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向浙江:解读中国商业城市排行

2011-08-02来源 : 互联网

杭州市委书记**平:这无疑是一种肯定 中新浙江网9月16日电 去年杭州被世界评为中国城市总体投资环境*佳城市,萧山被台湾电机电子同业公会评为“极力**投资城市”**名。杭州城市综合发展能力和竞争力排名全国大中城市第六。这充分说明杭州的投资环境在改善,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增强。这对杭州的招商引资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和有力推动。

9月初由《福布斯》杂志评选公布的“2004年度中国大陆*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上,杭州位居**。这充分说明了杭州在私营创业活力、市场规模及潜力、人才素质等方面占有优势地位。从排行榜来看,浙江有四个城市位列**,这无疑是对浙江模式的一种肯定。 喧哗止于事实 一石激起千层浪。 浙江一直是中国经济*活跃的地区之一,浙江和温州模式给中国经济曾经带来了全国范围内的**作用。但一段时间以来,这种领跑似乎搅动起了另一种活跃。 一种声音关乎温州,中国经济腾飞的**地。2003年上半年温州GDP增长落到了浙江省倒数第二的位置,有经济学家预言“温州模式”将会在25年后消失。 一种声音发出来:浙江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是对水、电、煤、油等基础性资源的掠夺式利用,浙江模式面临全面危机。 又一种声音发出来:人均收入全国排名第十的杭州,房产均价却已超过广州、北京、上海;普通百姓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的杭州,马路上却跑着中国*豪华的奔驰的士。杭州,你是富人的游乐场! 浙江怎么了?杭州又怎么了? 9月4日,一向擅于夺人眼球的《福布斯》杂志又一次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次发布的“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杭州**,宁波、大连紧随其后,上海第四,北京仅列第六,而广州则跌出了10名之外。浙江和杭州再一次被推到众目睽睽之下。 《福布斯》虽然把悬念留到了*后,但争议注定仍然是一种必然——为什么10名之内,浙江的杭、宁、温、绍独占4个席位?一向占据投资高地的上海却在杭州、宁波之后,被挤出“三甲”之列?前10名的排位中,长三角城市有7个,而珠三角只有“深圳”硕果仅存?昨天,本报记者追踪这份排行榜的背后,探寻成为“传媒风暴”和“*大赢家”的浙江和杭州,撩开面纱,问一问个中缘由。也许换一种角度,撬动浙江经济杠杆的支点仍然很多。只是,没有人能真的看清又说得清,看似矛盾背后客观的实在——浙江经济和浙江模式,正在不断地发展中。 《福布斯》项目负责人: 浙江赢的理由是—— 这一份排行榜的出台,采用何种方法计算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带着问号,记者昨天连线到《福布斯》中文版“2004中国大陆商业城市排行榜”负责人陈岚。陈岚说,这几天《福布斯》的电话都要被打爆了,虽然想到会有争议,但没想到争议会这么大。 根据《福布斯》方面的说法,此次调查对象包含中国大陆660个城市,将直辖市、省会城市、地级市和县级市进行混合排名。入围的候选城市则根据基本经济总量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即对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191个城市进行进一步调查。而排行评判指标包括:私营创业活力,市场规模指数、市场潜力指数,高级人才素质,经营成本,交通便利程度及货运指数和客运指数8大类。陈岚说:“浙江是全国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它在8项指数中的除了经营成本和市场潜力指数,其他6项表现都非常好。”据说,为了体现每个城市在每个指标上的精确差距,对每个指标的表现进行相对优势排名,《福布斯》采用了2000年到2002年的三年平均值,然后进行加权计算,*终得出综合排名。 陈岚进一步解释说,杭州排名**,上海为什么会挤出“三甲”,原因在于,上海的私营创业活力增长幅度不如杭州。上海的生活成本过高,庞大的人口、拥护的交通,这些都影响了主要指标的表现。而杭州,虽然房价也很高,经营成本不低,但它的综合指数保证它“拔得头筹”。而且,这一次的排名,是从民营经济投资方面,考察城市的投资环境出发的。“我们不是排*好的城市。如果是这样,那么结果肯定是另一个。”陈岚觉得,个别城市的排名或许有偏差,但是综合起来看,应该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事实,比如说,从榜单可以看出,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仍然是中国民营经济*活跃的地方,上榜城市占据了榜单的40%。 陈岚表示:《福布斯》中文版是**次推出“中国大陆*佳商业城市排名”,数据的来源是可靠的。所以“我们排名的内涵是比较丰富的。” 政府部门: 我们有机遇还有实力 浙江省人事厅:“杭州人才‘水土流失’”“XX万年薪招不到一个合适人选”……面对类似关于浙江人才外流或者缺乏的报道,浙江省人事厅人才流动开发处副处长夏春胜显得很从容:“*先,浙江人才从数量到质量上说,并不少、不差;其次,全省,包括杭州在内的人才流动情况,目前都在合理正常的范围之内。” 夏处长告诉记者,他也看过一些报道,上面说多少钱招不到一个合适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这只是个别现象,并不普遍:“也许当时同一个招聘会上,还有多得多的企业找到了他们所需要的人才呢?可有的媒体却没有说到这方面的内容。现在杭州、乃至浙江正在逐步成为全国人才的聚集地,杭州开一个招聘会,各地人才都会赶来,外地人要占到相当比例,甚至会超过一半,这些人中的相当部分都会留下来。” 目前,包括杭州在内的全省人才引进工作的重点之一,已经转到了高层次人才上。夏处长告诉记者,目前正在实施万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一系列措施已经启动,以进一步打开各种方便之门:“比如杭州已经开始推行的人才居住证制度,就是为外地高端人才进入杭州开了一个*大*宽的绿色通道,这样的措施,将产生更大的人才积聚效果,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将更具有活力。” 杭州市贸易局:杭州市贸易局局长吴徳隆说,《福布斯》商业城市排行榜是对城市投资环境的一种评定,杭州之所以能位居排行榜的*位,其*大优势是得益于民营经济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所创造的环境。 其实,在去年世界银行给全国23个城市的投资环境整体评价中,杭州便以城市投资环境91分的成绩名列**,这与杭州市政府注重创业立市是密不可分的。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快审批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采取各种措施来请商、安商,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入驻杭州。 吴局长认为杭州日趋空心化这种说法并不妥当。从全国范围来讲,浙江是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杭州作为省会,民营经济更是蓬勃发展。在前年的全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杭州占了40多家,而去年则增至50多家。至于浙江省有一部分企业外迁,完全符合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企业界人士: 浙江企业面临新一轮发展的前兆 “资金外流”说法站不住 中国青春宝集团董事长冯根生:杭州市被《福布斯》杂志中文版*次推出的今年中国大陆*佳商业城市评选中,评为*佳商业城市,这充分说明浙江这块地方,特别是我们杭州市的经济活力,这个结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是我们历届政府和数代企业家们与所有的人一起努力拼搏的结果。 至于有人认为浙江经济模式充满危机、温州模式过时,杭州城市成“空心化”,资金外流、留不住人才等等,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不发生问题,也就不可能不出现争论,这在西方发达国家也一样。 我看资金外流、人才留不住这种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你总不能说我们青春宝到西部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投资是资金外流吧,更不能说我们到国外去投资是外流,难道说美国的企业到中国来办厂是美国的资金外流了吗?人才问题也一样,以前不是人才到海外、到南方吗,现在都在我们长江三角洲一带寻寻觅觅了,这就是我们的魅力所在。 事实胜于雄辩 省人大代表、中国联通浙江分公司总经理朱评:浙江省特别是杭州市受到《福布斯》的亲睐,被评为中国大陆*佳商业城市之*,我个人认为应该有它的道理。 浙江的经济活力如何,投资环境如何,生活吸引力如何,中国联通是*具说服力了,中国联通是国家为打破行业垄断而创办的中央企业,几年来在浙江省已投资了200多个亿人民币,浙江占了中国联通在全国投资份额的十分之一,而中国联通在全国有三十多个省级分公司。今年在浙江又新增60个亿的投资,扩大在浙江的投资,当然因为投资的收益好,浙江的人口只有四千多万,但浙江联通的用户有近900万,收入和利润在全国的省级公司中历年排在前几位,且每年以近百分之二十的速度递增。 事实胜于雄辩,浙江是一块投资热土,让每个投资者充满信心,中国联通也是一家企业,它的成功与收益是*好的说明。 反对唱衰杭州 山东省浙江商会会长、现代联合控股集团董事长章鹏飞:对浙江与杭州的投资环境、生活成本等现象进行质疑,并不是*近才开始的,似乎已经有段时间了,这本来也很正常,每一种现象都会引发争议,何况是十分敏感的经济现象了。 但这里有误区,把企业家到外面投资说成资金外流,把杭州说成是空心城是一种唱衰杭州的声音。 “这里有肥沃的土壤” 华立集团的掌门人汪力成:《福布斯》的这个排名很有道理,华立在全国许多城市都有投资,但比较下来,还是杭州及浙江的一些城市更具有活力,市场化程度更高。 汪力成说,就土地成本来看,杭州或者浙江一些城市确实比国内许多地方高,但企业的成本是多元化的,土地成本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如人力资源成本、信息成本都非常关键。而这些方面浙江的优势很大,加上政策比较透明,为民营企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华立这么多年的高速发展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这样的成本结构其实对产业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精、尖的现代产业在这种成本结构中可以如鱼得水,而有些产业无法抵消资源性成本的上升只能面临淘汰。这绝不是浙江模式面临困境了,恰恰是新一轮发展的前兆。 专家学者: 浙江经济领先全国十年 浙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金祥荣:浙江省的民营经济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本土性,原发性,浙江省在体制和机制上有一定的优势,率先建立了明晰的产权制度,这种先发的优势还可以延续几年。 我觉得这个排行榜说明了浙江经济仍在强劲增长,在全国除了直辖市以外,在包括GDP增长率、人均GDP等十项经济指标的排比中,浙江一直处在领先地位,相对于平均水平来说,浙江的经济超过全国十年。 由于浙江体制上构成了先发优势,浙江经济的能量是有的,其活力更是不可小觑,现在浙江的经济仍在以领先全国3~5%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势头在今后几年内还不会改变。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凡事都是要两面来看的,任何结论也都是有比较才会得出的。任何一个城市在发展的时候,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总体上讲,杭州是一个适合经济投资的城市,同时我个人以为也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建军教授:对于有关浙江模式的质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浙江模式跟浙江的经济发展还是互相适应的。一种经济模式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它是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的一种经济发展的特定方式,受到条件、空间、时间三者的限制。浙江经济过时了吗?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这个问题。上世纪80年代所谓浙江模式包括浙南的‘温州模式’和浙北的‘苏南模式’;90年代是温州台州模式混合后的一种混合模式;进入新世纪后的浙江模式的内核是尊重老百姓的创新精神和内生力量,避免政府过度干预。所以说浙江模式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整体来看跟我们浙江的实际情况还是非常适应的,促进了浙江经济的发展。

咨询项目,请扫微信二维码。
微信扫码
在线咨询
领取资料
微信扫一扫、长按二维码、点击“在线咨询”,发送项目名或品牌名,立即咨询加盟项目。

©2004 3158招商加盟网. All Rights Reserved.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