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治” 中国企业的管理瓶颈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在谈及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同现代管理链接时,一些企业管理者表现得情绪十分激烈,或者说是逆反,在他们看来,所谓管理就是西方现代管理,谈中国式管理实在是无中生有,从他们焦躁的情绪和繁忙的状态中不难看出,他们大多都在为企业的生存而疲于奔命。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企业在熟悉和掌握了各种西方的管理“概念”、“理论”之后,很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中国特色”的东西没有给予重视,因为毕竟中国开始市场经济的时间太短,有太多的不规范,中国企业有太多的特殊性。关注中国企业的现实处境,研究中国企业的实际运作过程,这也许是一个理性的回归。 管理问题的中国特色 对症才能下药,管理是否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关键是看这样能否化解中国企业的问题。 面对中国企业的下一个10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山东六合集团总裁陈春花认为中国企业急需弥补三大短板。从企业层面来看,有三个问题比较明显,*先是企业的系统能力比较弱。第二是流程能力不够,还是一个职能控制能力,因为效率取决于流程,不取决于职能。第三个问题是分配制度,在分配问题上,中国企业至今都没有解决好,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分享价值上没有上升到一个足够高的高度。 在陈春花看来,在管理实践层面,企业不应该有中国式的管理还是西方式的管理的区别。对企业而言管理模式必须是**化的,必须从各种好的管理中找出自己的企业模式,既不是中国的,也不是美国的、日本的。但在理论层面上,研究者却必须区分中国的和其他国家的差异,找到在中国背景下怎么样思考管理问题,必须找出中国式的企业管理理论。 应该承认,中国企业的问题不是一个点上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就是――企业不仅缺战略,更缺实施战略的操作系统,我们许多企业**者每天工作16个小时还觉得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完,原因就是不是靠“系统”而是靠“人”进行管理。管理操作系统犹如一部复杂的机器,**者要做的是完善这部机器,**机器的自如运转,而不是去亲自充当一个个的部件。另外,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很少是从操作系统上考虑问题,出现问题往往想到的是“人不行”,这还是以人*的思路去看问题。 此外,中国大多数的成功企业,实质上是一个产品、一个项目的成功,或者说是某个人的成功,这种成功的背后蕴藏着很大的危机,一旦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到了尽头,或者某位**或能人离开了企业掌舵的位置,企业也就迅速地垮下来,这样的例子近些年真可谓屡见不鲜。比较**的飞龙、*人、秦池等莫不如此。 从陈久霖读易经谈起 去年底,在期货市场中使公司蒙受9亿新元*额亏损的中国航油前任总裁陈久霖,其实是精谙东方古代文化的。他尝试把《易经》运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并通过自己的管理经验和对《易经》的了解写了一篇《五行之术与现代企业管理》。 有报道说,陈久霖经常在深夜阅读《易经》,希望可以从《易经》里面找到平衡。他曾经写过一*五绝:《周易》设“习坎”,喻指处事难。重险而胜往,离“坎”是平川。只可惜,在重重天险中,陈久霖毕竟还是未能找到平川。 在现代,一个明智的企业**也必须做好风险监控,避免出现危机,这是坎卦的真正含义。虽然中国的企业开始有较大的规模,并走出**。但在**金融市场的产品交易中,中国的企业还只是一条小鱼,所以要警惕市场中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中国航油虽然有9亿新元的肉可以吃,但与财力雄厚的财团、对冲基金相比,仍然是小巫见大巫。目前的金融与期货市场中充满投机活动。自己在明,对手在暗,这样很容易中了别人的圈套。如果不顾一切地拿全部家当进行投机,后果不堪设想。 北京远创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韦华伟认为,如何使企业与社会、员工、客户、股东等各方面协调发展,以达到企业基业常青的目的,就需要运用《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保持各方的和谐与共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易经》应该成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哲学读物,而非实践指导。企业管理者需要从《易经》吸收天、地、人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打造“尊重人性、和谐共处”的企业发展观,但同时需要为企业注入“人定胜天”的**激情,从而实现企业的...More...↓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