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礼:未入豪门怨似海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编者按/ 在**化的过程中,中国注定要补上“契约至上”这一资本主义立足之本的课程。于是在中国市场上演了一幕幕企业间的姻缘聚散,有几许无奈,几许悲凉。

朱新礼的2009年,欢喜而悲戚、郁闷而伤感。这一年,“把苦难装在心里,把乐观写在脸上。”朱新礼终于熬过来了。

2009年国庆长假期间,朱新礼自驾车进到密云的山沟里,他要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呈现在朱新礼面前的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落,放眼望去尽是低矮破败的屋舍,看不到一栋像模像样的房子。在夕阳余晖笼罩下,一位身形瘦削的老大爷驱赶着小毛驴,摇摇晃晃、优哉游哉。朱新礼把车停在路旁,给那位赶着毛驴的老大爷照了张相,老大爷咧开大嘴冲着他憨厚地微笑。

此情此景,让朱新礼满心酸涩,“很不是滋味”。

不被祝福的婚事

朱新礼一定记得,2008年9月2日晚间,他故意把手机扔在办公室里,开车直奔密云一处基地果园。“突然间,我的脑子里一下子空白了,我不知道我到底是喜悦还是悲伤,那几天我感觉已经木了。”

2008年9月3日,汇源果汁在香港发布公告,可口可乐全资附属公司Atlantic Industries以196.47亿港元全面收购汇源果汁已发行股本、可换股债券及未行使的购股权。消息披露的当天,汇源果汁股价上涨1.64倍,成交量24.8亿港元,列当日港股成交**。汇源集团董事长朱新礼通过全资控股的汇源控股,坐收超过74亿港元的股份出让款。第二大股东达能亦声称退出汇源果汁,借此获得41亿港元。

此后,网络之上、媒介之端,针对“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案”的争议,漫天飞舞、群论汹汹。一起跨境并购案迅速演化为关乎民族品牌生死存亡的全民热议。而众多财经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尽职尽责地“揭露”了汇源家族式管理的混乱与无序。

朱新礼无法想象,一桩“两相情愿”的商业事件竟让自己身陷**问责的旋涡,狼狈不堪、身心俱疲。

煮熟的鸭子飞了

2008年9月6日,北京顺义区北小营镇汇源路汇源集团总部员工餐厅摆了10多桌酒席,汇源的员工们提前庆贺中秋佳节的到来。

朱新礼挺立在舞台**,挥动手臂、语气凛然,“我们目前仍处在**的风口浪尖上,处在令人揪心的十字路口。”

彼时,舞台旁侧的音箱里飘荡而出一*凄婉的**老歌,歌曲的名字叫《把根留住》。绝大多数汇源员工喝得满脸通红,一边退场一边抹眼泪。

很多汇源员工想不通:为什么要卖?为什么?

“竞争越来越激烈,成本越来越高,毛利越来越低,可能你再做三年企业的价值也还是这样,恰恰这个时候可口可乐来了。你还能找到那么好的买家吗?”

后来的事态发展,让朱新礼越来越被动。金融危机呼啸而来,可口可乐高层摇摆不定,并开始拼命压低起先的报价。朱新礼与可口可乐高层多次晤面,密集协商、紧凑**,但双方的诉求已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偏差,原有的共识也显现出了可怕的断裂。朱新礼预感到形势不妙,在汇源内部小范围“吹风”,着手应对可口可乐“毁婚”后的所有后果。

不过,朱新礼始终没有灰心,他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人算不如天算,好梦从来短暂。2009年3月18日,商务部正式宣布:鉴于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可能影响市场竞争,根据《反垄断法》第二十八条规定,禁止此项交易。

2010年1月1日,朱新礼现身出席一个公开**,其实朱新礼刻意地保持着职业的笑容,他已经能够平静地回*过往。“有人说这次吃亏的和受伤害*大的是汇源。答案肯定是,但也未必。不能否认这是一笔大买卖,一个办了不过16年的民营企业把集团产业链上一块业务切下来卖价24亿美元,当然合算了。煮熟的鸭子又飞了,一笔好买卖没做成,但是不怪我。”

迄今为止,朱新礼依然在为汇源寻找嫁入豪门的契机。

朱新礼的“缺陷”

朱新礼、宗庆后二人均是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在中国饮料工业协会的一届年会上,宗庆后在发言中特别强调“民族企业、民族品牌决不能对外资开放”。

话音未落,朱新礼不软不硬地回应,“既然你说不能开放,为什么1996年就把股份让给达能?”

毫不留情地“揭批”,搞得宗庆后很不自在。

今天来看,与资本特别是外资“亲密接触”的历程,朱新礼、宗庆后都有一把“辛酸泪”。

2001年前后,不懂资本的朱新礼品尝到了资本的甜头。经营汇源的早期,朱新礼遇到两个难题:资金匮乏、人才稀缺。北京顺义区**之于汇源,可以说居功至伟,区****曾多次主动出面协调资源力助朱新礼拿到贷款,消解燃眉之急。而在吸引人才方面,朱新礼大量使用来自山东老家的“子弟兵”,这些人在创业早期确实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汇源的家族特色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清除的“烙印”,并且日益束缚汇源的进一步发展。

资本方面,德隆成就了朱新礼。2001年3月,“北京汇源”组建,德隆出资5.1亿元现金持股51%,汇源则以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出资持股49%,朱新礼把汇源集团的核心资产尽数装入合资公司。但是,随着德隆实业与金融的脱节,资金链条的抽紧,朱新礼终于觉察到了风险和危机。于是,果断远离德隆,所幸北京顺义区**“帮忙”,调拨了资金让朱新礼“赎身”成功。

此后,汇源一系列实业“扩张”的颓败,又激发了朱新礼的资本冲动。2005年3月,汇源曾与统一达成战略协议,在海外注册成立中国汇源果汁控股有限公司,汇源集团占股95%,统一占股5%.但该交易因台湾地区相关“政策”的限制,统一只得放弃。其后,达能、华平入主,并将汇源导入香港资本市场。

2009年5月底,汇源第三大股东华平基金大规模撤出汇源;第二大股东达能计划在未来1年内清空其持有汇源22.98%股权,估值约2.29亿欧元。

憨直的容颜、狡黠的内心。作为企业家,朱新礼的“缺陷”在于沉迷资本运营的绚烂幻景,继而对资本运营产生了严重的路径依赖、思维锁定。对于朱新礼来说,需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维与方法,系统化思考汇源存续、发展、演进的过程,以获得关乎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整体认知。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