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诈死”是场残酷的赌局

2013-09-13来源 : 互联网

在“虎妈”、“鹰爸”的教育方式频频引发争议的环境下,教育子女似乎“没有*狠,只有更狠”。近日,沈阳申女士的教育方式,再度挑战这种残酷的极限:她怕女儿在殷实的的家庭环境中被宠坏,就骗孩子说“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此后,女儿变得十分*立,学习成绩突飞猛进,骄娇之气消失殆尽,等到女儿成家立业、事业有成,她才告诉女儿实情。

当一个小女孩儿得知自己的妈妈是后妈时,她是会变得敏感脆弱而走向绝望毁灭,还是会变得*立坚强而成材成功?应该说两种可能性都存在。虽然事实证明,申女士的另类教育方式取得了预期效果——女儿逐渐变得懂事刻苦,如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但其中存在的潜在风险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忽略不计。

一方面,在“亲妈变后妈”的打击下,女儿确有走弯路甚至走**的可能;另一方面,也许如果当初没有母亲刻意制造的这番“变故”,女儿也许会比今天更成功,并在成长过程中不至于失去亲情的温暖。

如今申女士为自己的“教育得当”很是自豪,但在笔者看来,她不过是一个拿亲情做赌注的赌徒。并且,无论胜败,都会付出牺牲天伦之乐的惨痛代价,她对孩子的培养远远称不上成功。

事实上,当初申女士之所以决定上演“亲妈诈死”的戏码,是因为孩子已经显示出骄傲和娇气习气,这无疑说明她对孩子早期教育的失败;抛弃“亲妈”身份,进一步显示出申女士教育手段的匮乏和对自己教育能力的不自信,于是才不得不采取**措施刺激孩子。

“亲妈诈死”的背后,站着一个教育理念**功利的母亲。她重视成功多过成长,在乎结果胜于过程,无视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和情感需要,为孩子划定了成长的轨迹,也亲手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伤痕。

申女士不能说是一个坏母亲,她也只不过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父母——只是她把中国父母的成长焦虑发挥到**罢了。我们都知道,中国父母有一个口头禅——“都是为你好”,似乎在这样一个无懈可击的理由包裹下,一切行为都有了合理性。然而,一个起码的共识是,孩子的权利理应得到尊重,**孩子成长过程的身心健康远比让孩子成材成功来得重要。一个连“母亲是谁”的知情权都被剥夺的孩子,她的成长能不存在遗憾和亲情缺陷吗?牺牲掉这些,她的成功还有几分值得羡慕之处?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