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真实到艺术的《杨善洲》

2011-08-11来源 : 互联网

英模人物传记片,是当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类型。影片《杨善洲》原型杨善洲是原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他两袖清风,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带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把一片不毛之地变成了价值数亿元的“绿色银行”,临终前则将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客观地说,现实生活中的杨善洲的先进事迹生动感人,但由于与当下多数人的直接生活体验有着较大的差异,难以避免的有一种“距离感”。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强烈的矛盾冲突,缺乏电影所必需的戏剧化元素和叙事动力,因此要拍摄成电影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可以说,就电影创作而言,杨善洲并不是拍摄人物传记片“*适合的人选”。

难能可贵的是,影片《杨善洲》的编导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尊重人物性格和生活本身的辩证法,捕捉到了杨善洲内在的大爱情怀、大爱境界,并给予了电影化的银幕呈现,完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影片从多个层面和角度表现了杨善洲的大爱情怀、大爱境界。有些英模人物片的创作,由于过度“悲情”和“煽情”加上艺术表达上的直白、急功近利,往往把真实的拍成了虚假,产生不了动人的艺术力量。如果说朴实及其朴实所蕴藏的大爱情怀和品质是杨善洲*主要的性格特点的话,那么与杨善洲的性格相适应,影片《杨善洲》也找到了一种讲述杨善洲的电影方法,同样也是朴实、沉稳。在编导看来,任何影像技巧都是多余的,只能用*质朴无华的镜头语言才能表现杨善洲的崇高品质。电影《杨善洲》**过多的“悲情”、“煽情”,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美学原则,用一句句朴实的话语、一个个生动的细节,使得银幕上的杨善洲形象极为朴实,令人可信、可亲、可学。影片从摄影造型、美术造型、环境设置等各个方面都努力实现了朴实的美学原则和风格。

对于人物传记片而言,主要演员选择是否到位和准确,是影片是否成功的一半。如本·金斯利饰演的“圣雄”甘地,就形神兼备,是影片《甘地传》获得*大成功的**。为演好杨善洲,李雪健认真阅读剧本,主动要求深入体验生活,提前数日来到杨善洲的家乡施甸县,多次冒雨走访善洲林场(原大亮山林场),与杨善洲的亲友密切交流,不放过杨善洲生活习惯、性格情绪上的任何一个细节。李雪健作为演员的个人魅力、艺术表现力**与人物角色融为一体,形神兼备,甚至可以说是“杨善洲灵魂附体”,把人物内在的情怀、境界及其丰富的人性内涵充分表达了出来。对于人物传记片(当然也包括英模人物片)而言,观众对人物的兴趣和热情,绝不仅仅是人物外在的行为动作,而是人物所经历的各种人和事所体现出丰富的人性内涵和人文内涵。电影毕竟是电影,观众走进电影院,不仅仅是希望看到人物的先进事迹,不仅仅是看好人好事,更不是重复读教科书或看新闻报道的体验,而是渴望被某种情感、情怀、精神、境界所感动。

影片《杨善洲》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英模人物片高大全的表达模式,把主流价值观转化为富有质感的情节和细节,转化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转化为富有情绪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听画面,这是对**人物传记片的贡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