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配方”失效 越界者终告败而归

2011-07-30来源 : 互联网

从资本到实业,越界者张海终告败而归 如果套用两年前祝维沙对《中国企业家》杂志针对张海和自己的那句评价,不妨这么来概括2004年8月25日发生在健力宝的那场******:"中国*善良的人"取代了"中国*聪明的人"在健力宝的位置。 已接任张海健力宝集团总裁之职的祝维沙两年前还只是健力宝集团的一名股东兼董事,他当时表示,张海**是中国*聪明的人**名之一,"悟性很高,对周围人的学习接近于榨取",自己是"做不到他那样的聪明"的。自称"*善良"的祝维沙通过本刊呼吁"中国人要宽容,要让别人走上阳光的道路,不要把别人都想成恶魔。"同时,他也承认,"张海是一个敏感人物。" 直到现在,"敏感人物"张海仍被很多真假难辨的传言环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的"聪明"没能帮助他在健力宝实现对自身的成功挑战。自2002年1月15日张海正式接管健力宝以来,他为这瓶业已丧失魅力的"神水"加入了两个*重要的味素,一是"大气"、"大格局",二是"玄妙"、"神秘"。这两个**刺激感和卖点的味素,是资本市场浮现出来的张海的*有"配方",然而在发酵了两年半以后,它们*终令股东们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曾经健力宝上下内外无不对张海寄予厚望,祝维沙就曾说:"投资健力宝,牵扯到我们的**模式!张海必须要做成,而且要做得*好!"-这种厚望很大程度上可能源于张海曾以一名藏密上师的身份投身资本市场而一举成功的历史、源于他的年轻聪明。但是从"资本操盘手"变身为实业家这一关,张海苦修近三年,终告"内力不足",无法打通。 现在对他来说,*好的选择当是退回资本平台。据说张海下课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他对某位人士自陈:"我从山中来,回到山中去。"和张海交谈过的人都想像得出,张海说此话时必定是带着他一贯从容淡定的语调、微微笑意的表情。 "不厌其粗" 修持藏传佛教多年的张海,几乎从不将喜怒形于色,"我从来不发火的,到哪儿都不发火,"两年前他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曾这样说。然而近年来罕见的一次例外是发生在足球赛事上。2004年6月16日深圳健力宝主场迎对重庆力帆,前者本来有希望借此战重回中超榜首,没想到队员表现异常消极,被后者0:0逼平。张海本想从上海赶回深圳观战,却因天气原因航班延误错过,在接到电话听闻战果后,张海非常生气,立即表示:"要是有些球员失去职业道德,不管他是不是大牌,统统都要拿下!"后来,这条新闻的标题被某球报编辑处理成"张海暴怒"。 "暴怒"有些夸张,但是素以温和示人的张海发火并自称"伤心",确实不多见。此时离他日后下台只有两月时间,张海不可能不感受到投资足球给健力宝、给他本人带来的影响力和虚荣感正在飞速地向压力方向转换并越来越重,资金链和股东关系正在变得双重紧张。据说球员消极怠工是抗议俱乐部已连续几月没发工资,反过来对张海来说,如果中超这么踢下去他更加对健力宝股东无法交待。张海的恼怒来自于他被夹在中间的尴尬。 张海曾自信他的出手能逃脱中国足球的诅咒。2003年年初,健力宝控股公司以5000万元人民币从深圳平安手中收购甲A球队深圳平安时,业界纷纷评论张海拣了一个大便宜,甚至赞其有商业眼光、进入时机抓得准,恰如他一年多以前买下健力宝。随后两年,健力宝为深圳健力宝队投资不菲,每年投资预算都近一个亿,甚至在2004年中超诞生前夕,业界还流传着张海有意收购辽足、上海中远从而打造中国足坛上的"张海系"的消息……一时之间,健力宝和张海本人在足球界风光无二。但是事实上,健力宝俱乐部不断吸纳着俱乐部股东和健力宝集团的金钱而不见回报,这成为恶化张海和其他股东关系、*终被喊下课的一个助推器。 其实张海投资足球的思路、手法和他这两年经营健力宝公司的思路、手法是相近的,那就是高举高打、大开大阖--可以理解然而不幸的是,这都和他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路数如出一辙。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张海曾表示,舆论对于资本家和实业家的划分是一个"误解","做资本要看得远,而做实业时要看得准、看得细、看得透。"他认为在资本家和实业家之间的切换对于每个经营者来说都是非常自然、必需的,就像饮食要"不厌其精、不厌其粗"。 但一个人没法摆脱他的历史来生活。虽然入主健力宝后,张海本人很努力地"...More...↓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