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富同校的教育能否弥合贫富差距,结果尚未可知。然而,穷人家的孩子与富家子弟同堂上课,却令原本隐藏于印度社会深处的贫富差距格外尖锐、突出。
不少富裕家庭的父母担心,穷苦人家孩子会拖累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富家太太巴夫纳·辛格*近拜访了校长。“如果这么做是为了国家,没问题,”她说,“但至少应该把那些穷孩子分班教育,直到他们达到平均水平。”
不少条件优越的家庭并不介意孩子同学的贫寒出身。听说贫富同堂的教育法案**后,他们鼓励家里的下人为子女报名上学。他们相信,高质量的教育能改善这些孩子的境遇,但对因此改变的社会关系却毫无准备。
两年前,51岁的校长夏尔玛鼓励自家清洁工昌·库马里为其孩子报名上学。库马里的儿子维平如愿在什里·拉姆学校上学后,夏尔玛这才发现问题所在。“我被吓坏了,一个学生家长居然在为我扫地,这让我手足无措,”夏尔玛回忆,“我本不该与一个清洁工同台而坐。”后来,她给库马里一年带薪假期,让她回家看孩子,暂时理顺了因子女就学而错位的主仆关系。
今天的印度仍然是一个等级森严、阶层悬殊的社会。除了**分配不均,种族、出身和宗教都能定义人们所属阶层的不同。在偏远农村,印度教种姓制度依然盛行。低种姓出身者只能从事低贱的工作,难免陷入贫穷落后的恶性循环。
尽管遭到种种非议,鼓励贫富同校的教育法案仍得到穷人支持。这项实验或许无法缩小贫富差距,但毕竟为穷孩子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令他们有可能接受高质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