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的舍与得

2011-10-09来源 : 互联网

投资的过程,就是舍与得的过程,投资大师,就是能够在该舍的时候果断地舍的人。舍与得,贯穿了巴菲特整个投资生涯。巴菲特,全球股神、金融天才,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投资大师,依靠股票、外汇市场的投资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翁,2008年度更是以620亿美元个人财富成为全球新首富。

1930年,巴菲特出生于美国,这个后来的投资大师从小就极具投资意识,对于股票和数字的敏感程度远超常人,五岁时就在家中摆地摊兜售口香糖,11岁的时候,就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1968年,巴菲特掌管的资金已达1亿美元以上,巴菲特个人财富已在2500万美元以上。也就在这一年,巴菲特作出了自己投资生涯的第一次大舍:在当时股市一片繁荣、一路凯歌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卖出全部股份,而就在第二年,股市一落千丈,巴菲特靠自己对股票市场的敏感和准确判断,避免了损失,在舍弃的同时,实际上已得到了更多。

以后一直到1974年,美国股市都如一只泄气的皮球,一蹶不振。然而,巴菲特又从中看到商机,舍1000万美元大量购入《波士顿环球》和《华盛顿邮报》的股票,10年之后,1000万美元升值为两亿美元。

1980年,以1.2亿美元买进可口可乐7 %的股份。到1985年,已翻了5倍。1992年,巴菲特以74美元一股购下435万股通用公司的股票,到年底股价上升到113元。半年时间,盈利过亿元。

从1965~2006年间,由巴菲特执掌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的年均增长率达21.4%,累计增长361156%。而2008年,巴菲特以62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问鼎全球首富。

在应该舍得的时候舍得投入,在该放弃的时候舍得放弃,巴菲特正是秉承这样的投资理念,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把自己推向了财富的金字塔。

然而,作为全球最富有的人之一,巴菲特却并不是一个金钱的奴役。在得到巨额财富的同时,他依旧穿旧衣服、开旧车、住一幢已住了50年的老房子。但他更不是一个守财奴。他认为:财富来自于社会,早晚它还应当回报社会。他告诫子女不要期望在他身后获得巨额遗赠,因为他不想让他们坐享其成,更不想让他们毁于财富。巴菲特曾表示:“我想给子女的,是足以让他们能够一展抱负,而不是多到让他们最后一事无成。人世间毁于上一代留下的财富者,不计其数,巴菲特深有感触,不忍重蹈覆辙,贻害子女。

2006年6月,巴菲特承诺将捐赠大约市值300多亿美元的股份,给盖茨夫妇运营的基金会,而另外市值60多亿美元的股份,则将捐献给4个由巴菲特子女和亲属管理的慈善基金会。在他捐出财富做善事的时候,他并没有交出现金,而是用自己在公司的股票来捐赠。这样的话,既不影响公司的运作,也可以为这笔善款再生钱。

作为一个商人、作为一个投资大师,巴菲特对金钱和财富有着特殊的偏爱,比如2008年,他通过线上拍卖的方式,中国的赵丹阳以211万美元的天价赢得和他共进晚餐的机会;再比如,2006年他将自己的福特林肯座驾拿到网上以拍出了7万余美元的价格。但同时,巴菲特又是一个睿智的、慷慨的慈善大家,将依靠自己智力创造的巨额财富回馈给社会。

巴菲特认为:“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不要把金钱当成财富的全部”;“能花钱并不能证明你多有钱,能挣钱才能证明你的富有”;“不要占有太多的金钱,将钱带入坟墓是一种浪费。”而更能代表巴菲特财富观的是他这样的名言:“我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是因为我花得少”,“如果你想知道我为什么能超过比尔·盖茨,我可以告诉你,是因为我花得少,这是对我节俭的一种奖赏”。这些巴氏名言,传递给我们的远远比他留给我们的财富更持久、更耀眼,也更闪现着人性的光辉。

巴菲特,以最快的速度追逐着财富,以最简朴的形式使用财富,以最慷慨的方式来馈赠财富,完美诠释得与舍之间的辩证关系,完美演绎舍与得之间的精彩传奇。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