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培兴潘泽林: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与“中国模式”的发展

2011-08-04来源 : 互联网

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中国模式”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中国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其实质就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它是中国人民在*****的**下,经过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艰辛探索的结果。“中国模式”是一个开放、发展和不断完善的模式,完善和发展这种模式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在准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模式”的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更好地完善和发展这种模式,已成为当前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一、应对**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模式”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以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力,为世人所瞻目。尤其是在应对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中,充分彰显了“中国模式”的*特优势。*先,从金融危机的成因上彰显出“中国模式”的优越。金融危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性危机,它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制度的产物,以美国为*的**金融危机的爆发,暴露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彰显了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我国经济制度尤其是金融体系的优越和科学。其次,从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政策和措施上彰显出“中国模式”的优越。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党和政府充分发挥了中国特色****制度的优越性,为我国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有效的政策支撑和措施保障,彰显了我国****制度和发展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政策和措施优势。第三,从应对**金融危机的成效上彰显出“中国模式”的优越。实践已向世人证明,中国党和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中国成功地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和消极影响,顶住了金融风暴的冲击,在全球率先实现了经济形势的总体回升向好,不仅实现了预定的稳定发展目标,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而且为世界经济走向复苏做出了表率和贡献。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管窥“中国模式”的不足

尽管“中国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但是我们不仅不能沉醉于世人对“中国模式”、“北京共识”、“中国奇迹”等赞美声中,相反,更应清醒地看到:“中国模式”仍然是一个尚未成熟和定型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在应对**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只有正视和研究这些问题和不足,才能更好地发展和完善这一模式。

一是从经济发展方式上看,“中国模式”主要依靠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为继,经济增长内生力明显不足,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不强。一方面, “中国模式”经济发展呈现出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科技、低效率的特点,经济发展不具有可持续性。另一方面, “中国模式”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不均衡,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未能实现协调拉动。尤其是在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发展模式将面临新的严峻的挑战和考验。

二是从**建设上看,**金融危机对党的执政能力和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当前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体制改革,不果断推进**体制改革,**金融危机时期所凸现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化解,影响科学发展的某些制度漏洞和体制障碍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某些潜在危机甚至有可能形成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障碍。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