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重视“小升初”择校

2011-11-08来源 : 互联网

“小升初”路径图

目前,北京市小学升初中,简称 “小升初”,采取区域内“特长”、“推优”和“电脑派位”相结合的方法,鼓励就近入学。但是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调研,目前还是普通学校承担了大部分派位学生,学校越好,参加派位的比例越小。以2011年为例,北京市小学毕业生人数为10.2万人,据初步估算,通过电脑派位入学方式的比例大致为东城 44%、海淀40%、西城33%,均不足半数。这说明,至少有超过5万名孩子通过了其他途径参与到择校竞争中。

由于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经费投入等教育资源在我国不同地区、城区之间分布不均,有关方面为了回应社会诉求,不得不绞尽脑汁地设计出“特长”、 “推优”和“电脑派位”路径。“推优”比例各区县不一,少则只有13% ,*多30%。“推优”还采取摇号方式,没有摇上号,也只能被“电脑派位”。“特长生”要经过考试才能录取,竞争也很激烈。许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进一般学校,而**学校接收“派位生”比例又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采取了包括“占坑班”、“共建生”、“条子生”等方式进入目标学校。

“占坑班”大多是****中学自办或与社会机构合办、面向小学生的学科培训机构,从中选拔**学生升入本校初中。“占坑班”总体花费不菲。从小学三年级孩子进入“坑班”起,至六年级面临“小升初”,家长需要投入大量经费和时间。而***果未必理想,只有大约10%左右进入目标校,大部分孩子被淘汰。

“共建”模式原本为解决**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在京子女就学问题而设置,现在逐渐异化为集体占坑“谁给*,就招谁”。建立共建关系的范围从部委、央企逐渐扩大至中小企业。有的**中学共建单位可达数十个。

在这些方式之外,还存在一个“条子生”。“条子生”也被称为对教育公平损害*大的一个方式。目前一些**中学这类生源占到当年招生人数的8%~10%左右。

目前“小升初”择校热已经蔓延至 “幼升小”。类似“小升初”中“以权择校”、“以*择校”、考试入学,乃至“共建”等多重入学方式在“幼升小”中被复制。

“小升初”利弊说

各种名目的“特长班”、“培训班”令家长眼花缭乱、令学生疲于应付。现在的家长们凑到一起一个不约而同的感觉是:“现在的孩子们真累!”原本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入学改革,非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催生了形形**的利益链条。

家长、孩子受累又受伤。有*有关系者,子女成了“共建生”、“条子生”,没有这些资源可利用的家长只能让孩子参加各种名目繁多的竞赛、培训,以获得“被择优”的资格。不管是“坑班生”还是“特长生”,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家长就专职陪读。为了便于给孩子辅导,有的家长还要跟着完整地听下来。这使择校家长付出高昂学费和休息时间,儿童失去欢乐周末和假期。“以权择校”、 “以*择校”的“拼爹”游戏,让儿童过早接触到了社会负面,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名校“掐尖”择优。“现在孩子想进好初中就得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班,因为不少学校都认可校外培训班的证书,甚至直接从培训班里挑选**生源。”给孩子报了多个培训班的家长一般如此无奈地说。既然是“择优入学”,那么何谓“优”,如何评价,在没有考试成绩这一客观标准下,各种竞赛成绩、各种特长证书就成了名校评价学生**与否的重要参照,名校也借此“掐尖”(挑走**生)、提高升学率,何乐而不为?正是这种升学方式让教育主管部门发出的禁令一次次失效。

众多利益链条借此创收。“小升初”的择校热,已催生出形形**的利益格局。相关部门、**学校、市场培训机构均参与其中。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调研,奥数培训机构获得的利益相当可观,以一个小学3年级学生上3年奥数班252个学时左右为例,按照50元/小时计算,家长也需支付12600元。而这仅仅是奥数,如果再加上英语、语文、艺术等培训,3年下来的费用比上3年大学的学费还高。**中学、大学的教师及专职的奥数教师非常走俏,请他们讲课或做家教,费用不菲。相关的教材出版机构也受益匪浅。

“小升初”制度说

近年,北京市教委加大了对利用培训机构选拔学生、干扰义务教育招生秩序行为的治理力度,三令五申:任何形式的考试成绩,包括奥数在内的一切校外培训、各种竞赛成绩、奖励证书都不得作为入学的依据,但依然无法堵住择校的风气。

“小升初”制度设计的困境首先表现在没有客观标准。取消考试,采取免试,本意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但同时也失去了一个客观的标杆。于是乎免试就近入学的规定、稀缺的**教育资源和家长强烈的择校要求构成了矛盾的焦点,三者汇集到一起使得“小升初”制度严重变形。政策无力,家长无助,学校无奈,似乎所有跟“小升初”有关的人都被卷进了一个怪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处,每个人又都在怪圈中不断地推动着它加速循环,“小升初”制度陷入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进退两难困境。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而公平首先体现为利益的均衡。中小学的**教育将长期属于“稀缺资源”,任何忽视了资源约束和现实条件的主观设计,无论制度设计的初衷多么美好,都可能会在实践中扭曲。在制度设计中,没有*好的制度,但有次优的制度。追求公共利益效率和效益*大化是公权力行使的内在要求,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更是政府的义务,虽然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但至少要让大多数人满意。

理清“小升初”制度的设计思路,还要审视一下附着在教育体制之上的权力结构和行政教育体制。教育是一项公共事业,应试教育的根本症结并不完全在教育本身。教育评价机制、社会评价系统、管理体制等等,都似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在扭曲着教育改革。过去,“小升初”的考试制度被视为素质教育的大敌、“高分低能”的祸首而屡受诟病,然而在“小升初”取消考试后,各种旁门别类考试反而成为悬在孩子们头上的利剑,逼得孩子们喘不过气来。很多学生家长包括一些学校校长甚至直言不讳地说,“与此如此,还不如恢复考试呢!”取消考试的“小升初”本来是一项力图照顾各方利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制度选择,*后却成了大多数人不满意以至于怨声载道的众矢之的。

在教育权力结构、行政化体制没有根本改革之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单兵推进,不仅不能弥补原有的应试考试之弊,而且会使各种问题雪上加霜。看来值得重新理一理“小升初”制度的设计思路。走至少是让大多数人满意的次优选择,建议继续深化扩大教育均衡发展,斩断择校热之根;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质量监控与评价”的统测方案,以“统一入学规则”客观标准摒弃目前杂乱无章、多重弹性标准;减少行政权力对教育体制过多干预,减少人为因素,取消“共建班”、“条子生”,堵塞条子、路子,还老百姓一个教育公平。

了解更多资讯请进入>>

教育>>

创业项目>>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