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超标饰品依然在蔓延

2012-03-16来源 : 互联网

当今消费者对重金属超标的非环保*饰可谓深恶痛绝,咬牙切齿,但此风不仅不止,还大有蔓延之势,这是为什么?

大家*先来分析一下非环保*饰都是些什么人在制造的。一般而言,没什么大本事的普通良民*多也是干些短斤少两、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这些人要*没*要权没权要势没势,成不了大气候,如果一旦被工商等部门查获,就连本带利都玩完了。因此,可以说制造非环保*饰的主力军不是平民百姓。能够真正制造出水平制造出规模的,大多是些具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并且社会关系树大根深、枝繁叶茂、黑白两道都摆得平的人,只有他们才敢明目壮胆,有势无恐。即使真的闯出了大祸,上级和媒介追得紧了,他们也能早早得到消息,**之内消失得无影无踪。

环保*饰和非环保*饰的加工成本要相差几倍甚至上十倍,难怪厂家会对合金类有毒有害材质不忍割舍。商人逐利是本能,永远只把利益放在**位,为了谋利,是不会考虑有没有隐患,会不会造成伤害,这就需要法规和监管将它关进笼子,然而,现实却是:

在欧美等国家与地区,重金属超标的有毒有害饰品早已被禁止使用;而中国从国外被召回的饰品,反而出口转内销,甚至还被*购一空!召回的饰品为何不予以销毁?——理由很浅显、很简单、很邪恶,就是为了再度上市害人赢利。

法规的空白,监管的缺失,使得商家有恃无恐。事实再次告诉我们:**规范监管不严,市场就会变成“单一逐利场”。可问题是,为何**在规范和监管上屡屡缺位?到底谁应该为缺位负责?到底谁应该监管**,追问缺位责任?

然而,时至今日,我们没看到一个部门站出来承认“失职”,也没有一个部门被追责,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毒源”。

我们有时很难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孔孟之道都讲的是个仁、义、礼、智、信,但为什么讲了几千年,到头来今天的炎黄子孙就是这样的德性?

是非曲直,大家去看看网络上的帖子,看看消费者的真实声音,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行业监管 别有用心

令我们惊讶的是,饰品行业发展多年,至今居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能去制约,在执行上是难度重重。行业不正当风气的蔓延、权力寻租的产生,都使饰品行业令人触目惊心。

《仿真饰品技术法规和检测标准》等等相关法规文件已实施数年,为何幽灵再现?这是对法规的公然冒犯和挑衅,也说明许多肆无忌惮的作恶者认定这些标准在熏心的利欲和某种行之有效的潜规则面前,无非是一纸空文。

这不禁让人要问,无良厂商为何面对重金属超标饰品给消费者带来悲惨的命运无动于衷,敢于冒**之大不韪铤而走险?相关的法规标准,难道仅仅是给国民的一味安慰剂?是无量厂商的厕纸?监管部门耗费公帑的遮羞布?监管职能部门究竟在祸害成灾的局面中,承担什么责任?

而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法律被轻侮和践踏,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仅仅存在于行业监管上。也不仅仅体现在上述种种让人不愿回*的丑行之中。因此,重金属超标饰品的泛滥成灾,倒更像一场效果强烈、代价惨重的讽刺。如果因此能刺激整个社会的司职责任的那根神经,知恶而除恶务尽,知耻而后勇,则善莫大焉。

大家知道,指斥无良厂商唯利是图、丧尽天良、禽兽不如很容易,但是促使局面的改观却太难----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的行业监管:“戴服务的帽子、拿**的鞭子、坐行业的轿子、收企业的票子、供官员兼职的位子。”

当然,企业是行业协会的衣食父母,行业协会服务的**对象是企业,这一点没错。事实上他们是宁愿为企业效劳捞好处,也不为社会办事得罪人,企业掺假造假却无人过问,对自身承担的行业自律不管,打着为企业服务的旗号,尤其关注能变*的事务,专注于跑地皮、立项,投“企”所好。“官办”色彩浓厚,水电收费行业的胎记尤其明显。

敢问担负着直接监管的行业协会,一些相关的标准法规有没有经常组织学习宣传?有没有执行检查落实?平时开展组织的活动是否因为同行企业经营者很少聚到一起,而为了行乐和消遣?谈论的话题是否在共谋损害大众或者以某种阴谋诡计如何逃避公众的监督?

常识告诉我们,逐利是人的本能,而尽社会责任,只是公众对企业的期许。那么无良厂商罔顾社会责任,也就有可能是因为社会也没有对他们尽到责任,比如监管部门玩忽职守,公众不知情而只能委曲求全,无选择而不得不忍耐等比比皆是的现象,无疑都是在纵容,因而导致的恶果,整个社会就不得不付出惨重的代价,为其承担责任。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