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被去世"与微博的破坏性力量

2011-07-29来源 : 互联网

名人被误传死讯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也很少会成为大事,但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这次被误传死讯却闹得很轰动,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微博。12月6日,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无数网友亲历了金庸由死到生的全过程。始作俑者大概已经不可能追索,但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的一个转发,却导致了该杂志一位副总编辑、一位主编和一位编辑的辞职。网络互动平台在传播真相和谣言时都具有**的效率,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都需要学会适应。 南都记者张东锋

12月6日19时许,一条金庸去世的帖子惊现新浪微博,消息称:“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虽然只有寥寥46个字,但金庸的知名度及其在众多武侠迷心中的崇高地位,使得这一消息在短时间内获得了**的关注。

据网友们事后分析,消息*早来源于**贴吧“金庸吧”。网友“拇姬”介绍,“19:28,**w ow吧一个刚注册的ID‘金庸去世了’发的谣言。”这被认为是能够查到的较早消息源。

网络搜索结果显示,消息出现在“金庸吧”后,曾先后在推特和人人网等网络互动平台上流传,而后才传至新浪微博。网友“楚陌君”表示,应该先是自己将消息转发至微博的,而消息的来源正是人人网,“*早应该是我发的,我在人人网好友状态看到的。”

微博的破坏性力量

事后证明,导致消息以“惊爆”的方式传播的,正是微博。“粉丝”们很快注意到“楚陌君”的微博,并将其层层转发,消息以一种类似链式反应的方式在网络上迅速扩散。值得注意的是,网页截图显示,“楚陌君”在微博上发布这条消息时,文末曾注明“求证。不知真假。”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当消息出现在《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的官方微博上时,网络的关注度达到顶点。微博中称:“金庸,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享年86岁。”如此一来,一则“求证消息”**变成了“新闻”。

需要指出的是,转发金庸“被去世”消息的并非《中国新闻周刊》一家。实际上,在网友们击鼓传花般地接力时,消息就已经变形,金大侠很快就“被去世了”,而且宣布这一消息者不乏一些实名认证的知名人士和媒体从业者,然而,作为正式媒体的**性和影响力,《中国新闻周刊》显然更具“杀伤力”。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初发布求证消息的网友“楚陌君”的“粉丝”数仅有2000余,而《中国新闻周刊》的“粉丝”数超过30万,是前者的100多倍。

谣言与真相同场竞技

网络轰动。消息传播得如此之快,以至于很多人来不及细想,有网友甚至开始发帖对大侠的去世表示叹惋。

而另一部分网民却表现得很冷静,特别是一些媒体人士,这或许是职业习惯有关。

很快,新的消息传来,金庸并没有去世。“假消息,金庸昨天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凤凰卫视知名记者闾丘露薇发出微博辟谣,这时是20时41分,距离《中国新闻周刊》发布“即时新闻”尚不足半个小时。

闾丘露薇还指出,实际上香港并没有消息中所指的那家医院,“造谣者也太不专业。其实大家自己google一下就知道了。”

实际上,就在闾丘露薇辟谣之前12分钟,网友“楚陌君”就已经删除了原来的微博,“还是把没经正式渠道核实的消息删了,免得误导大家,浪费感情……对不起,我发的太草率了。”

而就在闾丘露薇的微博发出后半个小时,凤凰网也作出正式辟谣:“**时间联系香港某电视台记者求证,对方证实此为假消息,称香港并无‘圣玛利亚医院’,且电视台同事昨日还曾面见金庸。”

在这个过程中,陆续有网友开始发现原始消息中的另一处“破绽”:金庸出生于1924年3月10日,并非1924年3月22日,更确切地说,后者是另一位**武侠小说作家梁羽生的出生日期。

“俺不认识金庸或他身边的人,但敢100%地断定这是个假消息。在新闻资讯自由传播的香港,**不可能出现微博上有消息而媒体一个小时后还无消息的情况。如果出现了,那么就只会是--假消息。”网友王星表示。

****发言人随后在接受求证时进一步确认,传闻为假消息。

疏忽的媒体工作者付出代价

传闻被确认为谣言后,愤怒的网民开始谴责假消息的发布者,*当其冲的就是发布了“即时新闻”的《中国新闻周刊》。

21时22分,该杂志在官方微博上发布“更正并致歉”,称“本日晚间关于金庸先生去世的消息经证实属于谣言,特此更正并致歉,敬请广大新浪博友们继续支持及监督我们的工作,感谢各位。”

这样的表态并没有平息网民的怒气。“谴责@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传播了金庸逝世的谣言,以其**性、粉丝数以及传播的速度与广度而论,说它造谣,亦不为过。”网友“谭伯牛”说。

“因为编辑工作失误,我们传播了金庸先生逝世的虚假消息。在此诚挚地向查良镛先生及家人,以及一切受到失实消息困扰的朋友道歉。”23时28分,《中国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上出现第二封致歉信,并表示会积极消除影响、处理相关责任人,在以后的工作中**此类事件发生。

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随后亦在微博上表示,“经紧急查证,已基本清楚此事来龙去脉,是负责新浪微博的编辑在饭否和新浪上看到这条新闻后,未作任何核实草率转发。这暴露了该编辑缺乏应有的新闻素养,也暴露了我们管理上的漏洞。”刘新宇还表达了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中类似的意见:真诚接受批评,以此为戒,**虚假报道。

记者注意到,尽管很多跟帖者依旧对《中国新闻周刊》的“乌龙”表示了**,但其及时回应的姿态还是得到了不少网民的谅解。“主观上无恶意,业务素质上有瑕疵。当事人的主管**已道歉并澄清。这样还不行,难道还要赶尽杀绝?”网友“小菜第三俗”表示。

不过,事情并未到此为止。8日凌晨,刘新宇在自己的微博上接受网友求证时表示,自己已经辞职。消息随后被媒体进一步证实,“7日上午,刘新宇提出辞去《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新媒体总编辑职务,当**午获批准”。另外被证实的是,当天发布那条微博的编辑被解聘,中国新闻周刊新媒体内容总监汤涌则被处以罚款和降职。

媒体管理流程规范仍然重要

网络震动。因为微博上的假消息而导致一家媒体负责人被追究责任甚至辞职,并不多见。而风波过后,相关的讨论仍在持续。

如同很多人所注意到的那样,这已是金庸在今年第二次“被去世”。早在今年6月份,就曾传出金庸去世的“乌龙”消息,并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而遭到网帖“被去世”的名人,也不止金庸一人,其中5月份、6月份就曾先后有网友爆料任达华、余秋雨去世的消息,随后均被证实为谣言。

作为*近新兴的网络互动工具,微博因其特有的优势而备受网民、媒体和一些社会组织机构推崇。相比于论坛类的贴吧以及互动类的人人网等平台,微博的即时互动性更强,加之涵盖的群体范围更广,其信息的传播速度也更快,无论是利用电脑还是手机,仅仅需要轻轻点击一下“转发”,就在瞬间实现了信息的跨区域性传播。

然而,一而再、再而三的虚假传闻风波,亦不得不让人们反思:如何面对微博上的海量信息?

显然,很多人并不认为应该把责任简单地推给微博本身。在跟帖评论中,知名博客宋石男明确表示反对把微博视为谣言温床的看法,他反驳说:“辟谣的不也是微博吗?为啥就不说微博是辟谣温床呢?”而从网友微博跟帖的反馈上看,一波又一波的微博传闻让很多人越来越谨慎。

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在新媒体的竞争中避免类似事件,更多地要强调管理责任。按照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辑刘新宇的说法,当值编辑恰恰是在下班后的非工作时间发布了那条“即时新闻”,“确实单位也没有规定说要请示了谁再发,造成了一个漏洞”。

作为反思,刘新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了管理流程规范的重要性,“我们需要去找到一个方法去规范它,去建立流程”。

刘新宇说,“新媒体也是媒体,也要遵守新闻的客观规律,同样要查证,要有新闻源。发微博之前应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核实,*起码要到相关网站上查证,比较哪种来源的真实度更高。”

媒体竞争因为技术的变革而日益激烈,可以预见,在速度与真相面前,媒体工作者们的纠结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