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牌战略为核心设计企业目标,从创名牌起步设计企业战略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1984年底,张瑞敏接手海尔集团的前身----青岛电冰箱总厂。这一年,电冰箱总厂接连换了3任厂长,企业亏空147万元,工人拿不到工资,人心涣散。35岁的张瑞敏接任厂长后,虽然与中国很多困难企业负责人一样,也要到处筹措资金过春节,但是,张瑞敏没有放弃企业家的责任,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企业发展的方向,**冰箱产业**产品,并在**艰难的条件下,开始了以后影响中国几十年企业发展历史的创业之路。 面对企业的落后产品与工艺,在海尔起步阶段的张瑞敏,提出了两大战略,**是转产,第二是**战略。*先是放弃已经不占优势的洗衣机生产,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转产电冰箱。根据优势,选择产业,是张瑞敏接手企业后做出的**个重大战略抉择,体现了张瑞敏思维的高度战略导向。张瑞敏接手海尔时,海尔的主导产品是洗衣机,而当时在青岛,已经有以引进夏普技术为主的红星洗衣机公司,同红**比,海尔当时基本上是手工作坊,洗衣机与质量差距太大,技术落后,工艺陈旧,而冰箱在当时青岛,还没有企业生产。更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全国市场上,也没有非常有名气的冰箱生产企业。而洗衣机的生产技术相对简单,生产企业多,整个行业发展速度较低。作为青岛家电公司副经理的张瑞敏,依赖自己对家电行业比较了解的优势,决定退出洗衣机市场而转产电冰箱,这是一个明智的战略。10年之后,从事电冰箱生产的海尔,将1985年效益与收入远远好于海尔的青岛红星洗衣机厂,兼并到了海尔旗下,从而完成了青岛家电产业的历史性转变。而张瑞敏的另一个重大决策,就是要建立中国的**产品,明确提出了要么不干,要么就要干**的思想。尽管当时冰箱市场还有达到激烈状态,但张瑞敏的过人之处,恰恰在透过中国市场表面看到机会。他敏锐地发现,当时市场上没有“**”冰箱。而只有**冰箱才能在市场疲软之后,继续保持稳定的销售。同时,在冰箱市场上,海尔起步比较晚,客观上已落在全国很多冰箱企业的后面,除非推出**产品,否则也**没有发展前途。所谓**,张瑞敏认为应是在同类产品中*优秀的、具有导向性的、起引导消费作用的。因此海尔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在发展战略上确定走创出**冰箱的战略道路,*终建成一个能够影响并领导整个行业市场发展的龙头企业。在这个思想指导下,张瑞敏的**个近期决策产生了,当时连工资都需要向农民借的张瑞敏,决定引进国际上*先进技术,生产四星级冰箱。经过慎重选择,海尔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签订引进电冰箱制造技术和设备合同,合作生产四星级高档电冰箱,这在中国乃至亚洲都属于**家。同时,引进了利勃海尔2000多条工艺技术标准与质量标准。海尔的工艺流程管理与质量标准,从这儿开始起步。来源:http://www.zgdzcy.com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