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学三星: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没有学

2011-07-31来源 : 互联网

                 
    

    

从1997到现在迅速崛起的三星电子给了要急于**化的中国企业迷一样答案,成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管理模式品牌营销产品线的整合?一时间中国企业纷纷揣摩三星的崛起经验并掀起了学习三星的风潮。

一些中国企业在管理模式,以及品牌的**模式上纷纷效仿三星,包括有的企业已经像三星一样开始赞助**会来**自己的品牌,但是,笔者认为在中国企业对三星的学习上已经出现了方向的偏差,或者说我们好多企业并没有真正看到支撑三星成功的本质,而在学些三星成功之后所表象出的所谓的经验性的东西,如果本质的东西没有抓到,可以说外在的表象是学而无用。

    

笔者认为,三星成功的本质是产品的成功,它的崛起是因为自己产品超越了现有的与自己竞争的竞争对手,这就是*本质的原因,就是如此简单。现在的三星已经在半导体通讯平板显示以及数字集成等领域的******。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三星的瘦身实际是集中精力强化了自己拥有技术优势的行业。,甩调了自己没有竞争优势产业。

    

其实,**对三星的崛起的传播给人瞬间成功的错觉,实际上,在此之前三星一直在诸多技术领域内偷艺,三星坚持不引进成套技术,而是通过多种渠道获取非成套技术,并派出工程师到世界多个国家的先进企业中进行技术学习,对技术的学习可以说到了痴狂的程度,**度的技术学习导致了三星的崛起。三星电子现在拥有研发人员17000多名,超过职员总数的30%,研发投入超过销售额的8%。2001年获得美国**数达到1450项,超过索尼,居**第五位,这才是三星电子成功的秘密。

    

企业发展的实质是获得技术能力并在技术不断变化的条件下把这些能力转化为产品和工艺创新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企业技术进步的基本源泉是该体系技术能力的增长,三星个案就是*为明显的例证。如果没有背后的技术进步,三星再赞助**会,再在**花费*资**自己的品牌,以及即使有*好的管理技术都是没有用的。

    

中国企业对三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术”层面上,对技术进步的“道”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所以,这种学习根本不可能成功。中国过大的内需市场实际上造成了中国企业对技术发展的惰性,在市场开放之后,比较低的要素成本优势又在纵容中国企业的OEM幻想,认为在做大规模之后,有条件之后在来发展自己的技术,这是*大的观念错误。

    

缺乏产品开发能力的中国企业将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那些渠道模式,价格**术等等以往的生存手段全部暴露出其必然的苍白,中国企业越来越在自己的本土市场上被边缘化,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企业将会在市场开放的条件下走向跨塌甚至丧失组织独立性,中国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扮演世界的生产基地的角色,但是大多中国企业都将变成跨国企业的制造单元。

    

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发展起来,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关键不是财力的大小,而是进行技术学习的努力与决心。

    

后起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从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开始,但是,技术的获得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外国技术的来源,而且*重要的是取决于后起国家能否愿意发展自己的技术能力。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学习才能发展起来,发展自主开发能力的关键不是财力的大小,而是进行技术学习的努力与决心,所以三星的案例告诉我们*急迫的警示是,我们在技术上不能再等了,条件永远没有成熟的时候,对想成为跨国品牌的中国公司来讲,现在必须马上在技术发展上动身。

    

更鲜为人知的是韩国政府对三星的起飞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所以说,要学三星的不能只有企业,政府必须积极参与,国家与企业以及其相互关联的产业的竞争力关系是国家如何刺激产业改善与创新的关系,我们的政府应该选择有竞争优势基础的企业以及行业,大力影响相关支持性产业以及需求条件的变化,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从而达到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目的,这样我们的企业才可能想三星一样拥有在**捕捉机会的能力。

    

企业的**化,实际上就是拥有应对**竞争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直接的标志就是拥有在自有知识产权的支持下的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东西,品牌怎么粉刷都没有用。**会只为企业提供在**范围内展示自己的机会,但如果连“自己”都没有的话,再大的机会也无法展示自己。

  
    文章“中国企业学三星:*应该学习的地方没有学”                           
                                                                                                                                                    
          

1、凡本网注明“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世界经理人”或者“牛津管理评论”,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凡注明“来源:xxx”作品,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始出处单位及原作者所有,本网不承担此稿侵权责任。         
          3、欢迎各类型媒体积极与本站联络,互相签订转载协议。         
          4、如著作人对本网刊载内容、版权有异议,请于知道该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本网,否则视为自动放弃相关权利。         
          5、联系我们:contact@icxo.com;投稿邮箱:article@icxo.com,欢迎赐稿。         
      
  

联系电话:023-62873158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68号3幢22-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B2-20120016 渝ICP备11000776号-1 北京动力在线为本站提供CDN加速服务

Copyright©2004-2021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叁壹伍捌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