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30年:刘永好柳传志等企业家创业历程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柳传志
刘永好
李东生

郭广昌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与每个企业密不可分。柳传志、李东生、刘永好、郭广昌等商界**如何踏上创业之路?30年起伏,怎样的商业真谛使他们立于不败之地?30年沉淀,企业家自身和他们创办的企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他们眼中,30年改革开放又是怎样的?

12月9日,大型财经电视纪录片《激荡・1978―2008》年度盛典举行。柳传志、李东生、刘永好、郭广昌讲述了他们的创业历程。

刘永好:连万元户都不敢想

主持人:今天请来的四位企业家,他们的出生地或者来源地,包括事业的发迹地都不太一样,他们四位很形象地反映出每个地方都可以用*特的方式,以*特的路径寻找个人事业发展的机会。他们都选择了一个对自己有特别意义的年份。

刘永好:我们有四个兄弟,我是老四,一直很关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了,我们就想动。1979年底,我们找了公社书记,说想做点事,我们做无线电的,做的音响非常好,市面上没有卖的,很多人想要。我们建议能否和生产队建一个合资企业。公社书记说那还了得,走资本主义绝不可能。1982年,农村开始搞专业户,我们去找县委书记,说愿意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带到农村去。书记说好,现在科技兴农,你们搞专业户我支持,但是有个条件,希望你们发展成为万元户,希望你们每年带10户万元户。我就领着任务下海了。当时是1982年,那时候连万元户都不敢想,一走走了27年。

何力:你26年来一直专注于做农业。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中,与做农业的民营企业关系非常密切的,就是国家政策。你觉得国家政策对于农业、农民、农村以及从事农业的民营企业意味着什么?

刘永好:国家的政策对农民、对农村、对我们都至关重要。建国的时候,农民分到了土地,奠定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30年前把土地经营权放给农民,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现在,十七届三中全会再一次提出,让农村共享改革成果,又给我们带来新的机会。每一次重大的变化,都是以农村、以土地、以农村政策调整作为先导。作为从事农产业的企业,我们体会特别深。

当然中间也有很多低谷。上世纪90年代初,一方面农业经济掉入低谷;另一方面国内的争论特别激烈。很多事情都遇到问题。我们想,是不是要把资产全部交给**?我找到县委书记说,书记你支持我们创业,你交给我们10个专业户的任务,不但完成了,公社已经有超过千万元的资产,我们交给**了,但有个要求,这个给我们管。书记想了想说,你们做得是对的,科技兴农带动农民增加收入你们也发展,这是对的。你该做什么做什么,没有想收你财产的想法。到现在我们仍然非常感谢这位书记。

主持人:我看了《激荡》这个纪录片才知道,王石在创业的时候也是“倒腾”饲料的,但是后来专门做房地产。而你是“倒腾”饲料,后来“倒腾”银行,“倒腾”房地产,好像往多元化方向“倒腾”。为什么这么选择?

刘永好:其实这就是专业化和多元化的争论。之所以我们能坚持下来就在于一直做农村经济。但在适当的时候腾出一部分精力投资银行、房地产,做一些发展。而且我们进去的时候恰当,适当的时候做一个减值,通过简单的进去和出来,规避了行业的风险期,达到了利润高峰期。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