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创业青年是怎样炼成的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如果结局是快乐的,我愿意忍受短暂的痛苦;如果结局是痛苦的,我愿意放弃短暂的快乐。”很难相信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出自一位年仅27岁的年轻人之口。 2000年,他还是一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本科生,看到与自己同窗四年的同学们纷纷为了递简历找工作而疲于奔命,他却选择了一条让大家惊讶的道路——“创业”。“你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就想自己创业,一没资金二没经验,是不是想*想疯了?”“还是找个工作吧,不要冒那么大的风险,一步步来,求稳*重要”,面对同学、朋友们的不理解甚至是冷嘲热讽,他承担住了压力,一路走来。2005年,他荣获中国团****青年创业故事奖,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深圳商报、新华网、人民网、雅虎Yahoo财经、搜狐名人、新浪校园、网易基金等相续对他进行了报道。 “坚持”二字掘得**桶金 何萌,1978年出生于湖北省赤壁市的一个普通家庭,大学期间就开始了在电脑城的打工生涯,学工科的他在这几年里才开始发现自己对于“做生意”的兴趣,于是一边利用打工的机会主动接触各行各业的**,一边利用学校的资源恶习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2000年在武汉完成学业后,他毅然放弃了几家公司的高薪职位,选择了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在那个时候是个处于风口浪尖的事情,失败的例子已经多得可以写成一本书,他开始学习去忘记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开始利用自己这段时间积累的一点分析力来思考。确实,一个刚刚从象牙塔里走出来的20出头的小伙子,没资金没经验,有的只是**和时间,做生意如果选择已经存在多年的传统行业入手估计很难在这样激烈的市场竞争里站住脚。逆向思维的启示,让他渐渐明确了自己的方向,既然没资金没经验是自己短期无法改变的事实,那么就应该去改变自己可以立即改变的,选择一个不需要很大资金很多经验的行业。 国内整个互联网行业正处于起步阶段,虽然那个时期大家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非常成功的例子可以借鉴,但是日益增加的网吧和身边上网朋友的数量让他强烈地感觉到:懂的人不多,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这肯定是个机会,空白至少代表市场潜力是*大的。这应该是个*适合年轻人的行业,也是发展*快*有想象空间的行业,做出这样的判断后,何萌一头“扎入”了这个当时新兴的事物。 经过两个月的准备,他找到以前在学校结交的*早一批网友,虽然人不多,但是做技术的、做市场的基本都齐了,又回家努力说服了连互联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父母借了几万元*,成立了游学网络公司。*初的公司以旅游和培训为主,在网络上为大家提供旅游和培训信息,网站开通后他利用以前在各个高校的关系很快将知名度和访问量提高了起来。但是问题也很快出现了,知名度和访问量是越来越高,*却越花越少,深知资金链对于做生意重要性的他陷入了深深的迷惘之中,为什么网站访问这么大、知名度这么高,却仍然是亏损的呢?那几个月里,他反反复复有几次都想到过放弃,创业后才发现困难真是比以前想象的要大一百倍,但是涌动在他内心深处的那股不服输的倔劲支撑着他坚持了下来。何萌终于醒悟,这个不同于那些已经拿到几**美元风险投资的大公司,可以在不赚*的情况下烧*,自己千万不能走进国内互联网行业这个不求赚*只求知名度的怪圈,做生意的本质就是要追求利润,他作出了一个壮士断臂的决定,公司整体转型,放弃以前投入所有精力和财力的项目,重新确定了公司的定位:即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中小企业发布企业信息、产品信息、供求信息和提供其他增值服务,从而收取相应费用,专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他发现即便是所谓的网络公司,但是绝对不要把自己看成什么高科技,其实和传统行业比如开酒店或卖衣服的没有多大区别,只有做好了产品,提高了服务,客户通过自己省了*、赚了*,自己才有*赚。 重新改变了自己公司的定位,但是改变众多中小企业客户长期以往的固定宣传销售模式又谈何容易。何萌带领团队的伙伴们天天“扫楼”、“跑厂”,几个月下来,皮鞋都磨坏了几张。他不断地给企业免费做培训讲座,让他们接受互联网络信息化的新趋势,接受网络宣传和电脑软件办公的理念。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又一个新问题出现了:培训是做到位了,可是上门签订单的企业却还是寥寥无几,公司仍然赚不到大*。是否还应该坚持?难道这次转型错了?何萌不得不开始新的思考,探索新的出路。在朋友的建议下,他感觉不能仅仅靠企业自己找上门,光做几个培训也是不够的,机会不会自己找着你,天上掉馅饼也要走出去才能被砸中。再次选择坚持下去的何萌选中了几家大上市企业和政府单位,免费为他们做网络推广宣传、制作办公软件,为他们搭建信息平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中小企业很快看到政府等大单位的成功样品,加上前期的宣传培训慢慢起了润滑作用,何萌慢慢地接到了越来越多中小企业的订单,盈利的大门也慢慢向何萌开启了,公司转入正常的发展轨道。 更多创业信息

  •   
事实证明了何萌当时这个选择的正确。1年左右,国内倒掉了不计其数烧*的网络公司,专业媒体纷纷称中国的互联网行业进入寒冬,“注意力就是经济”完全是一种虚无的泡沫。何萌的公司在这场灾难性风暴前幸运地转型成功,安然的度过了这个寒冬。好风凭借力,中国的互联网从2002年开始进入了稳健、高速的发展时期,上网的人和企业越来越多,市场环境也越来越好,何萌的公司开始大规模盈利了,从2000年创立到2003年年底,近3年时间里,何萌在华中地区以及国内的中小企业客户已经达到几千家,公司规模也由*初的5人增加到了30多人。 创业靠“拼”,守业更要“拼” 何萌和他网络公司的崛起,引起了商界的关注,2003年上半年开始,一些创投机构相继找到他洽谈投资,希望能够合作将这种新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网络商业模式搬到全国其他城市发展。 一位加拿大也在从事互联网行业的朋友在这个时候提醒了何萌,服务是创业之本更也是守业之本,创业靠“拼”,守业更要“拼”。虽然将事业推向更大的发展空间一直是何萌的梦想,但是他现在也清醒地意识到,扩张发展需要以后更好的时机,而目前应该做的是一方面着手提炼和总结以前的经验和技术,一方面是将现在能够把握的市场做得更加好更加深入。 积累这么多企业客户过程中所付出的汗水甚至泪水装满了何萌的心,正是因为深深知道来之不易,所以他才更加珍惜。2003年底,在公司的年会上,何萌开始推行“从内到外的学习型组织”,首先自己带头开始学习EMBA的课程,同时花*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和培训师来给公司充电,甚至选择性地公费输送有潜力的同事去学习进修,然后再由公司内部出来的讲师去免费为众多的新老客户提供培训服务。有同行开始笑话他这是花冤枉*,甚至*初几个创业的伙伴都对此提出了异议,何萌把心一横,没有去过多的解释。慢慢的,随着这个行业里一些新竞争者的加入,何萌的这一做法开始显现积极的作用,部分新、老竞争者之间开始以价格战等恶意手段相互抢夺客户,而何萌的客户却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反而还在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的团队也在这个时期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 2004年,一位集团公司的大客户要到北京去参加一次重要的博览会,何萌按要求随行前往帮助这家企业实时在网站上发布报道参会进展。为期5天的会议进行到第3天出现了意外,派往北京的一名员工在从会场回酒店的途中笔记本电脑被盗,当天的制作好了的会议报道电子文档也不幸丢失,只有数码相机里还存有照片。晚上8点多,何萌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处联系北京的朋友,终于在11点多借到电脑,连夜工作取出数码相机里的照片重新制作会议报道的电子文档,配合加班的同事在第2天临晨3点多终于完成工作,第2天丝毫没有影响到客户的宣传工作。这位老客户回到公司后才知道“幕后”发生的这一切,并登门来向何萌道谢。 其实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也许就是这样,一件一件的事情,让何萌赢得了越来越多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让他在互联网行业的事业基础越打越牢。 更多创业信息
  •   
  •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