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品牌的命门:现在社会各界都在谈品牌,企业希望把自己的品牌做起来,把品牌做好,国家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很多支持,媒体也在传播各种品牌理念。但当前我们的品牌观念存在很多误区,很多人对品牌的认识并不清晰,造成其塑造品牌的行为模糊、随意,产生的品牌结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
品牌打造的关键在何处?有人说提高销量,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广告投入、为客户**价值、满足客户需求、按营销品牌系统步骤出牌,众说纷纭,形成品牌罗生门。
中国企业的品牌经营哲学绝大部分将中间商,客户进行区别对待,没有将三者定位为利益共同体,而是定位为品牌利益争夺者。制造商追求价值*大化:对中间商只有**,没有兑现行动、开空头支票是常态、对终端客户只有文字游戏,保留营销解释权,毫无诚信可言,更无服务支撑。中间商寻求利润*大化,通过哭、骗、诓制造商的资源和政策,同时将终端服务和市场信息反馈当做向厂家讨价还价的筹码,只打自己的小九九,甚至售假坑害客户、更谈不上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消费者在被制造商和中间商双重盘剥的过程中,“顾客是上帝”只是皇帝的新装,更多时候是“肥猪”任由宰割,被推到制造商和中间商的对立面,出于尊严和报复心理,必然充分利用口碑传播功能,给制造商、中间商散布虚假信息,传播负面新闻、甚至直接制造麻烦,干扰企业的正常发展。
国内企业,有品牌规划的企业不多,按年利润比例抽取品牌建设费,长年累月坚持做品牌的企业就更少。品牌需要沉淀和投入、需要不断坚持、需要长期对企业、中间商、客户的利益进行整合,改变企业过大的利润野心、调整中间商利益*大化的贪婪、磨掉客户占便宜心理预期,培养一分*一分货的品牌观念,回报客户更高价值的商品。只有将三者的心理预期和欲望进行调和及平衡,回归理性和合理价值分配,才能规避三者只将精力,能力放在价值链的内耗上,如此有什么条件与能力创建品牌呢?更无法与其他竞争对手争品牌的**。
企业品牌力的差异就体现在能否将中间商及客户纳入企业所主导的价值体系中来。这既是价值观,更是**力、品牌辐射力的问题。试问你的企业是否整合到客户端了?你的中间商和客户是否越来越多了?客户价值是否越来越大了?答案是肯定的,你的品牌正走在成功大道上,找到品牌打造的命门,“芝麻”为你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