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专业分工产生**率,二是流水线作业增加效率,三是要标准化作业,
管理其实很简单,但要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却也并非易事,我想以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说起。
许多年前,我代表一家易拉罐包装供应商去拜访我们的客户,一家罐装饮料厂,该饮料厂生产处于试制阶段,各项运输设备还没有到位。正好碰见该饮料厂的厂长在仓库旁忙得满头大汗,我就在旁边观察,原来厂长准备将1号仓里几千箱装满饮料的箱子转移到50米外的2仓库,当时没有叉车,两个仓库的仓门过窄,一个人进出没问题,多个人同时进出就困难了,装满了易拉罐的饮料箱也较重,一个人一次搬一箱还可以,搬两箱就相当沉了,他手下仅有的20多人工人要搬完这些饮料绝非易事。
当时厂长一声令下要求工人将1号仓的饮料箱搬到2号仓时,20多个工人一哄而上,每个人都*自从1号仓库取下沉重的箱子,然后走上几十米到2号仓库再自行叠放起来,很快人来人往的搬运已经使得仓库门口和过道拥挤不堪,互相碰撞,仓库的箱子也放得东倒西歪,场面很混乱。许多人开始积极性还很高,甚至一次搬两箱饮料来回跑。不到一会儿,饮料箱转移还不到十分之一,大家都累极了,于是有几个工人就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抱怨箱子太沉。
看到这种情形,我灵机一动,想起曾经在电视上看过一个村子失*,附近村民都赶来救*的片断,当时情况很危急,附近有一池塘可以取水救*,但离*场还有一定距离。情况危机,怎么办?村长一声令下让所有村民回去取来家里的脸盆,一字形排开,从距离数百米的水塘一直排到*场,从池塘取来的装满水的水盆就通过一个传递给一个的方式一直传到*场洒向*苗。*扑灭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村长的办法起了作用。想起这个故事,我就跟厂长要求让我来指挥,厂长见我挺有把握,就答应了。
我先安排了两个工人分别到1号和2号仓库里取放货,其他的人从1仓库到2仓库之间一字排开,每个人固定站好自己的位置不走动,站在1号仓库里的工人取下饮料箱传递给仓库门口的工人,仓库门口的工人再把箱子传递给另一个工人,就这样通过组成的人链把一个个箱子传到了2号仓库,由2号仓库的专门负责叠放的工人仔细叠放,我负责监督整个搬运的节奏,保持一致。经过小小的这么一个主意,几千箱沉淀淀的饮料不到一会儿就搬完了,而且工人师傅们也搬得很轻松,大家都很高兴,夸我这脑筋动的好,厂长为感谢我帮的这个忙还热情邀请我吃饭。
这件事情虽然很简单,但对我震动很大,因为它让我领悟了许多适用的管理方法。
一是专业分工产生**率
搬箱子、取箱子、叠放箱子一般常规的想法是通过一个人去完成,而管理上劳动分工的做法是将动作分解,不同的工作交给专人来做,各个领域**的组合胜过全部的万金油组合。日本为什么在管理上那么强,就是因为他们管理分工的好,没有**的个人,只有**的团队。
大型企业之所以是大型企业,根本的区别就是大型企业每个人的分工都比较细,而小型企业没有太严格的职能区分,每个人什么都做,甚至是每个人都重复地做同样的事情,没有沟通好就会产生摩擦,产生摩擦再解决,如果不根本解决这一问题,小型企业就很难做强做大。
分工细是为了适应管理的需要,但分工太细了也会产生整个工作的不衔接,这也是沟通的问题,如果找不到新的解决方法,沟通的成本又会增加。如何改进这一现象,又是我们要谈到的下一个层次的问题,即
二是流水线作业增加效率
在上面的案例中体现管理效率的还有工人与工人在搬运箱子的流水线。在汽车生产发展的历史上,曾经是一个工人安装汽车几乎所有的部件,那时候汽车不动人动。是老福特**了流水线作业的方法,制造了汽车装配的流水线,这时候是汽车动人不动,流水线的**引来了整个工业的革命,如今的管理界,流水线的工作方式已经不仅适用于制造部门,在其他的管理部门也实现了业务流程驱动的管理方式,这是另一个形式的流水线。将业务流程重组后信息化就成了今天人们常说的“...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