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经营绩效分析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摘要:管理层收购在中国正处于积极探索实施过程中,对其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学术界莫衷一是。本文通过对国内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已实施管理层收购的上市企业并未给公司带来明显的经营绩效的改善。这种情况由多种原因造成,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相对不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关键词:管理层收购;因子分析;经营绩效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B-189405-0030-06 一、管理层收购及相关理论 管理层收购是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企业收购方式,它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高负债**来购买全部或绝大部分公司股权,达到控制公司的目的。管理层收购*初是管理者在企业所有人选择歇业时避免企业清盘和保护企业组织资本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而在现代**渠道日益多样化,公司购并日趋频**况下,管理层收购成为管理者为了实现自身长远的经营战略或为了抵御外来的收购或认为企业价值被低估等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安排。西方MBO实践也证明,MBO在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产权结构、激励内部人积极性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发展,成为西方国家在公司产权结构与法人*理结构领域的重大变革。 学者们对管理层收购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理层收购的内在原因和对公司经营改善作用的内在机理上,围绕管理层收购对公司经营的改善作用主要有代理成本理论和效率理论。 1 管理层激励与代理成本效应*先,人们认为,杠杆收购或管理层收购使管理人员持股增加,从而增加了他们提高业绩的激励。有些***的投资项目需要公司管理层付出*大的努力,因此管理层只有在能够获得一定的收益时,才愿意实现此类投资项目。而上市公司与管理层签订的报酬协议往往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通过实施MBO,有助于满足管理层的报酬要求,从而促使那些***的投资项目得以实施。这种推理与另一种观点比较接近;来自敌意接管的威胁降低了管理人员和雇员进行企业专属人力资源投资的动力,通过实施MBO,可以**这类投资的报酬。 其次,由于管理层和股东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如果股东很难获取有关经理层经营情况的真实信息或这种信息的成本过高,那么管理层可能被错误地撤换。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层有可能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而低效率地利用公司资源。例如,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管理层并不选择收益*高的项目,而是选择比较容易引起外部人士注意的项目。在杠杆收购或管理层收购后,收购者持有大量目标公司股权,并直接参与公司经营,所有权和控制权重新结合,这将减少管理层和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 *后,自由现金流量往往促使管理人员进行**的支出,而不是把它返还给股东。如大量投资于低收益的投资项目。由于MBO会导致公司债务大量增加,可以迫使这些现金流量被用来偿还债务,这是支付股利的有效替换方式。相对于股利的发放来说,管理人员对于偿还债务的自由选择余地就比较少了。因此,债务的刚性约束可以限制管理层对自由现金流量的支配,从而降低自由现金流引致的代理成本。如果经理人员是风险厌恶型的,债务的增加也会给管理人员带来压力,并促使其加倍努力,以避免公司破产。因此,管理层收购代表了一种债务约束行为,它促使管理人员接受新设定的目标。 2 效率因素该理论认为,上市公司在实施MBO后转为非上市公司,管理层不必向董事会汇报,决策效率更高,可以更快地改变战略,并且可以避免上市公司必须详细披露信息的义务,避免...More...↓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