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并购中的民族主义情结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嘉 宾: 薛 勇 理实佳讯管理顾问公司**咨询经理 高 中 清水同盟主席 武文胜 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总经理 苏小和 和唐财经研究院院长 被民族主义鼓舞的收购案 主持人:中国企业在**市场的收购行为越来越引人注目,在已有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某种情绪在左右企业和人们的行为,中国企业的并购大都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架势,不惜导致收购“溢价”。而一旦收购成功,似乎是一件非常有民族荣誉感的事情。 苏小和:这种情绪也可以称为国家主义情绪。跨国并购本来是一个战略话题,但我在研究这些案例的时候发现,却是一个人文话题。中国这一代企业家的使命感非常强烈,前不久我在武汉的看守所见到了德隆的唐万新,我觉得他的身上有一种宿命般的社会责任感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的市场经济分工很不清晰,一锅烩,很多企业家把**使命、个人价值、国家价值,企业价值全搅在一起。而企业的制度建设、战略,管理也都不清晰。这些企业家总是在追求宏大叙事,总是在告诉自己:**兴亡,匹夫有责,总是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强迫自己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企业利益,个人利益绞在一起,并自以为是地认为这才是*宝贵的品质。事实上,更多的时候,就是这种乌托邦式的使命感让我们目中无人,看到了远方虚无的美好情景,却对脚下的细节视而不见,强调了群体的价值,却对个体价值有意识的戕害。市场经济需要清晰的细节分工,企业只需要做好企业的事情。在跨国收购的过程中,这种民族主义的情结表现很明显,尤其是国有企业。 薛勇:可以肯定,德隆非常强烈的社会使命感是导致今天**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文化上看,德隆带有很深的中国文化烙印。很多中国企业无法摆脱**文化的色彩,一开始做企业,后来是谋求社会**影响力。德隆的产业整合是属于内部并购,跨国并购也一样――做很大的局,做的越大可用的社会资源越多。商业就是商业,**就是**,各有各自的规律,不能把两者搅成一团。对于企业家来说,跨国收购一定是基于商业目的,如果目的不纯,就要付出代价,溢价也好、泡沫也好,都会影响企业发展。 高中:许多年以后,当我们再次回忆中海油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事件,肯定会发现这是一桩国家主义操纵公司*理的经典商业案例,无论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商业本身退到了其次,而国家主义价值观成为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尽管有很多国家主义的理念在支持,傅成玉在公开场合却又必须消解国家主义的影子;而以全球化为追求目标的美国人,一旦遇到资源的市场分配,特别是诸如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资源的市场流变,也会不由自主地张开国家主义的旗帜。 武文胜:国有企业的海外收购行为有相当重的国家主义色彩。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说,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的企业。它们在制度上没有破产之忧,也没有公司*理上的权责制衡。而且,可以不断注资、可以随时剥离不良资产、可以特批海外上市。国有企业本身有比较浓的**色彩,企业家都有行政级别,企业本身拥有垄断性的资源。由于没有经营成本的硬约束,银行对国企的支持力度也很大,所以国企更有资源更有机会更有规模地进军一个陌生的产业和市场,而且往往气宇轩昂义无反顾。它们不屑于蝇头小利的讨价还价,不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萃取,当然更不麻烦什么公司*理的商业程序,体现的是临危受命的气魄,担当的是国家战略的使命,不鸣则已,鸣则惊天动地,一剑封喉。 主持人:民族主义虽然只是一种情绪,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是一种不高明的收购策略。 薛勇:并购技巧对于中国企业的...More...↓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