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学养老改革体制方案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前段时间曾提出建议称,退休年龄不变,仍为50岁,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推迟到65岁。这番言论曾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杨燕绥又提出,年龄推迟后,就业形态应该分阶段。
杨燕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我们现在正在写这个政策建议,让他们从生产企业退出来经过培训居家就近参与老年服务。50到65岁的男性去做一些老年养老院的园林义工,树啊草啊,50岁到65岁的女性去陪老人做做饭,洗洗衣服做点编织,多好。
此言一出一片哗然,杨教授是人社部委托研究退休问题的**,作为学者,照理智商、见识、学养应该远在普通人之上。但在这番表白中,她似乎却连普通人的常识都没有了。这样学者如何做学问,如何给国家提建议?
教授说话果然不一般,在任何事情上都语惊四座,都让我们瞠目结舌,真不知道这些教授在说话的时候是不是真正动大脑了,连退休后延迟15年领取退休金的脑残建议也能说出来,并且还要杜撰其万言书中,献计于**。针对于此这不得不让我们问一句,清华大学的杨燕绥教授,你懂得多少中国的国情呢?
*先要说的是,在中国上班的人员并非全是大城市里的人员,他们的工资并不可以让他们能够积攒到让他们不用领取国家退休金就能够生活,他们很多人是居住在乡下,他们退休后,不可能够找到如你所说的去老年养老院去做园林义工,女职工能够有时间陪老人做饭,他们还要努力,因为在年轻时他们所积攒的**全部给了儿女和他们需要照顾的父母,他们不可能如你这样的教授一样在年轻时因为高工资而为自己的下半生积攒下**,衣食**,毕竟现在的高物价,高房价,让他们在退休后还能剩下多少财力可供自己支配,并且在乡下没有工作可找,国家不开退休金,尔等的建议是不是让他们喝西北风呢?
其次要说的是现在经济很萧条,即使是过了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经济好转了,但是中国人的就业压力依旧不能缓解,很多年轻人都不能够找到工作,年老的人会找到工作吗?即使养老院在全国各地都普及了,年轻人都在为工作奔波,那修剪树木的岗位是不是可以*为退休者所留呢?你当退休职工是香饽饽,还要留出专业的岗位来让他们能够老有所养。
再者要说的是,无论是男人和女人退休了,上面有老人抚养,下面还要照顾隔代人,哪有时间去剪树木,陪老人做饭,你当中国早已经实现**主义社会了,小有所养不用担心,老有所养不用家里人照顾,在中国实现这样的理想还需要**的时间。如今老龄化社会的临近,更 需要**完善社保制度,只有这样退休的职工才会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后要说的是中国人的寿命并不是很长,每一个人都能够长命百岁,事实上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才七十多岁,与其他先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相距,很多五六十岁的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而让他们过早地病逝了,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个年龄段的人更需要保护,教授同志如果不信可以到下面来调研。
有一句话说得好,叫做有调查才有发言权,没有对中国国情的了解,只知道在圣贤人的书本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无疑是作秀,无疑是拿着木棒磨针,你以为自己真正是大神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教授说话也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并且教授做事更应该为社会负责,因为你们的身份特殊,你们对社会更应该有研究,你们发言更应该负责,对社会没有相当的认知度,还是做书本里的教授吧,不要让自己不恰当的言行伤了群众的心,让自己说话让别人觉得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