和译文融为一体了,看了原文,再看下列的译文就可以理解是什么意思了,很适合孩子阅读,我也经常翻阅这些书籍。”

    记者在采访中领悟到,从时间、内容、形式等多个角度来看,清明文化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之一。它带给我们这一代人的是一笔不可褪色的财富,将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清明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的魅力所在。记者刘利君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