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华为老总任正非用人之道

2011-08-12来源 : 互联网

华为在过去的 10多年内成了无可争辩的焦点,众多媒体和竞争对手把它拿在聚光灯下审视。华为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一是因为它一直低调行事,刻意与公众保持距离;二是因为它自身特有的魅力,比如 3G、电信高科技、高速成长、全员持股的民营企业、不透明的公司股权状况,特别是把华为从注册资金两万元的小公司领上销售额 220亿元、利润 30亿元的“电子百强”的公司领导人任正非的经营之道,人们更是充满了好奇、疑问、担忧和预期。

相信任何企业都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但是,华为却能把人才的优势提升到其他企业无法企及的极致。其令人生畏的“秘技”只有两条:垄断和锻造。

深圳广泛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去华为办事千万不要轻易提起你的学历,因为门口让你登记的门卫很可能就是硕士,公司里打扫卫生的可能就是一名本科生。”这虽然是个笑话,却暗示了华为员工的整体高学历。

进入 1997年、 1998年,华为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除原有的电话交换机外,还介入了数据业务、无线通讯、 GSM等通讯领域的主导产品。华为也进入了一个规模迅速膨胀的扩张期。

此前,由于还没有人事代理权,华为主要是去人才大市场招聘员工。每次都要事先在报纸上打广告,然后派人去现场面试。当时,电信人才异常缺乏,社会上的人才市场根本无法满足华为所需要的专业人才。往往是派去了五六个工作人员,面试了几十、上百人,最终只有五六个符合要求。

万人招聘震撼全国

随着进入快速扩张期,华为对员工的需求突然大增。以前那种到人才大市场零星招聘的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公司需要。可能是由于华为高层多数出于华中理工大学的缘故,在 1997年前,华为员工里面有 40%都是华中理工的毕业生。但到后来,在全国众多大学里招聘,华中理工的学生占的比例降下去了。 1998年之后华为每年都启动大规模的人才招聘计划,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主要媒体上大做广告,在著名高校里召开招聘专场,重金招揽各路高手。

1998年,华为一次性从全国招聘了 800多名毕业生,这是华为第一次大规模招聘毕业生。此后,一直到 2002年,每年都有大批毕业生进入华为。 1999年,一次性招聘 2000名大学毕业生。到 2000年,总共招聘了 4000名毕业生。 2001年,华为挨个到全国著名高校招聘最优秀学生。据说,当时华为口出狂言:“工科硕士研究生全要,本科的前十名也全要。”此次,一下子合同招聘了 7000多人,最后实际招聘了 5000多人。借助这次全国最大规模的招聘,华为声名鹊起,被媒体誉为“万人招聘”。这些学生在培训后,有 80%以上充实到了研发岗位。按照任正非的说法,华为平均每年招聘大约 3000人。

由于华为 1998年到 2002年几年内接连大规模招聘优秀毕业生,众多媒体被深深震撼。但是,这样的“大手笔”也被一些同行指责为“垄断人才”。媒体指出,华为发展再快,两年内招聘近万名毕业生也用不完,在国内电信人才紧缺的时候,华为这样做的目的是把有限的人才都拢到自己的手里,即使自己暂时用不完储备起来,也不让别人招聘去用,以此限制对手的发展。

与中兴通讯激战清华园

1998年,华为与中兴通讯在清华大学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才争夺战,华为最终以“心狠手辣”的招数胜出。当年 10月中旬,中兴通讯就来到清华大学,试图抢先一步。清华大学怕过早的招聘信息干扰学生的学习,因此不允许中兴通讯召开招聘会,最后只在研究生院举行了一个“见面会”。会上,研究生院的领导告诉中兴通讯等到 11月份再来。

不料, 10月 27日,华为的招聘团就“杀”进了清华园。 10月 31日,招聘会如期举行。招聘代表在会上表示,选中的学生可以在 11月 8日签约; 11月 1日~7日,进行初试、复试。 11月 1日,中兴通讯的招聘人员再次来到清华大学时,发现华为已经捷足先登,于是立即派出大批人马,深入学生宿舍进行宣传。 2日,紧急召开招聘会,宣布: 3日初试、 4日复试、 5日签约,当场有 40多人签约。

但是, 7日,已经与中兴签约的 40多人中,大多数却出现在华为公布的录用名单上。这两家比邻而居、业务上棋逢对手、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通讯设备制造企业,虽然此前有点小摩擦,却始终互相忍让,没有撕破脸面,但这一次,双方开始互不相让,终于在人才战场直接交锋。

华为的招聘人员声称,学生此前与中兴通讯所签署的协议,因为没有单位的公章,没有法律效力,学生有权利重新选择。中兴公司的代表则声称:“如果与我们签署的协议没有法律效力,我们明年就不再来招聘了。”两家公司在学校里你来我往,展开了一番招聘理论大战。最终,当初与中兴通讯签约的人还是有七八个倒向了华为。华为的招聘人员在学校兴高采烈地“验收战利品”的时候,中兴通讯的招聘人员却已经撤走了。

杀手锏———起薪点高

华为大量从国内各所名牌大学招聘优秀学生,能够屡屡得手,完全得益于它的“杀手锏”———起薪点高。翻译成华为的语言,也就是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这依然是“压强原则”的实际运用。

华为特别讲究岗位概念,每个人的工资待遇都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待遇最好的是研发人员、市场人员,研发人员一般是 8000元到 9000元每月,行政人员才 2000元到 3000元。在华为,秘书属于行政人员,同一个部门,秘书的工资要比研发和市场人员少很多。按照华为公司的理解,秘书等行政人员从事的是大量重复性的、简单技能的工作,而研发和市场人员从事的是大量创造性的工作,所以待遇要拉开距离。任正非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在华为上班。由于家人并没有特别的技术,只能与普通员工一样做普通工作,享受普通的待遇。

外界传言称,华为的工资几乎是深圳所有公司中最高的。 2000年,华为到南开大学招聘时承诺的是“月薪不低于 4500元”。根据一名华为人提供的 2002年工资情况显示: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是 5000元人民币,研究生月工资 6000元。但在 2000年时,学士的月薪达 7150元,年终还有 10万元至 16万元分红,双学士月薪为 7700元,硕士 8800元,博士 10000元。这个水平比深圳一般公司高出 15~20%左右。当然这还不是最高的。比如 2000年深圳证券业本科生的平均工资为 7000元到 8000元。

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

在任正非眼中,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坚信,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其实,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还有股权和其他待遇。

毕业前,华为公司会在公司主页上公布各院校具体报到时间,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获取报到信息,并在公司规定的时间内报到上班,参加培训。应届毕业生报到时的路费和行李托运费等可以享受实报实销,包括从学校所在地到深圳的单程火车硬卧车票、市内交通费(不超过 100元)、行李托运费(不超过 200元)、体检费(不超过 150元)。上述费用所有票据在报到后的新员工培训期间统一收取、报销,并在报到的当月随工资发放。虽然仅仅是报销报到费用,每个人只有几百块钱,但一次性招聘数千人,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国内绝大部分公司很难做到。所以对应届毕业生,尤其是家境贫寒的农村孩子,仍然是一种诱惑。

新员工正式上岗前的内部培训期间,工资、福利照发不误。新员工的工资开支,长年设置的负责培训的一批员工、干部的费用开支,各种培训费用支出、培训场所的建设、维护等等都是大笔开支。把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培养成可以在市场、研发上独当一面的成熟员工,华为投入了大量资金。但由于对人才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如果新员工接受完华为的系统培训,没有为华为创造一分钱的价值就离开了华为,华为明显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但是,华为不会干预员工辞职。当然,华为会尽量挽留,如果你执意要走,也不会为难你,更不会克扣你的任何福利、奖金。如果你持有内部股票,你还可以很容易地套现,拿走一大笔现金。事实上,华为与新员工都签署有一份协议,协议上有违约方的赔偿办法,不过,华为从来没有向辞职员工要求过任何赔偿。

“华为不光为自己培养人才,还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些员工到社会上后,也是社会的财富。”任正非曾经说。但是,要拿到内部股票兑现的现金,必须接受 6个月的“审核”。所谓“审核”,是华为的一个内部规定,即当员工“内部创业或者自己创业离开公司的时候,如要拿到完整的与股权价值相匹配的现金,就必须接受华为的考察其条件包括创业公司的产品与华为不构成同业竞争、没有从华为内部挖过墙角等等。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