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合则双赢 市场经济的可悲之处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今年初,我有幸应邀去深圳华为公司参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之前我绝没有想到中国的民营企业能够发展到如此的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中国的民营企业统统只有十多年的历史,和国外有上**历史的***相比,只能是小弟弟。然而华为公司的成就**改变了我的看法。华为不但有漂亮的建筑,**的管理,尤其是它的产品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已经大规模地打入欧美市场。中国已经是世界工厂,因为不管你走到世界上哪个稍大一点的**市场都能看到中国产品。看了华为,我感觉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不久也会行销全世界。倒不是说中国什么商品都要出口,而是说中国在更多行业中都会有很强的竞争力。 *近看了程东升写的〈华为谜局〉,才知道华为也有它的问题,真是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华为的问题不是发生在外部,而是内部的主要**人之间发生了纠纷。企业内部的事,尤其是极少数几个主要**人之间的事,很难为外人所知。一般他们不愿意向外公布,只有闹得不可开交时,需要求助于外界时才会对外宣传。所以程东升这本书是很不容易写出来的。 中国民营企业的历史不长,但是他们所经历的故事非常丰富。*先这些企业是在一个很不利的外部环境中,是在钻夹缝生长起来的。他们非常脆弱,没有品牌,没有够用的资本,有的只是肯干和冒险精神。在成长中面临的种种问题,产权的保护,合同的履行,司法的公正,不论哪方面出问题他们都经受不起。其次,中国人学了近五十年的*****经济学,没有谁不懂得剥削理论。企业家都是剥削者,因此他们都是有罪的。这种观念往往转化成为公众的仇富心理。这么少数的企业家生活在被仇恨的环境中,日子当然不好过。*后,他们手中掌握着相当数量的资源,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强盗小偷瞄准他们,**污吏也看中他们,社会公益也只有他们能够帮忙。由于这些原因,中国的企业家比哪一国的企业家都更难。所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年,能够活够十年的是凤毛麟角;能够发展壮大的更是百里挑一。 企业走上成功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帆风顺,反而是麻烦更多。在这个阶段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纠纷,特别是主要**人之间的纠纷。好端端一个很成功的企业就这样垮下去。这样的事越来越经常地发生着。一个企业要躲过九九八十一难,继续从成功走向成功,其概率是非常低的。所以大企业特别少,这一点也不奇怪。 外面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企业成功了就会有内部纠纷。一般人总以为企业*难是难在没有钱,现在企业既然已经成功,钱也有了,为什么反而走向没落呢?这里确实有一些共同的规律。简单来说,问题还是出在钱上。没有那么多钱本来不会出问题。再深究一点,还不是钱本身出问题而是由于对钱的看法出了问题。这些企业家多半已经不愁吃不愁穿,不是因为缺钱,而是钱所标志的功劳和贡献。是钱所带来的这些东西在起着破坏作用。 企业在*初阶段多半是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艰苦奋斗,不计报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逐渐得到成功。没有这些条件,彼此都是斤斤计较的话,企业是不可能成功的。这些人开始合作的时候,根本没想到将来真会发迹,即使想到了也没有想过发迹之后利润如何分配,即使想过也不可能把一切可能的变化统统考虑进去。企业从小变大,很少有不经过资本重组的,一般都有新股东的加入,老股东由于各种原因退出。企业的价值每年都在变化,它的营利能力在增加,原来的投资时时刻刻在升值。新加入的资本和原有的资本不能简单相加,但是如何折算到同一基础上作比较,可能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财富影响。 更其困难的是如何衡量每个**人的贡献。客观地看,每个人的贡献有大有小,但是谁的贡献到底有多大,这是一个根本无法精确测量的问题。即使*初有明确的利益划分办法,从办法演算出数字,各人会有各人的算法。每个人很自然会把自己的贡献看得大一些,同时把别人的错误看得大一些,结果必然把自己的分成比实际应该分的看高了。如果每个人都如此,一定会闹得不可开交。事情往往发展到意气用事,不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气。事情闹到这个地步,企业必死无疑。 局外人很难想象,既然不是为了钱,还有什么不好妥协的呢?的确,成功的企业家不缺钱,但是他们咽不下这口气。不承认自己的贡献,不公平地处理利润的分配,这是原则问题,含糊不得。于是争论从钱...More...↓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