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桌社交是最常用的社交方式

2013-04-01来源 : 互联网

如今,若问城市里的男性上班族下班后都干些什么,回答大概不外乎两种:参加饭局,或在去饭局的路上。这样说或许有些夸张。*近,零点公司调查了北京、上海、广州、洛阳、绵阳五城市,以及浙江绍兴、诸暨等五个小城镇及其下辖农村,抽样3785个15至65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其编制发布的《零点中国居民沟通指数2005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居民*为普及的三种社交活动是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在3785名受访者中,参加以上三种社交活动的比例分别是46.4%、13%和12.12%。在注重饮食文化的中国,‘饭桌社交“仍是中国百姓*常采用的社交方式。

鲁迅曾经说过:中国不过是一个*大的厨房。言下之意,国民们不过是这个大厨房里的食客。中国人的社交观念天然和“吃”有关,比如把不认识的人叫做“生人”,把相互了解的人叫做“熟人”。不仅如此,生活的种种似乎都可以和“吃”搭上关系:受重视叫“吃香”、混得好叫“吃得开”、嫉妒别人叫“吃醋”、拿佣金叫“吃回扣”、长得漂亮叫“秀色可餐”,觊觎某物叫“垂涎三尺”……。中国历史上“鸿门宴”、“杯酒释兵权”等**故事都是把饭桌当作解决重大**、军事、外交问题的*优场所,“折冲樽俎”更成了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觥酬交错之间战胜对手的理想境界。,“吃”这个词以其多义,在中国人的社交生活里被发挥的****。中国人习惯于把饭桌摆在社交的核心地位,使得本来功能单一的饭桌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万象的一个缩影。

社交就是请客吃饭

***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可京城名女人洪晃家的餐厅墙上,镶着一行由霓虹灯拼成的“革命就是请客吃饭”字,可谓深得中式社交三昧。

社交就是请客吃饭这一点,在农村殊为明显。新年节庆、婚丧嫁娶、孩子上学、参军入伍等等,摆酒宴客是*选的社交方式。云南纳西人的一眼望不到头的长桌筵,可谓农村“饭桌社交”的**。

2005年4月是广东省各村村民投票选举新一届村民委员会。就在这“敏感”时刻,广州市增城石滩镇麻车村的两派候选人雇用20多辆中巴车,争相宴请全村9000多名村民吃饭,宴请活动持续10余天,花费上**元。可谓当今“饭桌**”的一个经典。

如今,城市里的中小学生们经常会想出各种各样的由头,诸如过生日、当了班干部、考了好成绩,召集一帮小伙伴大摆筵席,联络感情。风气一开,不按规则办事的自然成了另类,家长们既皱眉又无法拒绝。大学校园里,老乡会、同学会、生日会更是司空见惯,拿了奖学金、找了好工作,统统饭桌上见。难怪中国大学的伴生物,就是“饮食一条街”呢。

职场和官场更不待言,饭局几乎就是第二工作。著名出版家沈昌文先生说起和作者打交道的经历时说:“我是主张吃的。跟文化人,或者思想家要搞好关系,我没别的手段,只有一条――吃。因此到哪里去吃,重要的是我要了解他喜欢吃什么。饮食便于进入主题,就有话可谈了嘛。”

漫漫人生路,一眼望去,饭桌蜿蜒,简直比长城还长:谈情说爱请客吃饭,结婚生子请客吃饭,升官晋职请客吃饭,转行跳槽请客吃饭,乔迁新居请客吃饭……举凡涉及社交都能归结到请客吃饭上。离了饭桌,离开了请客吃饭,想在中国社会行走真是举步维艰。

饭桌社交玄机种种

对于请客吃饭具有社交的功能,钱钟书就曾著文写道:“吃饭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

想想十年前,请客光荣,蹭饭可耻。请客的耀武扬威,到场的受宠若惊,请你吃饭是看得起你;十年后,请客的低三下四,到场者则仿佛慈悲无比,光临饭局是给足了主人的面子。发生此种价值逆转,盖因社会环境有了*大变化。如今,请客就等于剥削了别人的时间:与家人欢聚的时间、与客户谈生意的时间、与上司攀谈的时间等等。所以如今请客,不是请吃饭,而是请吃“面”,面子的面。

有时候,被请的人也很苦恼:明知人家的饭不是随便吃的,但又不好拒绝,于是计划“还席”。受了人家的好处,再奉还若干好处给人家,这样就算两相抵消,不再负报答的责任。

饭桌是社会的缩影,饭桌上处处是玄机。以社交为目的的“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饭桌社交既然是社交,就要考虑参加社交的人数。一顿饭请一两个人还好,请的人多了*忌讳漏人。一旦漏了人,饭桌社交还没开始就已经宣告失败而且后患无穷。

话说整部《西游记》其实就是一场饭桌社交的“恶果”史。孙悟空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为第一个上天堂的非主流神仙――当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弼马瘟”。悠哉游哉的孙先生听说西王母举办蟠桃盛宴没有邀请他,于是冲冠一怒,大闹天宫。

而在西王母看来,自己大宴众仙,孙悟空官职低微,不请也罢。孙悟空来到天上本来也很知足了,不料,安逸的生活让他的自尊心暴涨。如今被王母娘娘排除在蟠桃盛宴这个饭桌社交之外,于是他反了。乱瑶池,踢丹炉,拉起了“齐天大圣”大旗。虽说后来如来佛出手降伏了孙悟空,但孙悟空在西去的路上仍反复找众仙的麻烦。这些不正是一场不周到的饭桌外交带来的恶果吗?

饭桌社交离不开饭桌。有人说,中国的饭局是世界上*繁文缛节的饭局,比如“排坐次”。凡是饭局都有主座,主座是指正对门口的中央位置。主座一定是主人来坐的。主座对面坐的是邀请人的“主陪”。主宾和副宾分别坐在邀请人左右两侧,位居第三位、第四位的客人分别坐在助理的右侧和左侧。让邀请人和客人面对而坐,或让客人坐在主座上都算失礼。通过分配座位,中国人暗示谁对自己*重要。座位安排是社会关系的一种映射。

有一种宴请,体现了饭桌社交的真谛,那就是老板宴请将被辞退员工的饭局。老板在这种场合一般会点“炒鱿鱼卷”这道菜,其寓意就是暗示员工“卷起行李卷走人”,简称“炒鱿鱼”。老板通过这道菜表明要辞退员工的意思,员工参加了这样的饭局,自己提出辞职,避免撕破脸皮。一顿饭能起到如此的作用,足见饭桌社交的水有多深。

和不同的人吃饭,能看出饭桌社交更多的潜规则。和二三好友一起吃饭,口无遮拦,爽声大笑,从容轻松,是一种快乐。和领导吃饭就难多了。“领导敬酒你不喝,领导夹菜你转桌,领导讲话你罗嗦”是谓“八大糗事”之一。

至于操办“公宴”,对主人的社交能力更是严峻的考验。如何选择档次合适的酒店,门口是否有停车位,怎么排座位,如何点菜,都要煞费苦心;酒席中,如何把握气氛、调动来宾情绪,男女客人之间的交流、主客之间的沟通,都要殚精竭虑。宾客尽兴而归,主人才能长出一口气。一旦出现纰漏,该达到的效果没有达到,那主人估计连跳河的心都有。

参加别人的“公宴”,你不过是饭桌上的道具。若是当贵客,你应尽量矜持,但不能谦虚过头;若是陪客,千万得记住自己只是个配角,安份守已,不能喧宾夺主,抢了风头。

同桌共食:拉近陌生人的关系

“到北京后我所学的其中一件要事,就是请客吃饭,还有被请吃饭。许多活动都在饭桌边,边吃边进行――交流信息、办事情、分享生活情趣等等。说是吃饭,其实重点是联络感情,饭桌交谈提供了超越白纸黑字的模糊空间和诠释天地。感情联系了,许多事情根据感情联系的程度、彼此的舒适与自在程度,而轻重急缓地发展。”韩咏红说。

吃饭所表现出的仪式感,很大程度上暗示了一种相互靠拢的亲密诉求。美味佳肴似乎能够唤起人们心底*柔软的部分,迅速拉近同桌共食者的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王赓武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人谈事情的过程看上去费时费事,但是中国人的做法着重人际间的相互投入。交流起来虽多费工夫,但更富人情味。即使交易*终没成,以后相互关照,自不在话下。”这大概就是中国人总把陌生人往饭桌旁边拉的原因。零点公司的报告显示:近90%的被调查者对亲戚感觉比较亲近或非常亲近,同学圈和同事圈次之,对社交圈的心理依赖度*低。报告称,这体现出中国居民的特点――熟人社交。

熟人之间的交往自不在话下,陌生人呢?饭桌是一个中介,通过饭桌社交的洗礼,原来的陌生人就可以变成熟人、朋友。变生为熟,这是饭桌社交*强大的功能。在中国,似乎很少单纯工作意义上的业务关系,多如牛毛的饭桌社交早已给业务关系掺入了友情甚至类似亲情的关系。尽管这种关系很可能只维持短暂的时间,但对于为了种种目的必须要打交道的陌生人来说,这种通过饭局进行的情感洗礼必不可少。

旅居中国5年的叙利亚人卡利姆如是说:“在中国做生意与在别处做生意的不同是,在别处,即使不是朋友也可以把生意做好,但要在中国做好生意,必须跟别人成为朋友。一旦你跟中国人成了朋友之后,你会发现他们是很善良的,不自私,如果你有求于他们,他们都会尽量帮忙。”

走近陌生人

学者李欧梵在其学术自传中曾专门提到在哈佛的社交生活。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其中一条就是不要把华人聚居的地方当作避难所和安乐窝,尽量多和美国人交往,以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有媒体认为,受到经济发展、网络技术和全球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社交模式也进入了一个“社交全球化”时代。网络、社区、、俱乐部,正成为中国人新的社交平台。新的社交形态,核心一点就是李欧梵教授所亲身实践的――“走向陌生人”。

这一点在party文化中体现得*为明显。

在西方任何社交场所,只要见到生人,人们都会很礼貌地伸出手,做自我介绍。报出自己的名字,然后互相轻轻握一下手,就算是认识了。在中国参加party的尴尬就在于,如果别人不介绍,中国人是很少会主动和其他客人打招呼的。显然,大部分人对西方的无目的性的、不以熟圈为主的、纯社交Party还不适应。

中国驻外使馆在国外办的招待会中,为了不让中国客人无趣,永远是“吃”字当头。数百人排队挑选自助餐,很是热闹。尴尬的是老外,盛满菜的盘子代替了香槟,还得很斯文地和人交谈。而在国外,一个好的Party*重要的就是有趣的人和有趣的谈话。

多一些以兴趣为核心的社交机会,少一些“办公饭局”、“饭桌社交”,让西方式的party文化在中国落地生根,尚需时日。

恋爱模式大概可以看作是一个时代社交方式的风向标。今天的青年男女交往的自由度比起他们的祖辈来,其进步程度显然不可以道里计。可即便如此,比起西方来还是过于保守。西方人有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传统,在结婚之前,结交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异性朋友是很平常的事。在中国呢?据报道,北京的各大公园经常有父母替儿女相亲的盛大集会,场面异常壮观。工作忙、社交圈小都是造成这种异常现象的原因。由此看来,扩大我们的社交圈,倡导以结识陌生人为主题的社交活动,应是当务之急。想想看,如果爱情的力量都不能使他勇敢走向陌生人,在一般的社交场合又怎么能放得开呢?

中国的“饭桌社交”有着它非常独到的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自有它消极的一面。以现代意识看待它改造它,扬其长避其短,使它能更好地为社会的开放与进步以及美化生活服务,是一个需要我们长期面对与研究的课题。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