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五省陷入旱灾 村民取水点即将枯竭

2011-08-03来源 : 互联网

作为中国水利资源*为丰富的地区,西南五省市竟然陷入了罕见的旱灾之中,背后究竟有几分天灾的因素

本刊记者 宋馥李

翻开云南生镇雄县的地图,由横江、赤水河、乌江三大水系构成的河流网络,像常春藤一样布满全境。但是,对*家湾村的邓风翠、邓风银**弟来说,那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他们现在不得不趁中午放学的间隙,提着桶,到村里的蓄水池汲水。所谓汲水,实际上就是用飘把蓄水池底那层浑浊的水舀起来,装进小水桶,沉淀出一点儿可以引用的清水。而他们的父母已经去了更远的地方背水,来回十几里山路,不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

往年,五月份之后,云南就会进入雨季,但是,2010年,云南人觉得新的雨季似乎太过遥远――他们已经苦苦支撑了大半年,不论是人畜,还是农作物,已接近承受力的极限。

蓄水池:村民的用水**体系

云南省镇雄县,滇东北一个拥有100万人口的山区县。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走上去,就到了*家湾村。

村民赵祖银正在村口整理土地。从2009年8月至今,整个镇雄县滴雨未下。看着蓄水井里刚能没住底的一点水,赵祖银只能诅咒该死的“老天”。现在,庄稼基本上没指望了。他担心的是,如果雨再不来,就得想办法去拉水了。

赵祖银家的蓄水池还是去年刚刚修建起来的。圆柱形的水泥蓄水池,上面还加了盖子,一根管道从底部接出去,蜿蜒向上,通向百米开外地势更高的一个天然蓄水池。这是滇东北山区特有的蓄水、用水模式。

雨季时,雨水顺着山势流下,流到低洼的山坳间蓄积起来。当地的农民就砌上一堵石头墙,挡住水流,渐渐蓄起几十立方米的水。整个西南地区特有的喀斯特地貌,使得蓄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即便是蓄水池里的水,时间一长,就会慢慢渗漏到地下。

于是,村民们就集资给简易的蓄水池砌上一个盖子,两边砌上砖块,用水泥抹平,以减缓水量的挥发和渗漏。

而更多的村组,则是让蓄水池敞着,任由蓄起来的水自由挥发和渗漏,因为平常年份,雨季蓄积的水,基本是足够用的。但谁都没想到,多少年没有碰到的事情发生了――从2009年8月至今,老天不下雨,天然蓄水池里的水,渐渐干涸。

事实上,对于西南诸省的山区来说,缺水是个老问题。虽然整个西南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很丰富,但复杂的地形,让水量调配异常艰难。常常是,一山之隔,山这边,有溪流经过,水量丰沛,而山那边,则只能靠降雨来蓄水。

解决缺水,实际上就是解决平均分配水资源的问题。而靠蓄积雨水的办法,实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除此之外,解决山下有水、山上没水的办法,就是在山上建蓄水池,用水泵将水泵到山上去。但这又面临着高额运营费和管理费的问题。交通不便的山区,缺水往往伴随着缺电,修建水泵房的引水工程,电费高昂得令人咋舌。

镇雄县乌峰镇高山村,虽然电价由国家统一制定,但电费仍然高达每千瓦时6元,因此用电是一件**的事情,当地的很多村民,除了照明用电外,家电几乎不用。

另外,镇雄县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煤矿。长期的煤炭开采,形成了地下采空区,水分留不住。因而,越是靠近煤矿开采区,缺水就越严重。而另一方面,许多地方植被被破坏,涵养水源的功能失去,也造成了缺水。2009年夏天以来罕见的无雨则更加剧了缺水的状况。

面对大旱的考验,在交通极为不便的山区,用消防车送水难以实行,修建引水工程又投入*大。因此,陷入困渴状态的山区农村,更多的是村民们自发地找水和取水。

有水不等于饮水安全

西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的地区,但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农村饮水,特别是山区农村的饮水困难或饮水安全问题非常突出。

***批准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中,国家计划投资655亿元,解决全国1.6亿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到2015年基本解决中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镇雄县早在2004年便制定规划,逐步解决山区农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规划之初,镇雄县尚有80万人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整个滇东北地区,复杂的地形和散居的村落,让缺水的问题更加突出。镇雄县乌峰镇高山村共有200多户人家,但大部分是三个一组、五个一组散落于重叠的山坳间。镇雄县水务局副局长龚声德说,这个问题很严峻。

2009年,受益于**金融危机**后**加大投资的政策,镇雄县解决饮水困难,迎来了资金相对宽裕的一年。是年,有1.3亿元资金拨付到位,专项用于解决饮水安全问题。

截至2009年,经过三年实施引水和蓄水工程,约有25万人解决了缺水问题。而剩下的40万人的饮水问题,依然是个严峻的现实。即便是已经解决了饮水问题的那25万人,大多数只是解决了“从没水到有水”的问题,饮水安全任务依然艰*。原因是,镇雄县境内,大部分水源的水质含氟量超标。

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微量的氟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发育,而过量的氟却会造成地方性氟中毒。长期饮用含氟量高的水,轻者会引起牙齿发黑、斑釉、珐琅质脱落和早期脱牙,重者会引起骨质硬化甚至骨畸形。

我国是世界上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镇雄县就是一个代表。

2009年,镇雄县新建了自来水厂,解决了镇雄县绝大部分城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但对于广泛分布于山区的村寨农民来说,含氟量超标的水,恐怕还要吃上很久。

镇雄县尚未解决缺水问题的40万人,零零散散分布于群山之中,交通不便,离水源点远,居住特别高或特别低的地方。而目前,他们正经历着*为艰难的困渴状况,为他们找到水源,而且引水过去,无疑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

镇雄县乌峰镇高山村的蓄水池,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干涸,很多村民不得不整日为了寻找水源和取水而奔波,人背马驮,到很远的地方去运水。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水源正面临枯竭,自发取水正面临不可持续的局面。

龚声德说,镇雄县的水利设施投入基本上还是靠国家和云南省的下拨款,县财政用于水利设施投入的资金非常有限,要解决剩余的40多万人饮水**问题,还是个长期而艰*的任务。

脆弱的农业

此次旱灾的*大受害者当然是西南五省的农业经济。

整个滇东北和黔西南地区,除了分散的村寨和房屋,还有更加分散的田地。那些田地是村民们从山坳间、山坡上有泥土的地方开垦出来的,沿着山势层层叠叠,当饮水尚且难以保证的时候,水利灌溉更无从谈起。

还是基于无奈的现实,镇雄县水利局副局长龚声德说,要在山区开展引水工程进行灌溉,几乎无法实施,只有极少数靠近水库或蓄水池的地方,可以引水灌溉,而绝大部分山坡上的田地,只能“靠天吃饭”。

贵州省花溪区龙云村,一个宁静的苗族村寨,正忍受着同样的煎熬。龙云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农业种植主要以土豆和为主。龙云村前任村支书王兴武粗略地估算,每位村民的年平均收入不到1000元。

临近4月了,王兴武的玉米尚未下种,因为土壤缺水,村里只有少数几户人家勉强种了土豆。眼下的情景,好多村民只好选择外出打工。2010年,肯定是一个难以收获的年份。

山区村寨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现实,给水利投入造成了困难。田地过于分散,使得水利设施能发挥的效益有限,投入产出严重失调。长期以来脆弱的农业经济,遇上这场旱灾,更显得不堪一击。

而要解决缺水或饮水安全的问题,则必须和扶贫工作捆绑起来。镇雄县水务局办公室主任胡培文认为,解决的办法,就是搞大规模的农业基地,诸如玉米基地、烤烟基地等。有了大规模的农业合作项目,就可以慢慢把农民集中起来,形成大村寨,届时再来解决引水困难的问题,就相对容易得多。

水电项目,一直是云南重点发展的项目。丰富的水资源,一直是云南引以为荣的资源优势。但与此对应的是,云南水利设施建设滞后,特殊的地理地貌,少有修建大型、特大型水库的条件和需求,而要解决山区农村的缺水问题,小水利建设更加有效。2001年,云南省开始实施“润滇工程”,规划建设以中小型水源工程为主的100项水源工程和100万件项“五小水利”工程。一个润字,恰如其分地说明,云南省面临的水资源调配难题。

眼下的缺水现实令人关注,但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中,水资源的时空分配怎样均衡调配,仍是一个长期的问题。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