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不能就事论事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真正的管理者一定是深入细节,并为之承担责任,寻找解决的办法,通常10%的精力用于解决这件事,90%的精力用于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

□ 本刊记者 冯宗智

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着实让众多企业又爱又恨。

爱的是,市场庞大,很多企业视之为一块“肥肉”,惹得众多厂商纷纷进入。

2010年,八百客发布了区域排他性的总代理模式伙伴发展计划;用友旗下友商网打出了“****”、“全额返还”的渠道政策……而中企动力依托十年发展累积的庞大商务和服务网络资源,选择了渠道继续扩大化,并计划在未来十年将渠道扩大至300个城市。

恨的是,中小企业服务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想于此*得“一杯羹”并不是件易事。

2010年4月30日,阿里巴巴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自此,从软件运营市场黯然退出。随着阿里巴巴的退出,神码在线也销声匿迹,甚至,实力强劲的谷歌在中国的Gmail服务也屡屡宣告短暂失效。这个相对年轻的信息产业,再次引起业界的诸多质疑。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在不断扩大。但从整体的情况来说,还是不容乐观。不是中小企业不想信息化,而是很多厂商不能提供满意的服务。确切的来说,就是没有可持续性的服务,很多企业选择信息化大多只是停留在建设一个网站之类的需求,而今却是要借助信息化来管理。

那么,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到底如何进行?在中企动力***陈丹看来,方向模糊是这个行业面临的*大问题,很多公司****,却苦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能捧着金饭碗徒留遗憾。

中企动力面对这个问题,*土和*潮的方法都用过,从十年前挨家挨户给中小企业**建站,到如今利用SaaS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虽然中企动力一直在尝试新的模式,但是它的目的一直是同一件事——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

谈到中企动力未来的发展方向,陈丹的态度非常坚定:一个是本地化服务,另一个是信息化运营。

作为中企动力这家6000多人的IT服务公司的女***,陈丹谈起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的苦辣酸甜时,显得兴味盎然、如数家珍。

在她看来,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商业模式、管理流程,更重要的是对中小企业需求的理解,而且在需求变化前面还要加上“不断变化”这几个重要的字眼。

定位:似是而非就是“非”

《新智囊》:自1999年成立,中企动力有三个比较大的定位调整,一次是提出SAP概念,一次是IT应用服务运营商,*后定位为信息化运营商,从另一个角度回顾这个历程,其背后经历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市场及需求的哪些本质性的变化?

陈丹: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特点跟大中型企业不同。大中型企业往往会从ERP、CRM这样的大型系统开始。我们这么多年跟中小企业打交道,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往往没有能力从那个角度切入,他们更加关心的是能够让他们**的东西、能够让他们**的IT应用工具。基于这样一种需求,我们就确定了要从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入手,*基础的就是域名、营销、网站,还有网络**。我们把这一点作为切入点,来**我们的服务。*开始也是有变化的,以网站为例,就是静态的网页。后来,网站的展示性功能有了更新的需求。在*近一两年又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就是不仅仅是简单的展示型的网站,企业产生了更多的需求。基于这种需要我们发展了网络营销平台。也就是说仍然有网站的功能,能够去展示。可是,更重要的,它已经变成了一个企业做网络营销的工具,能够有网站,同时,还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客户,进行网站访客的分析,甚至包括网络**,还能够通过集成邮件服务跟客户互动。这样的发展变化完全符合了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演变。未来,我们将逐步向纵深发展,也就是电子商务的更多应用,*后逐步进入管理的信息化。

在我们看来,SaaS模式的信息化运营是*适合中小企业需求的,中企动力推出的数字商务平台系列就是基于这个模式。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搭建了信息化运营平台,把中小企业的各种应用服务需要集成在这个平台上,让企业客户能够按需选用、按使用付费,适应其灵活多变的业务情况。

《新智囊》:相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中国的SaaS起步相对较晚。并且在SaaS发展初期,产品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所作的CRM解决方案。如今随着国内的中小企业发展,SaaS市场与技术日趋成熟,各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与日俱增。那么,你认为SaaS模式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陈丹:做好SaaS,有四个条件:一是要有很强的资金实力,需要先搭平台,这包括软硬件平台,基础设施;二要有很强的研发和技术能力,比如防范竞争对手和黑客的攻击;三要有很强的运营能力和运营经验,比如系统不宕机,很多的改善都是根据客户的“投诉”而来的。四要有庞大的客户基础和不断扩充大量新客户的能力。与这四点同步的*重要的另外一点是本地化服务,客户必须看见你、找到你,才会同你合作。

还有一个就是时间问题,不可能做得很快,一个产品从推出到大规模**至少要一年时间,这还没算上之前的研发、测试环节要用的时间。

《新智囊》:不久前,阿里巴巴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从软件运营市场黯然退出。但若从你所说的四个条件看,阿里巴巴似乎都不缺,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

陈丹:在我看来,阿里巴巴出的问题是在“专注”上,比如微软也谈服务,但其*终的想法一定是卖软件,阿里巴巴是做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它一定强调“以我为主”,反观中企动力,我们强调的是给企业搭建自主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之上可以搭建企业官网、B2C商场,也可以连接淘宝等其他平台。所以,出身就是鸿沟,它决定了一个企业对市场的理解,我经常说,中企动力这10多年的收获不是打造出了多少成功的产品,而是这么多年与中小企业一起摸爬滚打而得来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也不乏“似是而非”的感觉与判断,但现在明白了,似是而非就是“非”。

管理:抓大不放小

《新智囊》:中企动力应该是属于服务业,那么,它一定是同客户的抱怨一起相互成长的,很多企业都把客户的抱怨当做改进服务的原动力,那么,中企动力是如何对客户的投诉进行管理的?

陈丹:我们企业有客户服务部,负责客户的投诉,我们把他们看做是客户在企业的首席代表。我们每月有一个客户投诉的报告分析,那是我一个月看得*仔细,也是看得*长的一份报告,作为领导,要做的就是要抓住所有问题背后的关键环节,避免重复发生,这其中没有任何的诀窍,就是“认真”二字。

话说回来,这个行业还很不成熟,有时我去客户中心旁听客户的投诉,真的非常惊讶客户的忍耐力和包容心,我们对这么好的客户真的应该常怀感恩之心。

还有一种客户我们把他称之为“飞去来”,先使用中企动力的服务,后用转到别的服务供应商,*后用回到中企动力来,我问他们回来的原因时,他们的回答让我感慨万千——“他们还不如中企动力呢”,我真不知把这句话当做客户的夸奖,还是当做指责,他没有说我们做得多么多么好,而是说别的企业做得更差。

《新智囊》:这些年,我们的一些企业家热衷于去各种活动、热衷于去各种论坛,唯一忽视的地方,是市场一线,据我所知,你一年当中很多时间都在各地分公司调研、了解情况,那么,对此有什么心得?

陈丹:举一个不一定很恰当的说法,到一线去,这是区别“荣誉企业家”与“实干企业家”的一个参考值。公司中对我有两种评价,一个是“抓大不放小”,一个是“放手不放眼”,因为我知道,所有人出现的问题都可能被掩盖,但是,在客户那里,公司所有的问题都会暴露;在员工那里,所有管理层的问题都会暴露。

我特别认同“末端理论”,我也听汇报,但更愿意下基层,比如“埋伏”在基层员工中,听他们用电话与客户交流,因为他们并不知道我在,所以表现得特别真实。我就会发现他们有没有在卖主打产品,态度好不好,对客户是不是诚实,这样就会发现我们平常不注意的地方,真正的管理者一定是深入细节,并为之承担责任,寻找解决的办法,通常管理者10%的精力用于解决这件事,90%的精力用于找到造成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而我,99%的精力都是用于后者。

挑战:如何离客户*近

《新智囊》:按照中企动力的发展计划,未来3年,分公司数量计划达到120家,未来10年,将达到300家。随着渠道的进一步下沉,中企动力未来可能要开更多的分公司,这会不会因为层级增加和跨度过大而导致的管理失控的风险?

陈丹:我想*重要的是围绕公司的战略进行相应调整,这包括管理体系、组织分工、业务流程等诸多方面。对公司来讲,*有挑战就是变革不是变革一个部分,而是一个整体,比如从组织架构上,一定不是1对300,组织架构一定要根据战略和业务进行调整。有300多个分公司的规模,自然会考验公司的整体能力,当然,这些更多是技术上的问题,是有方法可循的。

《新智囊》:随着云计算脚步的临近,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面临的整合创新挑战越来越多。2010年,中企动力成长的第十一年,作为云服务之一的软件运营能否通过行业整合,实现用户规模的突破,你面临*大的挑战又是什么?

陈丹:*大的挑战就是市场的瞬息变化,这非常不确定,客户的需求说变就变,比如,iPad就会改变用户的很多习惯,另外,随着“80后”、“90后”逐渐成为企业的主流后,他们同其父辈相比,对互联网的需求和理解程度完全不一样。那么,在客户需求不断变化中,如何做到“永远离客户*近”,这是*大的挑战,作为企业家来说,重要的是看到一条路,并且把这条路走出来。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