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在内蒙古自*区总工会举行的“全区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表彰大会上,一项将泔水变废为宝的环保项目———“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格外引人注目,它破解了多年困扰公共环境卫生的难题,其**者杨锁林是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下岗职工。年近不惑之年的杨锁林历经4年的苦心钻研终于捧回了重大创新成果奖。
下岗工人杨锁林完成重大科技创新
2001年的**,呼和浩特市糖厂下岗工人杨锁林到一位养猪的朋友家做客,发现对方喂猪全靠从饭店拉回来的泔水,而泔水不经任何灭菌处理就直接喂了猪,这种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的养猪方式,让平时爱动脑筋的杨锁林产生了一个念头:能不能将泔水灭菌后储存起来。他对餐厨垃圾产生极大的兴趣,他从呼和浩特地区的餐馆里搜集了大量泔水进行实验。杨锁林上网查阅有关泔水干燥分离的技术资料,又买来制作设备的各种材料,做了一个简易烘干机。由于泔水处理工艺需经过脱水、分拣、灭菌、脱脂等流程,涉及物理、微生物、电磁、机械制造等相关学科,这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杨锁林来说难度极大。然而,不服输的杨锁林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边学边干,遇到技术难题,不是翻书本,就是到一些高校及一些工厂,虚心请教**教授和技术工人。杨锁林又学会了车、钳、电、焊等机械加工技术,20多米长、2米高的机器设备,包括每一个螺丝都是自己做出来的。直至2006年初,机器设备终于成形了,经过试运行,他对在加工中的设备不断进行改造,使之更加完善。杨锁林前前后后用于试验的材料足有四五十吨,80万元资金也被折腾光了。为筹措资金,杨锁林变卖了两处宅院,卖掉了妻子的*饰。至今,一家人还居住在糖厂院内30平方米、伸手就能摸到屋顶的鸡舍里。
经过6年时间,杨锁林研发出了一项使泔水变废为宝的“餐厨垃圾再利用综合处理系统”。经过贮存脱水、灭菌烘干、脱脂成粒等无害化技术处理,可形成约占垃圾总量20%左右的颗粒状高蛋白灭菌饲料及生物工业油、沼气等有益资源。2007年1月,杨锁林研发的 “餐厨垃圾资源化综合处理技术”被自*区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活动**小组授予“重大创新成果奖”。2月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他下发了**申请受理通知书。**称,杨锁林的研发成果****,希望**及有关部门对此创新项目给予高度关注,尽快**这个环保项目。
困扰多年的公共环境卫生难题被一名下岗工人破解
杨锁林研发的“餐厨垃圾再利用综合处理系统”由贮存池、脱水槽和存水池、异物分拣装置、搅拌分离室、发酵细化池和沼气罐、灭菌烘干、脱脂成粒和成品包装等部件装置构成。他通过请教我区的畜牧**,经反复试验表明,废弃泔水通过处理加工成为各种干湿饲料,其蛋白含量高达30%以上,即400吨泔水就能够提取100吨左右高蛋白饲料,而脱出的废油脂燃烧后产生的热能可用于烘干灭菌,烘干过程中产生的蒸气回收后,可用于废塑料清洗池的加温、猪舍取暖及饲料发酵等,既环保又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