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大引擎和扩大内需的*大潜力;而做大做强服务业,能够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
****周三援引他表示,今后一二十年中国城镇化率将不断提高,每年将有相当数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人口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投资的大幅增长和消费的快速增加,也会给城市发展提供多层次的人力资源。
“但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他称。
国家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同时,努力为农民工及其家属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使农民能够转为市民。
他并指出,做大做强服务业,能够增加就业,也有利于推进城镇化、扩大内需。必须完善政策措施和经营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幅提高。
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刚超过50%,如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近80%的平均水平。而中国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都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不少发展中国家水平。
要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
同时,仍要靠扩大内需实现持续发展。必须把扩大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在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等方面构建长效机制。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目前开始减速回落。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已不可为继,如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将难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